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结构的优化

2015-05-26 17:18许翠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讲授小学生情感

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拓宽同学们知识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所以阅读是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学生阅读课堂的状况

我国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中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很多方面,而传授知识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入职不久,资历尚浅,所以在讲授语文知识时没有重点,不知道什么应该重点教,什么应该一带而过,所以把课本中的内容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传授给同学。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年龄都处在7至12岁之间,辨别力与认知力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方法低效单一,而且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而老师大多数只是为了迎合教学目的,而忽略了一切要以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所以导致我国小学生阅读课堂的状况比较混乱,而且教学效率低下。

二、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三,分别是强化朗读、探究阅读以及阅读悟理。

首先,强化朗读。所谓“阅读”就是阅与读。阅指的是阅览,读指的是朗读。强化朗读就是将文本有情感地读出声来。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强化朗读呢?首要方法就是坚持早读。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清新干净,在早晨读书可以使同学们精神抖擞,与此同时晨读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升华。强化阅读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是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让同学们带有感情地各读各自的话语,这种途径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又有助于同学们的情感交流。例如:在讲授《找春天》时,同学们要读出春天要来的欢喜情感,在讲授《桂林山水》时,同学们只有用心地去朗读,用心地去聆听才能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那种美。所以老师们要帮助同学们去大声朗读,鼓励同学们去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发现、感受,体会其中的情感,体味其中的意蕴。

其次,探究阅读。探究阅读是一种发挥学生自主独立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方式。探究阅读与自主探究性学习大体相似,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标理念的需求,进而科学地把握住学习的主要本质,倡导以独立自主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与增加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阅读是让同学们在自身的生活实践过程中,主动独立自觉地去阅读。不仅阅读生活中常见的大小方面,而且阅读国家的时事政治或者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等等,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以及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的去积累所获取的知识以及信息,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现如今,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被人们熟知,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学们更加方便地去探索阅读,去获取相关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三,阅读悟理。这种阅读方法是指在一边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小学生们动脑筋其将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从中体会一定道理。所以说小学生阅读所涉及的不单单是看和读两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将所阅读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某一部分相结合,从中发现一些价值或者道理。一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在讲授完一篇文章之后,常常会问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你感悟出了什么道理,得到了什么启示等问题。而同学们也会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陈述自己所得到的什么样的启示。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时,可以将《储蓄人生》这个主题分为几个不同的小标题,“青春理想”、“乐观人生”以及“坚守信念”等等。并让同学们阅读其中的文章,写出或者在课堂上说出自身的感受,或者从文章中获得了什么启迪等。如果在课堂上发言,有的同学会说通过《永远都要坐前排》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很多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常常是只说不做。更多的时候人们常把坐在前排当成是为一种理想,所以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但是要成功,实现理想,就要成为行动上的巨人。这种阅读悟理可以带动同学们纷纷走进这篇文章中,并激发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

根据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三种方法,可以提高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喜爱,并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所以,老师们要根据基本的理论依据,制定创造性、灵活性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去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以及发展认识能力。

许翠萍,教师,现居山东滨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讲授小学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