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探究

2015-05-19 02:22金红霞
课外语文·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金红霞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创新教师“教”和学生“学”双方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写作能力,写出自己的观点等四个方面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7月20日全国“少教多学”语文课改第二届年会暨课题中期培训研讨会在睢县举行,“少教多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之一。年会“遵循教学规律、讲求教学艺术、践行少教多学、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实施教师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并引导下拓展性、针对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地教学;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力求从素质教育教学的角度就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供参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课堂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说明良好的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有利于学生个体提高创新能力。这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是“一脉相通”的。为此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这块教学的“主阵地”,力求做到“让学生多学、教师少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做到课堂教学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的需要,创建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以此营造和谐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给与表扬、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互动交流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笔者在教学《火烧云》这节课时,先是不教设疑:给与学生设置了火烧云的“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等相关问题,随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随后引导学生思维创新:火烧云的形状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何种动物和静物来比拟,“诱使”学生形成思维认知上出现冲突,从而发现问题疑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学生争相发言,获取对方信息,以此来让学生取长补短,享受成功的喜悦;当然教师要跟进防止出现“钻牛角”和偏离课堂主要议题的现象。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不但进行了教学的创新,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求异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教学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都要求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作风,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现开放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从而打造有效高质课堂。一是按照新课标要求,依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学识特点和个性特点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更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拓展性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有张有弛,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完美”状态。二是通过适时地运用一些多媒体、电教器材等学生易于接受和喜欢的方式,增加学生创新质疑的情趣,开放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引导学生“敢说敢问”,改变传统教学课堂的“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都在“问题”中学有所得。

三、激活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学习

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学生自主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教师要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是很多的,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方式,是被素质教育所淘汰的。素质教育从字面上看就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个活动必须是能够让学生主动、有兴趣的去学习。为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用自身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在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二是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这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参加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敢于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困难和产生的新问题,并在学习思考过程中逐步予以解决,这就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三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素质教育是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有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学生有创造性的发展。

四、培养写作能力,写出自己的观点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传统教学的写作作文题由于限于生活本身,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以体现,写出的文章也是“东扯葫芦西扯瓢”,内容罗列很多但显得呆板单调。为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正能够提出对某个问题(现象、观点)的看法和评价,笔者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适应素质教育教学“放飞学生思绪”的要求。一是教会学生构思作文。当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先是头脑中就会自动浮现出许多与“已知”相关的素材来,随后进行集中、排序、重组,然后完成对整篇文章的构思。二是要求写出自己的观点。有了文章的构思后,学生需要进行思维“构造”,然后把已知材料作为“因”,随后的未知“果”进行匹配、重组、推理进行思维的创造,最终出现学生自己的观点。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性教学,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