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错因 比较错例 避免错解

2015-05-25 08:06邹海丽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运用

邹海丽

[摘 要]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原因,积极“预防”,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 寻找错因 比较错例 多项思维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33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的又一运算定律,它沟通了乘法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也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运算定律。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影响,会误认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应该不难,可是到了真正学习乘法分配律及到了后期的综合练习时,才发现学生的错误不断,作业的效果很不理想。细究下来,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就糊里糊涂,始终弄不明白乘法分配律为什么会有这些形式上的变化;有些学生虽然在初学时会机械地模仿,但很快就遗忘了,更谈不上自觉、灵活地运用乘法分配律。由此,我认为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一、追溯错因,提前渗透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思想是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数学知识掌握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寻找学生错误的原因,发现学生错误的本质,提前渗透数学思想显得至关重要。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对算理有透彻的理解。于是,我利用学校制作校服为契机,创设如下情境:“学校给同学们做校服,我们班第一小组有7人,已知上衣55元,裤子45元,一共要多少钱?”在引导探究这一问题时,除了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7件上衣的价钱加上7条裤子的价钱就是7套衣服的钱数外,还就“配”字让学生理解这是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配成了一套。同时,我还用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7×55就是55个7,7×45就是45个7,合起来就是(55+45)个7。如此,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具体意义和汉字字面的意义、乘法一般意义的三重强化理解,让学生结合“形”来研究“数”的运算律,借助直观丰富的表象去感悟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提高了学生的简算能力。

二、比较错题,发现本质区别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虽然五花八门,实际上却是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发现错误的本质,突破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这个难点,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能进行简便计算,但是不能正确说出所使用的是哪一条运算定律。典型的错误就是(4×2)×25,很多学生都写成了(4×25)×(2×25),而将(4+2)×25又写成了(4×25)+2。针对上述“症状”,我认为可以采用题组比较的方法,即把(4×2)×25和(4+2)×25同时出现,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能正确地选择运算律。

三、找对方法,避免错误解法

小学生习惯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当需要他们逆向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如计算96×20+80时,学生往往会将它与96×(20+80)等同起来。为此,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捕捉隐藏的乘法分配律的特征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变式练习:填入一个数,使算式能够简便运算。

①(25×16)×( ) ②57×38+( )×( )

③(125+75)×( ) ④13×85+39×( )

上述的变式练习中,第①和第③两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学生多数能想到填4和8,但是因为这样的计算易混淆,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填对的同时,还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及计算方法,再次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分加以巩固。第②题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填43×38,也可以填57×62,不同的组合,相同的思考点,还是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第④题很多学生猛然一写就是13或者85,可是通过计算,他们就能发现这并不能简便运算。因此,我因顺势引导学生发现:“填数字时,不能只考虑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还要注意能够简算。对于第④题,应发现39是13的3倍,那么39可以拆分成13×3,可是85+3还是不够凑成整百,由此得出括号里可以填5,85+15刚好就是100了,即13×85+39×(5)=13×85+13×3×(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加上两个数相乘,其中必须有一个相同的数,当不能直接找到相同数时,可以试着进行拆分。

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定律学习的一个难点,攻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原因,发现错误的本质,让学生通过比较、区别,正确理解运算律的意义,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运用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