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化进社区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5-05-30 05:29康想珍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社区

康想珍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社区群众文化在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关系到社区群众的生活,也关系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积极地解决社区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大力建设和发展社区的群众文化,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关系到社区群众的生活,也关系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向纵深发展,群众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模式在这种氛围中也应运而生,并且由点到面,迅速向乡镇辐射。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于表面,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建设的实质

很多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月等活动,但并未能吸引多少居民的参与,最终活动沦为举办者的自娱自乐,这样不但起不到文化建设的作用,反而浪费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举例来说,有些社区图书馆空无一人,调查发现,居民普遍抱怨图书馆的书太过陈旧而且不符合其阅读需求,由此可见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不够重视。

(二)投资力度不足,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是社区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社区文化建设只会是纸上谈兵。但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严重不足,导致社区的基础实施严重落后,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社区主要按照地域划分,而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居民文化层次各不相同,居民个人修养良莠不齐,文化爱好大有差异,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居民的不同需求,这严重打击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需要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一)加大投资力度

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与此同时,要拓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区文化建设投资领域。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应主动与图书馆联系协商,在社区建立流动图书馆,在社区开辟“科普文化长廊”,组织专门人员建立社区学习指导队伍, 使尽可能多的群众享受到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开辟健身文化阵地,依托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建立室内室外健身中心, 逐渐建立起规范成熟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阵地,逐步成立和规范相关群众社团。

(三)以人为本,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积极作用, 从群众的需求入手,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把社区内各个层次的人员凝聚起来,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保护与鼓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 , 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四)培养骨干, 改变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的局面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建立一支稳定而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 是加快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有关部门应创造各种机会对群众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及时发现并培育热爱群众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三、群众文化进社区的作用

(一)社区群众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推进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作为大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形态,已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社区文化的建设影响着一个城区、一个城市的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它是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实践的一种新形式,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进器。

(二)社会教化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播过程, 就是对社会实施教化的过程,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 群众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品位不断得到提升, 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增强, 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良好的推进作用。通过开展群众文化事业, 人们的情感得到了交流, 分享快乐的同时, 又陶冶了情操,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 促进了群众整体素质的提升, 激发了大家热爱祖国、 建设家园的热情。

(三)精神调剂作用

紧张的生活节奏,巨大的精神压力,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良情绪,而群众文化活动,无疑是不良情绪最好的宣泄渠道。据调查, 在群众文化开展比较好的社区,家庭纠纷、邻里纠纷都大大低于群众文化发展滞后地区。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陶冶了性情, 振奋了精神,使人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增强广大群众民族认同感

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民间传统文艺的方方面面,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播和发展,通过群众文化,这些民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善, 并不断地融入了现代意识。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而在这种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了,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得到了加强。

参考文献:

[1]宋威.群众文化要坚持群众化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1)

[2]朱萍,孙连红.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向[J]. 理论观察. 2007(06)

[3]吴莉莉.城乡群众文化之我见[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8(04)

[4]加强企业文体工作 提升群众文化体育品位[J]. 经济问题. 2008(12)

[5]梁吉玲.贫困山区如何活跃群众文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S2)

[6]黄瑛,周飞然.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几点思考[J]. 理论导报. 2008(06)

[7]麻文连.对群众文化的思考[J]. 学理论. 2008(09)

[8]孔令军.谈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 大众文艺. 2010(01)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