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音乐 提升专题意境

2015-05-20 18:38赵莉
记者摇篮 2015年4期
关键词:专题片满族美德

赵莉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作品的综合艺术品,一部专题片,如果解说得体、采编精细、画面漂亮,再配上优美的音乐,那它的感染力、表现力和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思维,还能增强片子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是在专题片创作中音乐并不是随意的,它讲究一定的技巧。所以在编辑制作专题片的时候,用什么音乐,怎样用音乐,是决定一部专题片质量高低的因素之一。下面我以本台制作的专题为例,来谈谈专题片音乐的运用。

一、耐心倾听,精心挑选

在编辑制作专题片时,首先要熟悉作品,了解这部片子的内容、主题、风格,从而来确定它的主题旋律。不论哪一类的专题片,在县级台是不具备专门配乐的能力的,所以要想配好一部专题,就要在海量的音乐素材里不断翻听,尽可能找到贴近主题的乐曲或歌曲,同时还要考虑与播音的语速、语调是否搭配和谐。比如我台的两部大型专题《民风神韵》和《满乡枫情》,前一个主要展现我县满族独特的乡土韵味和风俗民情,所以我以民族音乐的风格为片子的主基调;而《满乡枫情》主要展现我县的优美风光和枫叶之美,则多数选用了自然欢快的音乐。

二、巧妙运用音乐 提升专题意境

在专题片的配乐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的陪衬作用,使用的时候还要用得巧,用得妙。

首先在片头的制作上,片头音乐应以简短明确为宜,通过与画面的结合,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整体上的视听印象,勾起观众继续收看的欲望。比如专题片《辉煌二十年》的片头,我选用了辉煌大气的音乐,配合工农业、旅游、城建等有代表性的画面,让观众一开始就感受到一种成就感。

在专题片的开头,一般音乐会先于解说词出来,这样不但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还会使片头部分显得更有意境一些。比如《民风神韵》的开头,用一首悠扬并具有民族特色的笛子曲引入,画面是我县的自然山水和满族特色的村庄,五秒后引入解说词:“满族的先祖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间,辽东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满族传统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满族独特的习俗、特色和乡土韵味。”这样的开篇,让观众感觉很有民族特色,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在整个专题片的配乐中,不是选择好了一个主题音乐就万事大吉了,有时候要根据它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音乐来营造气氛,从而提升意境。比如《民风神韵》专题中,在介绍满族三大怪时,我插入了独特的满族小调,把观众的好奇感充分调动起来。介绍满族婚俗和建房的段落中,我则更多采用了同期声,把婚礼的喜庆热闹的场面、满族人民盖房时的风俗和喜悦充分表现出来。在体现满族语言和文化时,我插入了几段满族歌曲,既表现了满族人民的勤劳、好客,也使片子生动活泼,体现出了浓郁的乡土韵味。

在配乐过程中,有时为了配合画面,营造出激情和感染力,通常会对音乐做一些剪接和修改。可以利用非编技术对音乐进行简单的剪接,但剪接时不能破坏音乐旋律与节奏的完整,要保留完整的音乐小节,不能有卡断现象。

其次,背景音乐的音量控制也是个不能忽视的环节,音乐只是专题片的配角,所以它的音量不能超过配音的音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另外,一部专题片也不是非得从头到尾,满满的全配上音乐,而是同内容一道,有起有落,有间歇,来营造不同意境。在制作结尾部分的时候,一般会让音乐比解说词晚一些结束,使结尾得到更加耐人寻味的效果。至于是把情绪提起来或是压下去,就要根据片子的需要,适当增减音量。

三、敢于尝试 不断创新

以往,我们在专题片配乐时只考虑纯音乐的运用,但是经过实践我发现,只要用得恰到好处,通俗歌曲在片中更能起到深化主题、渲染气氛的作用。比如《美德花开遍满乡》这部专题片,是以弘扬社会美德、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全县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纪实,我选用了《中华美德》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深化了主题,也激发广大青少年争做美德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的热情。专题播出以后,这首歌曲也在学校里广为传唱。

所以在为专题片配乐的时候,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只要与主题贴切,能够提升意境,吸引观众的收看欲望,就是合适的音乐。

(作者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专题片满族美德
诚实是美德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