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沧州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对策研究

2015-05-30 19:39周文艳马力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

周文艳 马力

摘 要:创业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崭新领域。我国创业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目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个新的领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优化沧州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对沧州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创业教育环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通过课题组选题《优化沧州市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对策研究》,对沧州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现状进行研究,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地方政策、地方教育不同,探究影响沧州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因地制宜制定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优化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缓解沧州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为了很好地了解沧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现状,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沧州几家高校展开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沧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环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相关对策。

一、沧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思想认知观念比较薄弱,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对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技巧、心理、政策、形热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还未引起重视,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很少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忽视了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了,勿需进行创业教育,没有把创业教育当作一种新的教育目标,也没有把创业教育当作重要的就业政策来认识,没有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一是对创业的理解有误,20%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二是47%的学生认为创业最缺的就是资金,似乎有了资金就能创业,忽视了知识、高新技术或全新服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学科专业教育。在调查了解沧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发现,实施的创业教育还浮于形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还停留在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有的高校虽有毕业生创业中心,但也仅仅停留在创业团队、创业过程的扶值上,如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创业计划竞赛等,这些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虽然会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创业教育正规化、学科化还没有提上日程,创业教育的学科化、体系化还很薄弱并缺乏切实有效的课程安排,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还不明确,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脱离,虽有的高校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但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关系并不大,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使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师资队伍。实施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者要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很多教师的观念仍然保守,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能够顺利毕业就是好学生,并不提倡学生从事自主创业。一方面,这是老师缺乏创业的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老师害怕承担责任的表现。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环境是学生创业的基石。校园创业文化既体现为一种观念也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和物质环境中,它对创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能。把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可以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应具有朝气的、赋有激情的创业氛围,能有效地透发受教育者的某些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现在多数高校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在很多大学生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归于平庸、虚度年华的窘态或是一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形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必将掩埋掉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

二、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宣传创业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价值观念。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再拓展,对学生激发一种创业意识,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创业过程中得以进发和发展,构建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一是从政府方面,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媒体要运用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务实图强”的创业精神,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大赛,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二是从高校方面,大力表彰大学生创业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经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树立创业自信心,调动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敢于大胆尝试,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价值观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问,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当的实践管理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的关键。学校要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氛围,大力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师资队伍,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逐步增加教师的创业意识,努力锻造一支符合学校创业教育实际、能够勇于探索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学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四)搭建创业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以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搭建学生创业实训室,模拟企业实际运营,提供摸拟实战演习场所,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再有通过校企合作,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创立实践训练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