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2015-05-26 17:24厉彦豪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口头选材审题

作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会写”的“本事”。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模式,使话不会说、情不会抒、大话空话等“毛病”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细查起来,最大的原因还是多年承袭下来的较为封闭的作文教学导致的,不注重学生作文时的“说”,取消了这个重要的“程序”,严重妨碍了口头表达向书面作文的转化,使作文教学难度更大。本人在多年语文教学中,针对作文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拓展“入文”内容,放开作文思想和形式

要主动放开作文教学思想,要冲破多年来应试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模式和“锁链”,彻底扫清片面追求升学比率的不良阴影,要让学生知道“作文”是用来体现学习生活、再现学习生活的工具和重要载体,写作就是提倡“我手写我口”和“我口说我心”,用学生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教学必须做到教导学生作文和“做人”并重,既教会学生作文,又不忘教会学生们做一个真善美的人,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不单单是会作文,更不仅仅是“语言美”和书面表达到位。

放开作文形式,追求多种多样。在作文的形式和体裁上,“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适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适合发表自己建议的,表达出一种主张的议论文;适合阐释、说明事物的说明文,等等,适合运用那种形式,就用那种形式。要尽量地去放开写作的形式,杜绝原先那种限制每周定时作文的做法,把写作伸延到家家户户,伸延到社区、小区,伸延到孩子们的心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里面去。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创新作文形式,除了运用课堂作文、课下练笔,日记练习,还要创造机会,运用演讲比赛、办手抄报、出版校报等各种各样的“平台”,全面地深入地去激发孩子们的表情达意的热情。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要放开孩子们的手脚,培育孩子们自觉意识

无论是从命题、立意、选材还是列写作提纲,都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命题,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孩子自己命题的能力,学会自己审题和命题。通过审题,认清这篇文章的题目的基本形式,掌握审题的办法。如此一来,孩子们在自命题作文写作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去比照阅读中文章命题的“样子”,训练独自的命题;运用到命题作文的训练中,也能逐步使用在阅读中的审题方法学会审题。我们要对学生自己的命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即:标题要做到新、奇、简明扼要,引人注目。

立意,教会孩子们独自立意的素质,必须要和阅读教学中的概括中心对应起来,开展练习。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立意,实际要做的,即是确定“中心”,主要包含着“要写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两个方面。

选材,教会孩子们自我选材的能力,必须做到两方面:一是借鉴阅读过的文章的选取材料的办法,使孩子们指导材料的选取及加工,实际均是在为文章的主旨、中心而做的。根据文章主旨和中心,觉得用得上的就留下,没有用的甚至有害的就摈弃;主要的地方要详写,不重要的要简略地去写,不要冲淡中心思想。二是注意教会孩子们尽量去选用和他们的知识水平相近的,能更加明了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素材,这样,更便于他们把我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练写作文要按照“观察事物”、“口头表述”、“起草文章”、“评改作文”的步骤进行

观察事物,搜集作文素材。孩子们智力的水平不高,特别是自控力不强,观察事物的时候,会很容易被一部分不太需要的事物所吸引,相反,对本应认真细致观察的东西,却往往看不见、听不到,这样就导致了观察走了形式,预期效果往往达不到。教导学生去学习观察事物,作为指导者,更要想方设法去激发他们的莫大的兴趣,要按照作文的需要,在孩子们观察前,特别是观察过程中,就要及时地告诉他们观察的方式方法。并且要特别搞好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启发和引领、指导。

口头表述,是指作文之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说作文。也就是搞好“说”的练习,让孩子们口头表达看到的东西,接着说出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依据孩子们观察后的叙述,引领他们去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材料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从作文命题、作文立意、作文选材,以及作文的材料组织等方面,开始构思和作文。到最后环节,要搞好孩子们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教授作文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

评改作文,最好是在了解了全体孩子们的作文总体情况,并且已经搞好总结的基础之上来开展。

厉彦豪,教师,现居山东枣庄。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头选材审题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三招”学会审题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