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大港书画市场现状分析

2015-05-30 05:15田继业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市场书画文化

田继业

摘 要:在大港地区就是以窦庄子为典型的农民画及代表人物的出现,虽然是后来和新生但却是一股不可忽略的文化力量。作为“现象”也好“表现”也罢,如果是站在“文化”的高度去赏析,这种力量没有太过“正统”、“学术”的文化含量,但一大部分人员的追随使其跻身于“文化”的队伍,最终也成其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入进来该地区的文化活动中。

关键词:书画;文化;市场;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背景

大港地区是以原住民(农民及部分渔民)和工业化移民两大部分汇合成的文化呈现。在地方政府未成立之初,工业移民文化占主导地位。是以整体时代背景的为背景的,是由于发现了油,这个关键因素。

工业移民文化先期主导。后期地方政府成立,原住民文化得以彰显且有所作为,形成了二分天下的呈现。先期的工业移民文化加之企业办政府、企业包政府的事实。人员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又由于流动和沉积的因素,形成了多种文化交织、多种文化趋向、多种文化呈现。但这些皆以需要为前提,如工会组织、宣传部门、职工业余活动的强势占领,带有较为浓厚的“工业化”特点。宣传部门以行政、党务需要及人员配置也不多加赘述。上两部分带有浓重的“官派”文化的味道,是当时情况下的“正统文化”,既然是官派就是“指令”和“执行”一切本着企业的核心价值出发。这为今后此地区的文化走向产生浓厚的影响,以至到今天仍然有所显现并持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甚至在今天文化大发展的形式下,仍或多或少的带有“企业味儿”。这个“企业味儿”是构成 地区文化的一股不可小窥的力量,为日后的文化汇合买下伏笔。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文化建设的多元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这股“企业味儿”以显刻板、以显带有“浅文化”和“为大多数人”着眼的特征。虽然有过企业内的大成果和工业化当强部分背景下的阶段性的成绩,但总体看文化水平没有更高的学术性,对文化整体贡献性的东西出现因此“企业味儿”和“为职工服务”的味道,显然很明显。然而政府建立后文化有了很大的趋向改观。

政府的建立必然使文化走向和文化特质产生变化,当然也使“企业味儿”的工业化文化有了变化,它带来了当地土著原住民文化的渗入,且有渐变性改观。那就是当地农民文化的渗入,且在“ 文化原生态 ”的思潮中力量更加强大。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中,也在协调中发展、壮大。在大港地区就是以窦庄子为典型的农民画及代表人物的出现,虽然是后来和新生但却是一股不可忽略的文化力量。作为“现象”也好“表现”也罢,如果是站在“文化”的高度去赏析,这种力量没有太过“正统”、“学术”的文化含量,但一大部分人员的追随使其跻身于“文化”的队伍,最终也成其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入进来该地区的文化活动中。

正是由于“企业味”和“本土味”的两股力量的冲撞和融合导致了今天该地区特有的文化气息。加之政府自身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员也越发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一大批专业化人员的进入“统领、导引”的色彩日益加重,更是该地区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事件的发生(维护该地区治安安定等的需要)使得政府工作人员朝向健康文化活动方面发展的需求,进行“统领、导引”使得整体文化走向有了“统领”和“各自发展”的色彩。个人发展空间的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专业化程度日深,也最终导致有了“学术味”和“主流味”。这样该地区的文化最终呈现具有“学术”流向的“企业味”、“本土味”的“三味合一”。

二、书画市场和队伍

先期背景:在文化大发展总体形势下地方文化及产品作为不可或缺的需求,特别是经济发展中文化为灵魂的理念,认知越发显现的时候“市场”这一唯一也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了的话题被摆在了各级和企业工作内容的办公桌上。于是、集体、个人纷纷踊跃加入文化这个大潮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懂也罢”、“不懂也罢”、“有文化”也罢“没文化”也罢,总是就这样纷纷投入了下去,于是市场和人员就纷杂了起来,原有的“企业味” “本土味”“正统(引导)味”或归一了一味或更加多味,总之是纷杂了起来。

在此背景下行家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其中呈现各路神仙各显其能之势。开门店 、搞沙龙、建立小团体、小队伍、走穴、经营等等不一而是。就投入的热情看无可厚非,但作品良莠不齐,甚至泥沙俱下,只要是所谓市场要的都可以出品,没有好坏,没有高下也就更谈不上优劣。到后来非但是文化产品没有文化含量,甚至是文化垃圾都一股脑的出来了。何止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简直就是没有萝卜,何谈洗泥。这时期该地区也会同其它地区大致上一样,属正常的摸索期和无方向期,乱象就是自然而然了。当然就文化种类而言,也各自呈现各自的特点。原有的“企业味”和人员经历了企业转型而流入市场,另一部分依然保留在企业继续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中心,保持着原有的“企业味”。但保留的部分大方向有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有的带着“官派”色彩的文化人或工作者,比以纯文化的面貌出现,而是为构筑企业文化服务。这里面要说的是:原有的大概念的文化逐步向着带有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小文化(即企业文化)过度了。这部分人员慢慢淡出整个地区的相对大的文化氛围,潜下心来研究企业的各自特点,为企业提纯着“差异化”的文化特征去了。

而另一部分“本土味”的组成人员由于其时间充裕或工作特性,除完成自己的业务训练外,有一大部分时间跑联络、搞宣传,竟也在社会上有了些知名度,特别是其作品的“本土味”与今天社会上滋生出来的一些口味也有某些方面的吻合。因此“本土味”也会增大了其它文化的比重。有个别的带有“本土味”的文化工作人员,由于有了些契机,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了些名气。虽然这些人员没有“主流”文化和“正统”文化的影子与名分甚至连文化符号都没弄明白,但作为一个地区总人口战友的部分,其品类也不可忽视,这反倒更加增强了其自身特点的色彩。从而符合该地区文化多元的特征。

下面就几种单一文化种类进行叙述

书法:

书法文字作为一种表达符号表情达意且为记载工具将字学会写好,且形成共识性规律即是书法,它的出现贯穿了中国纪年后几千年的文化,文明史物间断,于今世界上能够流传的文字而无间断者绝无仅有。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史的瑰宝。

我区书法队伍相比较人员众多,但与其它书法大区比较显落后些,可队伍中的人员热情丝毫不差、现能够统计的人数约百人以上。单一书体能者60%以上,四体皆备者20%,余下的20%左右。而创作型书法家仅占2%--3%。少数人书体渐成面貌而独具自我心得,较之其它地区也毫不逊色。当然,单个人员其成长历程与区间发展背景有着丝缕的联系。这其中企业板块一批人,本土版块一批人,还有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学校等皆有能为者。无论是国民文化背景的存在还是行政执行的需要,也都各自努力实践着,训练着。

本辖区全国书协会员,市书协会员也有很大比重。全国全市书法比赛中也频频获奖。区内的群展、个展接连举办。带动了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和企业家投入此道,也以墙上和私下收藏作品为傲。但收藏队伍呈现的状况是:不具备专业的收藏知识和鉴赏能力,不在高水平书法作品上下功夫,花大价钱,功能性收藏和功能性考虑较多。由于没有专业知识,道听途说和市场商家的唯利是图的推销,是此时收藏状况的普遍。你有我有的心理,谁谁的作品卖了高价等的谬传导致了收藏的混乱,这不奇怪。在当今的形式下实属必然,随着作品水平额提高,收藏者品味的好转,这种情况也会好转起来,但毕竟还是一个过程。可喜的是有一部分收藏者现在滋生了为后代留些东西的念头和想法。说明收藏队伍会愈趋健康,合理起来。

作者中不乏有塌下心来读上几本书的人,从中找些经验和手法。向学术方向发展,导致了区内几个稍有思想的人开始审慎自己的创作作品了。

互相交流藏品互相鉴赏研究形成了作品间的流动,商业活动的礼尚往来,又使作品形成礼品,使收藏活动庸俗化甚至商品化。钱多、钱少、值多少钱也就成为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现象,但这些皆在正常的范围内。毕竟还是成长期,不可求全责备。一方面是作者本人需提高作品水平和学术性。一方面市场的自我荡涤完善,其走向是作品要求学术性已成整体认知,收藏者愈发重视作品的文化含量。

可工作才刚刚开始,刚刚步入正轨,而乱象还有惯性,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毕竞是个艰难的过程。

中国画:

中国画做为一个大文化的文化种类、一种文化载体.有着几千年的绵延历史.它彰显着文化的程度,它是一个集中反映当时文化特征的集成手段.它即是受训练的结果.又是文化符号.还是灵魂语言的诉说、一笔一墨都刻录着本时代及本创作人的文化教养.是文化人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成度、知识水平的表达。做为一门高深且传承至久的学科。历代皆有各品佳作问世、当将历代作品进行串联.就在一个方面串联起中国历史和文化史.做为一个有着如此强大的汇录和表达手段的学术学体.历代不乏高人圣手.曾有资深人士形容中国画是“鸦法”是“黑洞”.“鸦法”说是说其依赖性.即精神的统执,欲罢不能的效力磁力.“黑洞”说是说其学科的高深及魅力.即然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就难怪历代人人趋之若骛了.

中国画现属辖区从事中国画工作的人员.不完全统计均有100多人.其中企业块有50-60人,本土文化工作的有40多人、带有政府色彩专职的(学校教师、文化馆、少年宫等文化宣传口、或曾受过正式教育和训练的)有30几人。受过正规学院教育的人数占总比率的30%-40%。科班训练的占20%、自主丶自发为教育背景的占2%、3%。由于工作原因进行业务进修的、原先就有爱好的占30%几。

带有政府土作人员色彩和教育规构内的人员,他们所呈现出的整体相对要好些、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学术史及美学的教育背景。中国画实践上也按部就班的过来·其工作人员除日常的行政丶还有时间进行创作实践和探讨 ,至于对教学工作的人员夹说·他们一日一课的教学中所见、所想、所用、天天紧密接触,也是日日浸染、日日所为,所呈现的整体面貌状态的成熟、熟练的画。这其中一些人的作品参加过各种展览和进行著录与国家级别的画家也是有接触,至少知道该如向去创作中国画,这一批人构成了该地区中国画创作的中间力量。

收藏者挤入文化环境带来了三个较为显著的效应:一、是缓解政府对文化个体投入不足的窘境;二、是提高了文化产品出品人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作品人的创作高点。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画的创作队伍迅速壮大,作品水平迅速抬升,活动相当频繁。一些本该是政府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有时不得不有外界和市场的刺激也经常临时安排,大型的,有影响力的交流活动也多了起来,人员的互访互学,作品的出出入入区间交流展览也纳入政府工作内容之中。一时间该地区的中国画创作和市场活跃度在天津地区成为响点和亮点,中国画的创作和市场保有量在区局横向行政单位中也排名前几位。活跃是政府介入后的最大特点。

(三)农民画

作为一个地区的画中出现,带有较为强烈的民族性和本土性。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其功能与其它艺术形式大致相同也是情感生活的流露。农民画简单讲就是农民画的画儿。它自发生的那天起就反映着农民的意志和意识。它是自主自发的,建国前它与民俗画的流派密不可分,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其将近几十年的存在,又有专业人士甲乙理论化的整理、挖掘最终作为一个画种保留下来,其内容多是反映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场景和期盼和美好的夙愿,其主流思想是健康向上的。

目前农民画在市场上多有销售,作为企业和团体也将其作为礼品进行交流。隔壁的富裕起来的农民也收藏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农民画作为一个地区的画种出现及创作人的名声愈发显赫,并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

综上所述:

1、本地区的书画种类比较齐全,具备且有地方的特色,个别种类水平如:书法、中国画的水平本地比较水平较高,农民画一枝独秀。

2、市场也是由混乱期到相对认知期走过了一段过程,现阶段当务是整合、提高、去腐存优。但已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健康方向发展。

3、收藏队伍也是由迷茫走向逐步清晰,期间产生了良好的认识苗头,但仍良莠不齐,急需专业认识普及、指导。

总体看,该区文化现象走过了一条由混乱向治理的道路,当今趋于健康发展,以至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市场书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小小书画廓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