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5-05-26 17:56陈中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范仲淹导语成语

教师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亟待转变,不能再用传统的模式开展文言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注重文言文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文言文。所以,我结合以往的实例和自身经验,探讨和研究了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策略,希望对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提供借鉴意义,对文言文教学产生参考价值。

一、巧妙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动力

导语的设计应该遵循趣味性、知识性的原则,不论是讲一个古老而有深意的故事,还是讲一个幽默风趣的笑话,甚至是列举极其具有哲理性的名言,都可以瞬间激发学生对所讲文言文的兴趣,学生顺势就会配合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便可以进行密切的配合与协作,可谓是两全其美。以《桃花源记》举例来说,这篇文言文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成语,例如怡然自得、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等,在还未正式进行授课之前老师可以拿这几个成语来考考学生,可以询问学生这几个成语的出处,随即对这几个成语进行合理、透彻的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感到好奇,脑子中会不自觉的问道:怎么这篇文言文中会出现这么多现在常用的成语?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得到激发和提升,由此不难发现,利用良好的导语开展文言文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二、补充背景资料,加深学生体会

作为语文教师,应围绕文本内容对其进行背景资料的拓展,拓展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的拓展知识背景,为读者深刻理解文章内涵找到通道。例如教学《岳阳楼记》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推荐《宋名臣言行录》中对范仲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相关介绍:“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阅读这段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和抱负,从而为更好地学习《岳阳楼记》奠定基础。

三、多样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故事法。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言文作品故事性强,讲故事的语言可以用现代汉语,也可以用文言语,也可以采用古今混搭的方式,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效果。

2.演读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所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里以《醉翁亭记》为例,老师在进行这篇文言文授课时应该将重点向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靠拢,例如文章里面欧阳修与朋友饮酒作乐、游山玩水的情景,在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后,让他们展开充分的探讨,由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不是老师一点也不参与,在这里,老师看到学生有理解的地方给予及时有效的更改,师生之间开展合作。

3.绘图法。图画具有直观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开拓自己的学习思路,尤其是在文言文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一边阅读文章内容,一边在脑子里绘出里面的画面,在图画的辅佐之下,会更加深刻的记忆其中的内容,并透彻的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4.探究法。从宏观层面来讲,我国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每一个人都有必要促进这一战略的开展,中学生也不例外,甚至他们更有必要。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总是把老师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与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总是被灌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思想,导致他们不分情况地、一切按照老师说的做,完全没有自主性和创新性,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足发展,更不利于将来为国家做贡献,毕竟国家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以《爱莲说》为例,这篇古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其中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却很多,例如从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盛爱牡丹、作者只爱莲花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每个人的性情,学生如果能够主动的探究这些问题并适当的咨询老师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文中内容理解透彻。总之,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内容的探究,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而言之,注重初中生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学习是大势所趋,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人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全力做好这份工作,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

陈中玉,教师,现居安徽阜南。endprint

猜你喜欢
范仲淹导语成语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导语
拼成语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猜成语
范仲淹教子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