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与审题立意

2015-05-26 17:53杨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老规矩独木桥改动

在高考作文指导中,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仍然是很多学子进入象牙塔的瓶颈。随着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让学生快速、准确地确定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已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甚至是教育专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用问题设计法探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一些规律。下文所选取的题目皆是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

一、问题设计的应用

新课标1:“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第一个问题,这则材料主要是说什么?答:“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

第二个问题,他们没有按照游戏规则比赛是对还是错?答:认为对或错都有道理。

第三个问题,认为他们对或者错的原因是什么?

答1错,⑴“山羊过独木桥”有特定的规则,不遵守规则,玩的也就不是这种游戏了,所以立意可以是:遵守规则。⑵不遵守规则,也就无法体现公平竞争,所以立意可以是:不守规则,漠视公平。

答2对,有些规则不一定合理或者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了,对于游戏是这样,对于人生和社会亦然,所以,立意可以是;默守陈规不如勇于打破旧规则。

新课标2: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第一个问题,这则材料主要是说什么?答:给野生动物喂食。

第二个问题,给野生动物喂食对错?答:错。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错?

答1因为有明确的警示标志,而且上升到依法惩处的高度,所以立意可以是:要尊重公共秩序、养成良好公德。

答2因为易使动物丧失觅食能力,人在自然界中要懂得尊重其他生命的生活习性、生存空间,过多的干涉犹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只能弱化他们的生存能力,所以立意可以是:尊重生命,顺应自然或者是对待子女不要过分溺爱。

北京卷: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第一个问题,这则材料主要是说什么?答:北京的老规矩。

第二个问题,北京的这些老规矩好吗?答:好。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好?

答1因为这些老规矩是需要我们传承的文化精华,所以立意可以是:不能淡忘老规矩,传承传统文化精华。

答2这些老规矩可以使个人终身受益,进而使社会更文明,所以立意可以是:恪守老规矩,让生命更有素养,让生活更加文明。

二、问题设计的指向

上述问题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审题时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弄清主次。弄清材料的主角或主要事件是什么,比如新课标1主要在探讨“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安徽卷主要是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之间关于演员是否可以改动剧本的争论;福建卷主要是对于空谷的不同看法。

第二个,辨别是非。对于材料提出的观点是非优劣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比如福建卷,对于空谷,想到不同的场景主要是由于心态的不同决定的,想到悬崖峭壁的人是消极的,想到栈道桥梁的人是积极的,我们要赞美的是那些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而有些题目可以有多种观点,甚至是相对立的观点,比如安徽卷对于演员是否可以改动剧本的争论,认为可以改动和不可以改动都是切合材料的立意。

第三个,分清原因。对于原因的分析,答案就是立意,原因很多,所以,立意也很多,这就是新材料作文的开放之处。对于原因的分析决定了立意的高低,如新课标2的立意2就要比立意1深刻。同时,还要参考自己积累素材,比如,认为“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是否可以改动,那就要看自己的素材积累是遵守规则的多还是打破规则的多,简单的讲,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一定要弄清楚哪个立意自己能够写得更精彩,能够写得精彩的立意是考生的最佳选择。

杨峰,教师,现居江苏徐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规矩独木桥改动
危险的独木桥
有的“老规矩”,还真不能丢
老规矩不老
鸵鸟
爆炒米花(节选)
咪咪(节选)
201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北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