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禄定:将军诗文西藏情

2015-05-27 08:56李石元
湘潮(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军区高原西藏

◎ 李石元

成都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段禄定,1947年1月出生,湖南省郴州市人,1964年8月任郴州市三中教师,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2月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干事、副处长、处长、师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他编著出版了《高原养生》等,在军地刊物上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其中《想起那高原红》《我在高原》获全军文艺大奖,《佤族人民的好儿子——岩龙》获全国少年文学一等奖。

在雪域苍茫的边关,在美丽迷人的西藏,段禄定生活了近10年,一步步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不解的情缘,并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文。我从那些诗文中读出了浓浓的西藏情。

2011年12月14日,成都军区副政委段禄定在四川广元解放62周年纪念会上讲话

赴藏工作寄情诗文

“西是天,藏是堂,人在中间住天堂。那里有宽阔的草原,那里有成群的牛羊,牧女质朴艳丽,青稞酒醉芳香,山高水长,歌声悠扬,这就是美丽的西藏……”段禄定的诗《这就是美丽的西藏》,如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卷,又像雪山流淌的清泉,引得人们无限向往。

2012年4月下旬,段禄定给我寄来他的新书《闲思散记》。书名是他夫人杨泽林所书,笔墨工整,颇有书法功底。书本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并附有一信:“李石元战友:很是想念,将我写的不是东西的小东西寄去,敬请批评指正,因为你是我心中的‘名记’。”将军的自谦和高抬,让我惭愧的同时,热血奔涌,迫不及待地翻阅他的新书。

书中156篇(首)“不是东西的小东西”,尤其是他在西藏工作期间创作的诗篇,字里行间满是坚定的信念,体现着奋进的精神。正如总政治部原主任李继耐上将在序言《昂扬文字见精神》中写道:是他辉煌军旅人生所见所思所悟的真实记录,更是他和战友们忠诚使命、戍边卫国奋斗实践的生动写照。阅读这本书,如同欣赏一首熔铸爱党爱国爱军情愫的奋进壮歌,如同聆听一支激荡着亲情爱情友情的动人心曲,意境高远,感情充沛,荡气回肠,给人以感动、激励和力量。

我与段禄定是湖南郴州同乡,我是永兴县人,他是郴县(现为苏仙区)人。段禄定从郴州三中高中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1968年2月我们同时入伍,1970年9月又同时从团队调往师政治部,他在干部科当干事,我在组织科当干事。1977年,我在南京大学毕业后,被调往新华社原昆明军区分社当记者,他在军区政治部机关任职,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一步一步从干事做到将军。我们情同手足,无话不说。后来,我调往广州军区新华分社工作,他赴西藏军区任职,虽然距离遥远,感情并未疏远,经常互致问候,互通信息。

记得1993年夏天,我在成都军区新华分社工作,赴西藏军区某山地旅采访,正巧与在旅里蹲点的军区群工部部长段禄定相遇。我们在小河边散步,回忆在部队相处的美好日子。望着远处的雪山,清冽的河水,我感慨地说,西藏真是个好地方,与我们湖南人有缘,西藏军区第一任政委谭冠山中将是湖南人,后来的政委张少松中将也是湖南人,希望你将来成为西藏军区的政委,又是湖南人。段禄定哈哈地笑着说,老战友真会开玩笑,我农民一个,能当部长都是组织的错爱,哪能当西藏军区的政委啊!没想到我戏说成真。1998年,在军区群工部当了7年部长的段禄定,被提拔为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当了政委,被授予中将军衔。虽然西藏环境艰苦,高寒缺氧,但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在西藏一干就是近10年,书写出人生的新篇章。

1997年春,年过五旬的段禄定离开成都军区机关赴西藏上任。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别妻离儿上高原,楚子西域落晚霞。学识未长过半百,只当道路从始发。踏上雪山不言险,喜见满眼格桑花。老骥埋头勤耕耘,不拣高调和孤寡。莫问‘春来酿几多’,阅诗军旅长嫩芽。学得斑竹不垂泪,枕戈难眠卫中华。”从内地到高原,从城市到雪域,丝毫没有儿女情长,没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叹,有的是壮士勇赴边关的气概,有的是将军催人奋进的豪迈。

西藏高寒缺氧,许多地方被称为“生命禁区”。段禄定在西藏任职期间,不仅工作多有建树,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抒发心中的情感。他写的《西藏的月亮》是那样的美丽,以月明志又是那样的浪漫多情:“西藏的月亮,挂在天上,我站在高原,就站在了月亮的身旁,不管是刮风下雪,不管是月圆月缺,蓝天白云下,她总是耀眼明亮,点亮我心头的灯,照亮我巡逻的边关……”他写《向祖国报告》,是那样的奋进,高原官兵的热血,是献给祖国的忠诚:“我走进雪山,我走进高原。人生的路有了新的起点,爬冰卧雪无悔无怨。守一方国土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五星红旗在喜玛拉雅高高飘扬,咱军人为高原披肝沥胆,让月亮绽放妩媚的脸,让太阳折射吉祥的光环……”

段禄定的诗,情感井喷,血肉相连。其中《想起那高原红》《我在高原》还分别荣获全国全军文艺大奖。

让我们先欣赏《想起那高原红》:“想起那高原红,我的战友在心中。脸上写满高原的太阳,额上镌刻着祖国的山河。那是共和国旗帜的颜色。那是八一军旗在闪烁,那是钢枪拼搏的火花,那是热血铸造的赤诚。我爱高原红,她是绽放的杜鹃,她是雪域的春天。”再欣赏《我在高原》:“云又幻出你的容颜,风儿捎去我的思念,征尘洗不尽还是那青春的脸,红星引我走向高原。好想诉说这寂寞的苦,又怕淡了你心中的甜,好想避避这刺骨的风,又不愿你失去依靠的肩。……我在天边,我在高原,黄沙漫漫大风寒,马蹄声声男儿笑,旗卷狼烟歌已远……”多么浪漫的诗篇,多么高尚的情怀,一代军人的忠魂跃然纸上,让人肃然起敬。

笔下形象见精神

成都著名作家羊慧明在读了段禄定的诗后说:将军自言不是诗人,不是作家,但他有着诗人的情怀,有着作家的睿智,他笔下的那些凝结真情实意的心语,恰恰是最美的诗篇。段禄定用最亲切、朴实的语言,向朋友倾诉知心的话语,读来倍感亲切、实在。而更难得的是,他笔下诗歌的对象,也多是普通人,“老西藏”、连队官兵、医生护士、文工团员……

让我们欣赏段禄定笔下的《老西藏》:“身上的征尘,脸上的风霜,默默无语像一尊雕像。虽然来自不同的故乡,一眼就认出你呀老西藏。年轻的生命陪伴着钢枪,默默驻守在最高的地方,每当花好月圆的时候,总是忘不了你呀老西藏。哦,老西藏,山一样的脊梁,水一样的柔肠,火样的儿女情托起边关的月亮。哦!老西藏,边关的风刺骨,男儿的心滚烫,脸上的高原红凝聚和平的阳光。”

他在写给全国模范三八红旗手彭艳的歌《高原姑娘》中写道:“你出生在最高的地方,从此伴随父母守卫在雪域边疆,早晨迎着太阳歌唱,深夜裹着风雪成长,没有寂寞,永远欢畅,心里装满山高水长,脸上洋溢灿烂阳光,大山知道你是军人的后代,江河知道你是高原的姑娘……”

读其诗,品其味,“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尽在其中。在乃堆拉,在詹娘舍,在一个又一个高海拔哨所,他不知疲倦的身影和浪漫的诗行,有力激发了边防官兵安心戍边、爱国奉献的壮志豪情。他用诗文抒发了对西藏高原、藏族人民和戍边将士的浓浓深情。

让我们再读段禄定的《你可知道边关的风雪有多大》:“你可知道边关的风雪有多大?一天有四季,夜夜飘雪花,漫漫原野披银纱,狂风舞起冰雹寒沙,风雪过后又见国旗映彩霞。我们在高原,我们在天涯,时时刻刻牵挂着您,祖国阿妈拉,山高氧气稀,常年裏寒沙,我们就是顶风傲雪的雪莲花……”

2007年11月,西藏军区政委段禄定在基层慰问干部家属

段禄定曾说,我这一生,注定与西藏有缘。201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段禄定以极大的热情创作散文《我与藏歌不了情》。他写道:年轻时代,最爱听的歌是《翻身农奴把歌唱》,那从心底深处流淌出的真情,令我如醉如痴,从此与藏歌缘定三生。后来戎装在身,几度进藏出藏,都是与藏歌一路相伴。听得多了,了解深了,那音符,那旋律,就融入了血脉。再后来,离开了工作岗位,在思念西藏的日子里,最先呼唤我的,总是那些美丽的藏歌在我心中激荡。

“母亲把我放飞到西藏高原,才知道高原的山川最壮美,雪山连着茫茫林海,江河连着宽阔草原。这里有巍峨的珠穆朗玛,还有那挺拔的喜马拉雅,雪莲花在石峰上盛开,仙女峰在风雪中屹立。虽说,氧气吃不饱,一天有四季。可看见,日月同辉,蓝天白云,站在高原,就好像站在父亲的肩上;行走草原,就好像躺在母亲的胸膛。……我走进高原,就走进了天堂,无论我今后走到哪里,西藏高原就是我的故乡。”当你读着《西藏高原就是我的故乡》,你就知道段禄定对西藏的情感有多深,眷恋有多浓了。

2010年,段禄定已63岁,他重上海拔4982米的亚东詹娘舍哨所,看到改建后的新景象,不甚感慨,赋诗一首《重上詹娘舍》:“重返细柳营,老兵话家常。峭石矗哨所,卫士立云上。拾级登峰顶,不见昔日帐。狂沙吹不进,早已铸铁墙。旌旗唱大风,持戈西南疆。惊闻读书声,雪山建学堂。光纤连世界,遨游全球网。满屋灯火明,个个笑声朗。边塞会战友,都是‘老西藏’。”

诗言志,文如人。品读段禄定的诗文,强烈地感受到激越奋进的壮志豪情,洋溢着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回想西藏10年的艰苦经历,段禄定写下了:“双脚潇洒量边塞,手握玉钩卫社稷。青丝染雪终不悔,只为心中一杆旗。”这诗句,印证了他的精神。

老部下摄影集引出对西藏“生命的感应”

段禄定退休后,仍然心为西藏所系,魂为西藏所牵,梦为西藏所萦。2014年春,西藏日喀则军分区副政委杜宏大校给段禄定送来新出版的摄影集《穿越时空的眼睛》,并请他品评指点。段禄定翻开摄影集,一种久违的亲切和感动充斥胸间,穿越遥远的时空,依稀看到那片高天厚土,那山、那水、那雪,还有那温馨的高原红……

段禄定在电话里告诉我,由于工作关系,他与杜宏共事于西藏,共勉于雪域。杜宏从士兵到大校,进机关,下基层,风风雨雨30余载,与这片热土早已有割舍不下的故乡亲情,深爱这片神奇土地上纯朴的人们。他的影集从“天界聆听”“灵魂飞翔”“与佛同行”3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了西藏自然风光的奇瑰壮丽、人文景观的纯朴厚重和宗教文化的神秘幽远,既有对现实大美的写实,又饱含对辉煌历史的追溯,深蕴了独特的视界、诚挚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立体的、鲜活的宣传西藏的影画集,更是一部讴歌西藏和藏族群众伟大创举的典籍,给了解西藏的人们以共鸣和洗礼,给向往西藏的人们以启迪和震撼。

出身于湘南贫苦农家的段禄定,有着农家子弟的质朴感情,对他的部下也就有着实事求是、厚爱有加的评价。他告诉我,杜宏的摄影创作始于献身高原的理想和守土卫疆的历练。这个被称作雪域高原,蕴含着古老东方神秘和灵性的地方,给了他美好而丰富的想象,也为他铺垫出了一个摄影的世界。与其说其作品是探寻摄影艺术的结晶,还不如说是守卫西藏、感悟西藏、与藏族人民守望相助的缩影。让人在原汁原味地品味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中聆听天界的梵音,享受难得的片刻宁静。

段禄定说,西藏是生命的禁区,却也是英雄的念想。我这个深深眷恋着第二故乡的“老西藏”,本想再捏拙笔写下几句我胸间涌动的感情,可摄影集那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让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苍白和多余。

实际上,段禄定眼中的西藏,江河湖泊、雪山草地、日出日落就是一幅画、一首诗,神奇梦幻、超然雅致、令人神往。他虽然不在位了,离西藏远了,却难忘西藏情缘,还是就杜宏摄影集《穿越时空的眼睛》写下了诗一般的脏腑之言“生命的感应”,以寄托对西藏的向往与思念。

猜你喜欢
军区高原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关于西南军区成立时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