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体制下教师的转变及效果

2015-05-30 23:54俞宝娇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俞宝娇

摘 要: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应国家教育部要求改革创新,而中职学校在改革中首当其冲,那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好老师,是每一名中职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的素质;技能能力;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现在的中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那么相应地各行各业对现代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所以近年来国家坚定不移的执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加大学校教育改革力度。其中中职学校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原因是国家技能型人才尤为缺乏,而中职学校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1]。那么每一名中职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是:自己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好老师?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中职教师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邓小平曾经说过“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担起教育重任,做好老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的工作并不用心,只是混日子、为糊口,作为老师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会误人子弟。

第二,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种子的指路明灯。每个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三,老师要以身为范。“师者,人之模范也”。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用日常的言行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人生观。

第四,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老师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识、能力和知识随着实践不断更新的速度。想教好学生,教透知识,老师除了具备以上素质外,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先进、熟练的操作技能[3]。

第二个层面老师要会育人。育人是全方位的,有用的人才,从大的方面和长远观点看,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兴旺。中国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大竞争力度,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青年人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以后发展的中流砥柱,那么就要求他们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操作技能、机敏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和创新改革的意识。其中创新尤为重要,因循守旧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而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2]。

第三个层面是好的老师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是授课时最佳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要思考的一大重要问题,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教学成果。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6]。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从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从理论教学入手,采取了现代较好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探讨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模式。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老师首先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次课理论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然后再分组进行讨论,相关问题讨论结果书面记载,最后由各组代表发言说出各组意见并共同讨论,老师现场答疑、引导,最后总结。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比如情景再现法,课堂上老师讲出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每个人代表现场不同的角色带着问题去履行各自的工作,最后看出现的结果,出现不应有问题怎么解决。老师在整个过程只是起引导作用,这样的效果是每个学生都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再有就是课程设计方式,因为有些课程其章节间联系不大,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知识不系统,这时就可以在讲完部分内容后布置一次课程设计,引领学生自己进行完成,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把没学透的知识通过查资料、咨询同学或老师的方式全部消化,并把所以相关知识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另外,国家要求加大中职学校实训力度,加强中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4],所以学校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大量安排了学生实习场地实训,实训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师傅主带,采用模拟法、模型法教学。

通过几年来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改善:

1、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过强过硬。思想道德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就是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通过学校领导和师生一致不懈努力,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精神:教师能热爱校集体,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学校。

2、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知识产生于思维和创造之中,良好的思维素质,能促使人不断地追求新知。思维素质首先表现为勤于思考,其次表现为善于思考,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多向思维,才能在思维中有所收获。

3、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实用型人才。实习教学环节的实施,让同学们亲自实践了施工的全过程,从而对施工的工作计划、日常管理、问题处理等有了全面了解,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5]。

参考文献:

[1]葛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邓桃;涉农专业中职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 [D];湖北工业大;;2011年

[3]王艳;中等职业技术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 [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朱庆海;唐明生;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 [C];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年

[5]兰新林;创新模式 突出技能 推动中等农职业教育发展 [C] ;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 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年

[6]李玉学;浅谈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J];浅谈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2014年20期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
党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