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在满足全民阅读服务的思考

2015-05-30 12:17高映梅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

高映梅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图书馆数字化网络的建设也日新月异,公共图书馆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从提高馆员素质、增强图书馆休闲娱乐功能、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等入手,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

关键词: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图书馆数字化网络的建设也日新月异,公共图书馆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读者信息服务工作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税收支持且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有其特定对象,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的图书也是非专业的,包括期刊杂志、通俗读物、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等。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做好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工作的关键。。

一、信息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一)读者信息需求综合化、专业化。传统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以文献资源为主,但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局域网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交流,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专业化的特点。图书馆必须重视读者信息需求动向,掌握最新科技动态,为读者提供综合、高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功能,尽量满足读者需求。

(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与用户直接接触,通过电话、传真、邮递等方式接受用户的服务请求。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给图书馆提供了一系列崭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用户逐步习惯通过网络向图书馆提出信息需求,图书馆通过网络检索,在网上以Email等方式传递给用户。

(三)信息需求多样化程度不断加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资源由传统的馆藏扩展到整个网络的信息空间,同时也转变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应树立现代信息意识,从传统的文献收集、整理、组织、传播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以保障社会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四)新媒体对阅读习惯的影响。在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阅读习惯和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多人开始了从旧式传统阅读方式改向信息条件的网络上阅读方式。借助信息时代条件,读书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多的空间,集成多媒体技术的阅读,给读者带来无限的乐趣,丰富了读者生活。综上,我们有必要更多的充分利用我们公共图书馆的已经拥有的资源,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从中找出一条能够有些拓展全民阅读的对策,这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忽视的研究课题。

二、信息化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策略

(一)提高图书馆员对公共图书馆文化的认识。公共图书馆其所在的位置,起到的作用,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未来发展,宏观的战略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各位馆员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一方面,坚持图书馆的文化本位。从图书馆的发展方面,坚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文化公平,促进读者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从业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认真维系自身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维系文化的传承。

(二)增强公共图书馆的休闲娱乐功能。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定期开展各种休闲活动,去吸引各类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探究、学习和提升,诱导潜在的广大读者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当前,新型公共图书馆已经在建筑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功能布局上,不仅有图书馆基本设施,还增加了咖啡厅、文化用品和快餐店等生活服务设施,同时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推介会,这些变化更好的进行阅读的推广,激发过敏的阅读兴趣。

(三)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普及阅读是推广阅读的重要核心,我们有必要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宽,推广到更多需要的地方。例如,图书流动站的建设,打破传统馆内服务,送服务到四方。图书馆要努力打造社会阅读的良好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体系,尽最大能力满足阅读型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开展多级多点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网的建设。协助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和重建家庭藏书,形成人人家中有书读,人人家中有好书的局面。对于偏远的山区、农村,图书馆建设比较落后的情况,我们图书馆正在进一步加大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速度,使经济不发达和边远地区也能获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四)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信息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种阅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资源更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我们需要建设我国信息化图书馆,完善网络覆盖,更好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合理推进新业态的图书馆建设。另一方面, 建立总分级图书馆制度,实现全国图书管理的一盘棋。这些都是创新服务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提高馆员素质。公共图书馆应该满足不同层级读者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历层次的读者提供其所要的服务。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给不同读者不同的馆藏资源,更加的吸引读者。在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帮助不同层次读者更加快速有效的定位到其需要的知识。

(六)提供多元化的信息阅读服务平台。考虑到当前信息条件下,网络和电子阅读设备的快速普及,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更要改掉传统阅读的缺点,主动满足读者需求的变化,加大力度进行推广新型阅读。建设电子计算机、手持设备和多媒体等一系列阅读方式,给读者全方位地阅读体验。公共图书馆更是可以在网络上开展活动,例如征文比赛、知识竞答、网络论坛和网上读友交流等活动,引领读者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阅读提升,使电子阅读能够成为更加健康的阅读方式。

在科学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化的基地,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通过观念的改变、服务模式的创新、提高馆员素质、增强图书馆休闲娱乐功能、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等工作来发扬公共图书馆精神,使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能够越做越好,使公共图书馆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丹,钟楚铃.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3).

[2]金燕.浅谈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今日科苑,2010,(2).

[3]杨姝.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4):204-205.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数字化制胜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