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015-05-30 19:07孟丽平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孟丽平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市场的多变性使得会计人员在一定范围内不得不采取会计估算的方法确定会计期间的收益和损失。为了减少会计估计的随意性,降低财会报告的风险,重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成为必然。本文着重于企业在会计处理时针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应用,以及应用中的不足与完善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应用;不足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念及其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是资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在国外有两种情形;一是有限应用,如美国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方法大致为广泛采用成本与市场价孰低法、谨慎估计或有损失、不设秘密准备。二是较广泛应用,如德国、日本等,允许计提各种形式的准备。在我国,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当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是什么呢?首先,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为精确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就必须按照规定标准来估算。其次,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式,面对的风险也日益加剧,只有谨慎才能抵御风险,更具竞争力;再次,依据谨慎性原则来处理会计工作,确认会计信息,可以防止利润和权益的夸大,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出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形式的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

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主要应用

(一)坏账准备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在商业信用的情况下企业的产品售后往往不能立即收到现金,而通常采用赊销方法,由于市场的变化,购货方存在着破产倒闭或其他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将意味着货款可能无法收回,其直接后果将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货款发生上述情况,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允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以抵消可能对企业发生的破坏作用。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估算方法,根据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以将来可实现的价值为准,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估计入账。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规定只能采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即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应收账款。

备抵法克服了直接冲销法在发生坏账时直接将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利润大起大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弊端。提取坏账准备使企业逐步消化坏账损失,保证了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了企业虚列资产,能够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符合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

(二)存货跌价准备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的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进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级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具体方法有:当企业的产品发生滞销时,为了抵偿存货报废发生损失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或者防止商品因大批削价而影响经营利润,企业可以提取削价准备。按财务制度规定,提取削价准备的企业,每月应按库存商品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削价准备,年末再按为销售而储备的库存商品余额的3‰--5‰进行清算。计提时,增加商品当期销售成本,企业发生削价损失时,冲减削价准备。

(三)加速折旧

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又一典型应用。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现价值补偿。总的来说,我国不少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发展生产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其中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许多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早期的营业收入大,为做到收入与成本恰当配比,就应让这些资产具有最大经济效用的早期多计提折旧;二是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应在短期内收回;三是加速折旧因减轻了前几年的所得税负担,等同是国家为企业提供变相的无息贷款,有利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四是由于维修费会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和维修费用的综合要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因此,允许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中选定一种方法进行加速折旧,是完全必要的,既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谨慎性原则的不足

(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加之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很难认定。实际操作主观性很强,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影响,会计信息很难验证。

(二)计提被滥用,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而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停止上市,上市公司就可能少提减值准备虚增利润,而有些上市公司股东为了逃避债务而多提减值准备。同时可能会产生前期谨慎后期不谨慎,或前期不谨慎后期谨慎自相矛盾的情况。

(三)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有别于会计制度的规定,当计提减值准备时,还需补交所得税,增加企业现金流出,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并且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存在相冲突的方面。

(四)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有的资产按市价计价,缺乏一致性,当市价高于成本时资产负债表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可能会歪曲企业的年度收益状况,在短期内延缓国家税收,而且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者不能做出最优决策。并且在不同企业实际运用不均衡,只在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而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非上市国有企业未明确规定。

谨慎性原则屡遭诟病,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在实务操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以及如今演化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的工具。

四、谨慎性原则应用改进策略

(一)扩大谨慎性原则运用范围与适度运用相结合 在上市公司进行谨慎性原则的实施试点,将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推进各种企业在同一市场展开公平的竞争,提高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分析的可比性,使得会计信息真正成为决策的有效信息。一个有效的方案就是找出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谨慎原则的优点,把它的不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当然,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之间影响到“适度”的程度,因此对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和缺陷会计人员必须准确理解掌握。

(二)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 会计核算使用适度谨慎性的时候,可以适当约束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前提和条件,使会计人员核算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受到限制。例如,美国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对存货应用做了如下规定:“①预期销售价格将下降;②制成和销售存货的成本将增加”,除此还规定,只能在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应用存货的市价,资产折旧的提取额必须在原始成本以下。因为受到这些约束条款的限制,谨慎性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使用依据职能主要依据客观前提,使得操作中的随意性大大减少了。这样使得谨慎性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上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的预防和控制。

(三)合理确定各项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 真实性居12条会计原则的首位,因此必须在维护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贯彻、运行谨慎性原则。要根据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来解决谨慎性原则和责权发生制、配比原则之间的冲突,当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为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反映要先考虑前者。除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和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

(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政策范围做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以会计政策的范围为依据,在缺乏明确的规章的情况下根据经验作出判断。现在,要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判断能力上还有很大不足。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提高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第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加强培养;第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会计专业知识做到系统的掌握;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其专业知识不断进行更新。

(五)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像上文所说,实际操作中谨慎性原则容易产生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所以为防止谨慎性原则的滥用和曲解,一定要严格审计监督,防止人为因素是他与其他原则的冲突加剧。同时企业内在约束机制也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提高,规范其行为,更加合理地运用谨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刘爱华.关于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思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马军卫.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探讨.山西建筑 2007

[3]刘决兴.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分析 2007

猜你喜欢
谨慎性原则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探析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谨慎性原则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谨慎性原则的会计运用状况研究
浅析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存在的作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