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境界

2015-05-26 12:46邢元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研讨新课程文本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树立了全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新课程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教学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尤其在课堂实施中,新课程理念强化了研讨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对话”越来越多地呈现缤纷色彩,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课堂改革的硬伤,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对新课程理念学习理解不够深入,对研讨探究的教学方法没有深入分析,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活动中显得盲目,甚至脱离教材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地设置离奇古怪的问题,或者没有计划性地组织教学,在探究过程中目标不清、问题不明、引导不力,有些语文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好不活跃,但是学生的研讨的话题游离于文本之外,造成了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没有真正发挥挖掘知识潜能、激活思维、提升认识水平的作用,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落实。另一种情况是教师的课堂评价没有有效发挥引导作用,没有是非标准的廉价的鼓励,让学生抓不住重点,甚至迷失方向,失去了对文本的重新思考、咀嚼文本的机会。第三种情况体现在教师对研讨课堂的操控能力薄弱,不能灵活地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即使能够紧扣文本,设问合理,但是在研讨中总是生拉硬拽式把学生的思维领入自我设计的套路,遏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扼杀了学生智慧的闪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无法真正走进文本,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未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对话,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

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真正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给自己、给课堂准确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管教师本身素质有差别、有差距,但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新课程理念一知半解,学习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虽然强调着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有些教师未能明确体现出自己应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未能发挥好自己的角色作用。或者造成教师角色缺位,导致学生在课堂研讨中信马由缰或骑马观花,这样就难以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和指导功能;或造成教师角色越位,处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学生的研讨纳入预设的套路,使研讨活动、师生对话形同虚设,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因此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定位为研讨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我们经常用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来衡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思想鲜明、目标明确的剧本,由学生创造性地演出一幕活剧,期间的各环节及流程由教师这个导演系统地、灵活地掌控。

教师要发挥好导演作用就关涉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操作教学流程。语文课堂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同水流入海,“导”是最佳方式。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准确理解文本,要深入研究学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了然于胸,要减少课堂预设,给自己,同时也是给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善于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和情感烈焰火,给学生提供激发思维的恰切引导和积极评价。不要一味廉价地夸赞,而是重在启发其思维,点亮其思想。教师要尽可能减少预先的设计,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这样的课堂必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领他们的追求精神,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

教师“导”的作用要在课堂生成中闪耀光辉,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文本,作品重读,作品精读,深悟精髓,并做到因材施教。很多人有一种误解,尤其受考试影响,认为语文教学可以脱离教材而存在,其实不然。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本源,是语文活动的依托,学生的能力是从教材中锤炼出来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应该立足于阅读,拥有丰厚的阅读素材和阅读经验,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写作能力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无疑,阅读的基本即是教材,是文本,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探究活动要紧紧围绕文本做文章,不能舍本求末,无谓拓展。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紧贴文本,并向文本的纵深处发展,并结合学生研讨的实际情况做扩宽性延伸。语文教学不是哗众取宠的显摆,更不是漫无边际的争辩。关键要素是贯彻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立足文本,因材施教,精心设问,灵活生成。

邢元芳,教师,现居山东章丘。

猜你喜欢
研讨新课程文本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