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我对中国有着一种特殊感情”

2015-05-27 08:56李景贤
湘潮(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普京总统俄罗斯

◎ 李景贤

普京是当今世界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2008年春,在俄罗斯总统两届任期满后,还不到56岁的他,放弃谋求再次连任,改任总理。2012年春,就要庆祝60大寿的他,在总统大选中再次获胜。他称“我们与中国有一种特殊关系,而我对中国有着一种特殊感情”。我作为外交人员,与他见过两次面,又因为工作关系,长期关注他的执政、对外关系处理、重要言论及其中国朋友圈等,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2013年9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后,共同见证能源、航空、地方合作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短短3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我见普京比较早,在23年前。1991年5月18日,列宁格勒市市长索布恰克设宴招待往访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时,普京作为市长助理在座。他当时身份地位不高,因而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8年后,我再一次见到他。那是1999年12月11日,他作为俄罗斯总理,因为棉花贸易问题,飞抵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进行访问。当日中午12时,乌总统卡里莫夫在国宾馆广场为他举行欢迎仪式,邀请驻乌使节参加。我时任中国驻该国大使,11时30分到达现场时,只见使节们一圈圈地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一打听,才知道都在谈论俄罗斯这位新总理。

12时整,乌总统向排成长龙的使节们介绍俄罗斯这位新总理。只见他一双湛蓝眼珠子深不可测,令人生畏。他逐一与使节们握手,对每位一样地说声:“您好!”而此前,我曾多次见过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他们与我握手时,总会寒暄几句。比如,戈尔巴乔夫问我:“俄语哪里学的?”“为何没到苏联留学?”叶利钦问我:“你们总书记叫什么名字?汉语发音怎么念?”还同我一起练了好几遍“江—泽—民”。看着眼前的这位普京,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酷”字。

晚7时,乌总统为普京举行国宴。普京再次与使节们一一握手,神情依然那么酷,嘴里说出的还是“您好”这样一个俄文词。在国宴上,乌总统先致欢迎词,照稿读了约半小时。之后,时年才47岁的普京疾步迈向讲台,边走边说:“我也来说两句!”我即从兜里掏出笔记本,准备将其讲话记下来(这是我的职责之一)。在讲台面前,他连向宴会主人及宾客该说的开头敬语也没有说,而是来了个单刀直入:“乌兹别克朋友们,在伊斯拉姆·阿卜杜加尼耶维奇(乌总统卡里莫夫的名字和父名,尊称)身上,你们拥有一位远见卓越的、果断的、强硬的,对,强硬的政治家,而在这个‘强硬’后面,却埋藏着一种深思熟虑。俄罗斯的政治领导祝愿他成功。伊斯拉姆·阿卜杜加尼耶维奇,您可以相信,在北方(指俄罗斯),您有一个可靠的朋友(亦指俄罗斯)!”这是我当时用俄文记下的讲话全文,总共才32个字。宴会一散,使节们就对普京的讲话议论起来,真可谓赞不绝口:短短的3句话,句句中的,胜过泛泛的万语千言!

在宴会上,普京与少数使节单独进行了简短交谈。作为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他对我表现出了独特的亲近。他对我说,因为总统叶利钦访华,他留守在莫斯科“看家”,便推迟一天来访。他还说,他与访华归来的叶利钦已经见过面,总统说,这次访华很成功,他很满意。

骨子里的强势

我作为大使,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了将近5年,外交部领导交给我的“基础性”任务之一,是从这个国家研究俄罗斯,特别是其最高领导人的言行与动向。普京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2000年3月,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5月7日中午12时,总统就职仪式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举行。普京宣誓后,从上衣内侧口袋取出演讲稿,将其放在讲台上,即席讲了8分钟,其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话是:“有一次,我(笔者注:时任总理)在外地,一群平民百姓围着我,其中一位中年妇女严肃地对我说:‘我们信任您,对您寄予厚望。您呢,可千万别骗我们!’我会牢牢记住人民这一嘱咐的!”从俄央视实况转播中听到这几句话时,我心头顿时为之一震:“可千万别骗我们”——这句最朴素不过,却又振聋发聩的话,把平民百姓对一国之“君”最殷切的期盼给点“穿”了,而这位俄罗斯新总统,在这种极为庄重的场合特意引用出来,以表达自己将努力实现人民殷切期盼的决心。

2013年12月12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宣称,俄罗斯所谋求的,是“世界领袖”,而不是“超级大国”。这正应了俄罗斯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名言:俄罗斯在世界上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对于斯诺登在俄去留这一棘手问题,普京处理得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让头号强国总统奥巴马束手无策,只好甘拜下风。叙利亚危机的突然转圜,让世人对俄罗斯刮目相看。在叙利亚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普京骤出奇招,打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这张王牌,敲掉美国对叙局势的主导权,为俄抢了风头,陷奥巴马于“战”“和”两难尴尬境地。普京作为一名柔道高手,他深谙以柔克刚之道,与奥巴马过招,时不时用点“柔术”,屡屡产生四两拨千斤之奇效。

普京崇拜的彼得大帝有句豪言:“若天假我以年,圣彼得堡将变成另一个阿姆斯特丹(十七八世纪世界第一大港)。”普京也说过一句壮语:“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普京骨子里的强势,既显示俄罗斯的民族性,又包含其独特个性。

普京任俄罗斯总统10年,他的强势“答问”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将这些答问分成三大类:一、每年一次的总统新闻发布会;二、时不时举行的与民众视频直播连线;三、在其他场合的答问。前两种答问在莫斯科国际贸易中心等大型公众场所举行,参加者有各种媒体从业人员、官员与百姓代表,人数达上千名之众。每次长达三四个小时,回答七八十个问题。据有人非正式统计,普京总共回答过800多个各式各样的问题。视频直播连线的参与率则更高,就拿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后举行的那次连线来说吧,俄电视台在国内7个城市,还有在邻国哈萨克斯坦,设置了20多个机位,让为数不少的老百姓,得以与普京即时进行对话。

普京说过许许多多“普式”精彩话语,有意味深长的,富于人情味的,也有幽默的,辛辣的,一针见血的,现从我的资料库中选出几例:

例一:在回答如何评价苏联时期的消极面时,普京说:“我们要摒弃苏联历史上某个时期。当时,我们试图领导世界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革命,成为领袖,成为这一运动的领袖。那时,我们想把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我认为这是个错误,虽然犯错误的不仅苏联一个国家,但是,苏联的错误最明显,最具代表性。”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当年的中苏对立、对抗而讲的。作为一个从事苏联-俄罗斯方向工作将近40年的人,我感到普京这样说很中肯,又颇有分寸,既言明苏联应该负主要责任,亦指出其他国家也并非没有问题。

例二:在回答与斯诺登有关的问题时,普京如是说:斯诺登先生不是我们的特工,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他本人感觉自己已经不是情报机构的官员了,而是一名人权卫士。大家公认他与萨哈罗夫院士(笔者注:苏联著名物理学家)有点相似,是持不同政见者。而用旁观者的尺度来衡量,他实质上是一名人权卫士、民主斗士。

例三:有一次,谈到叶利钦主政8年所留下的政治遗产时,普京极其形象地说:国家面临的困难数不胜数,但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在于,国家机器失灵了,其“马达”——权力执行机构——发出一阵阵嘶哑声,在伤风打喷嚏。

2002年12月3日,普京和夫人在长城上留影

一个多层面的中国朋友圈

“我知道,自己在中国有很多朋友。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我们与中国有一种特殊关系,而我对中国有着一种特殊感情”——这番话是普京2014年1月17日,在索契高山滑雪场对我国央视记者水均益说的。央视播出时,保留了普京说话的原声,当我听到“有很多朋友”和两个“特殊”时,感到这番话讲得特别贴切。普京对中国人很友好,很多人与他见过面后都成了他的朋友。在我的资料库中,普京有一个从中国领导人到普通国人的多层面中国朋友圈。

层面之一:中国领导人及其子女

普京3次当俄罗斯总统,两次任总理期间,与我国诸多领导人保持着一种“挚友式”的亲密私交。有一次,普京与夫人在莫斯科郊外别墅新奥加廖沃,设家宴款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除他们4人外,只有各自的译员在场。一家俄罗斯报纸评称,这种家宴的氛围,与国宴那种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迥然不同,烘托出俄中关系、两国领导人的个人关系特殊性。还有一次,胡锦涛在莫斯科,与普京一起参观中国展览会时,在中国茶叶展厅,两人品尝了茶艺师献上的极品铁观音。普京对中国茶和中国茶道赞赏有加。

2013年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正好赶上普京61岁生日。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上一个帐篷里,给普京送上一个生日蛋糕表示祝贺。蛋糕上用俄文标示“生日快乐”的字样,普京见到后甚为感动与高兴。他拿出伏特加酒、酸黄瓜、红黑鱼子酱、黑面包、三明治与习近平共享。记得有一次,普京与水均益谈起这个不同寻常的生日派对时,高兴地说,当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一边喝伏特加,一边吃三明治,“就像回到大学生年代那样”,既随便,又亲切。

2003年7月28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邓小平的女儿萧榕(邓榕)。一见面,他就从“中午好”开始,发表了一篇对邓小平深表崇敬的正式讲话。这位俄罗斯总统高兴地指出,俄罗斯民众已经有机会读到了邓小平的著作,更令人高兴的是,邓小平的思想,正在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中得到实施,在俄中关系发展中得以延续。当萧榕把《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俄文版递给普京后,他高兴地说,会认真地拜读的,相信从中会看到那些已经为人所知,还有那些尚未为人知的智慧展现。

层面之二:中国记者、学者

普京多次接受过中国记者的采访,水均益最为幸运,据我的记录显示,他5次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普京2000年春就任总统后不久,我国央视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水均益采访他的难得机会。这位中国著名记者介绍自己的采访之道时曾说过,普京不喜欢平庸的问题,而是偏爱“挑逗性”的发问,你首提的两个问题如果还让他兴奋不起来,他就立即站起来同你“拜拜”了。让我们来看一看记者是如何提问的:有人说,您总是满脸严肃,是只“黑匣子”,人又铁腕,厉害得很,您同意吗?有人把您比作彼得大帝,称您为“普京大帝”,您感觉如何?碰到类似问题,普京回答时,总是“满脸灿烂”。水均益还说,激发普京情绪有一大绝招,那就是引用并赞扬他那一名句:发誓要让俄罗斯人过上应有的美好日子。水均益首次采访普京时,当场“让脑子开足马力”,不断琢磨那些应该呼之欲出的问题,连续“套”这位总统回答,不经意间“斩获”十几个“硕果”。末了,普京用这样一个幽默来戛然打住:您还有什么问题,就别客气,尽管提!不过,贵国有13亿人,假设亿分之一的人当中,每位只提一个问题,那我也招架不住!

还有一次,水均益在克里姆林宫苦苦守候了5个小时,才得以如愿以偿对普京进行又一次采访。普京一见面就连声道歉,笑着说:今天可以让您多提几个问题,将功补过。只可惜水均益因为要赶飞机,只匆匆问了3个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未能享用这一天赐良机。后来忆及此事时,他极为遗憾地说:“其实,我当时有100个问题要问这位俄罗斯总统的。”

层面之三:中国企业家

2013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普京发表名为“能源与经济”的演讲之后,请现场3位企业家提问。中国广东东莞市浙江商会会长陈路所提的问题,得到普京长约10分钟的作答。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也可以算普京的朋友,因为普京当时用的手机,就是由该公司和俄罗斯一企业联手开发的。这款名为MTSG1oNASs945的手机,主要用于对抗美国GPS和苹果iPhone4的入侵,由俄罗斯亿万富翁、SISTEMA财团主席叶夫图什科夫,还有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联合向普京推荐。无独有偶,2014年11月9日,普京在北京与习近平会见后,送给他一款名叫Yota Phone-2手机,并说这是“双屏”的。习近平道谢后问:“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什么合作吗?”普京微笑着答道:“有!”据俄媒体介绍,这是俄罗斯一款新手机,由俄方设计,中方制造,其功能与iPhone-6可有一拼,而价格则比较便宜。

层面之四:中国僧人

2006年普京总统访华期间,曾特意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与方丈释永信品茗论禅。

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掌故。普京来华前,河南省外办得知普京要到少林寺的消息后,便向外交部提出一项建议,请普京这位柔道高手届时与少林寺的武僧一起表演,甚至过一下招。外交部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后,觉得这样做不妥,因为柔道与少林武术不是一股道,况且过招的话,谁输谁赢都不好办。李部长遂批示:不必搞共同表演、过招,但请征求一下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意见。对此,俄罗斯大使拉佐夫感到把握不准,便把两种方案报到普京那里,他看后笑了笑说:“到时候本人自有主张。”

李肇星还告诉我,普京在少林寺观赏武僧们的表演后,将身边的一名小僧人,用左手轻盈盈地举起,让其稳稳落在自己的左肩上,小僧人随即做出一个童子拜佛的姿态。一幅《小童僧稳坐普京肩头》的彩照,立即传遍大江南北,一时传为美谈。普京的非凡功夫、童僧的机智表现,都令人赞不绝口,有人称这位童僧是“普京最牛气的中国朋友”。他叫释小广,当时只有8岁,2014年光荣地应征入伍。

……

普京说过,他在中国有很多朋友。我因目力、耳力所限,知道的并不多。上面列举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难免挂一漏万。不过,从中可以看出,这位俄罗斯总统的中国朋友圈,确实是多层面的。普京的中国朋友为何这样多?“我对中国有着一种特殊感情”——在他这句深情话语中,我们可以找到确切的答案。中俄人民,两国领导人,彼此都深怀这种特殊感情。

猜你喜欢
普京总统俄罗斯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狙击手普京”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普京与秋田犬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