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中马的意象内蕴探赏

2015-05-26 12:46宋明朝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马骏马杜甫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些都是写马的脍炙人口的诗句。马因寓意丰美,吉祥锐气,文人常付诸笔端。诗、书、画都以马为典型审美对象,杜甫的诗更是如此。杜诗文笔抑扬顿挫,极开阖变化之妙,“其词气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杜甫“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推陈出新,精研覃思,创造性地构思意象,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本文尝试对杜诗中马意象的解读,以揭示诗圣博大的爱国胸襟和赤子情怀。

杜甫的咏马诗有十一首,诗中马的意象达三百九十四个。马的形象风姿别致,形态各异。有的写骏马奔腾,马踏连营之后高奏凯歌;有的写战马若箭矢发,迅风急电;其诗歌中有白马、肥马、瘦马;有马鸣萧萧的威武,有马嚼金勒的高贵;也有马革裹尸的悲怆。

一、骏马良驹寄托着诗人的英雄情结,是诗人建功立业孜孜追求精神的写照。

《房兵曹胡马》诗云:“胡马大宛名,峰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此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空。”这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写于漫游齐赵时期的740年。首联写马出身不凡,傲骨铮铮;次联写其峻健敏捷;颔联写其忠诚勇猛的品性;尾联期望骏马立功于万里之外。整首诗矫健豪放,沉雄隽永,凛凛有生气,反映了杜甫青年时卓尔不群锐意进取的精神。作者托物寓意,借马喻人,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英勇情结。

《秋兴八首》诗云:“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少年自轻肥。”杜甫晚年体弱多病,好友严武去世,亲人离散多年,心中的抑郁寂寞可想而知。但他心中渴望朝廷重用,对国事百姓生活充满忧虑。“穿轻裘”“乘肥马”恰是年少时虚幻的梦,世事几经变迁,但其棱角依然分明。杜甫确是一位“未受伏枥恩”“犹思战场利”,不懈追求理想的诗人。

二、羸马的意象寄寓了诗人壮心不已的愤慨和无力报国的衰朽处境。

《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杜甫选择病马来表现诗人的理想不能得到实现的委屈。该诗的末两句,诗人告诉我们,马有深挚的人情味,诗人与之有真切的交流,达到人与物相知相和的统一。王阳明说:“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杜老既是写所乘之马,但这病马也是在写自己:“老”是指杜甫此时已48岁;“尽力”是说杜甫为官对本职工作忠诚;“病”暗指此时患肺病芒疾;“驯良”体现其为人忠厚善良;“物微”指身无官职,乃一介草民。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凄凉心境的流露,多年的不受重用,极力渴望伯乐的赏识。“天寒远放燕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作者以瘦马自比,吐露自己的委屈与企盼。

三、金戈战马的意象彰显了时代气象和统治者开疆拓土的实力。

《高都护骢马行》的写法颇具匠心,描写细腻,直透神理,可称是写马诗的扛鼎之作。明代张綖评论:“如此咏物,不唯格韵特高,亦见少陵人品。”“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此句高度赞扬了青骢马的来历、骨相和才力。“飘飘远自流沙至”,交代青骢马来自西域大漠,历经了战争洗礼。这与其说是诗人为马鸣不平之气,不如说是对当朝统治者武功的歌功颂德。在《洗兵马》也写道:“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汗血宝马数量众多恰表明当时军队实力,这也是对附属国长期保持威慑力的根本所在。

四、马的意象还寄寓了作者对统治者荒淫误国行径的批判和讽刺之情。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三年,吐蕃、回鹘乘虚而入,藩镇拥兵。长安破坏殆尽,繁华不再,成为逆贼铁蹄下烧杀抢掠的一颗棋子。是时诏征天下兵,宦官程元振专权。紧敲的战鼓,飞羽传书的战马一次次使得统治者心惊肉跳,亡国的悲曲挽歌几千年来一直回环往复。

杜甫的马诗,文脉意气时而如骏马狂奔,时而如老骥伏枥,嘶鸣不已;时而如狂飙乱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苍凉刚健而沉郁的审美世界。诗中马的意象的文化意蕴,对后世诗词创作影响深远。它不仅表现了杜老精湛的诗艺,也构建了中国诗学领域独特的审美范畴。

宋明朝,教师,现居山东无棣。

猜你喜欢
中马骏马杜甫
眼前看得见骏马,心中装得下草原
杜甫改诗
骏马在锡林郭勒草原奔放
真正女性崇拜思想对《小妇人》中马奇姐妹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和莫诺苷的含量
杜甫与五柳鱼
Beitaisi/贝肽斯 LM203(LM203 小骏马)
杜甫的维稳观
奔驰的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