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5-05-30 05:29张小凤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社区

张小凤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全面展开,群众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群众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大局的需要,积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促进谐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作为大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形态,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它的繁荣发展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部《关于大力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通知》指出, 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 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大局的需要。

一、当前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城乡文化事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群众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市和农村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越来越注重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公园、体育场、文化广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人口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却一直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或者发展缓慢。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有些落后地区有时还会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甚至是低俗的色情表演。而从整体上来看,东部和西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

(二)投资力度不足,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我国的群众文化设施大多数由政府出资修建,对政府依赖性较大。由于投入力度不足,文化设施不完善,难以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群众文化建设只会成为纸上谈兵。

(三)流于形式,群众参与度不高

政府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基层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 规定主题, 硬性摊派,过于注重教育、灌输,而忽略群众的需求。为了追求规模大, 规格高, 人数多,常常导致活动的运作出现雷声大, 雨点小, 有始无终的局面。群众经常扮演接受者、旁观者, 却很少成为参与者, “台上”热闹,“台下”冷淡的局面屡见不鲜。有些文化活动甚至成为某些部门应付上级、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二、需要采取的措施

群众文化的建设关系到群众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能发挥出群众文化的更大力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进、逐步实现文化生活城乡一体化。通过创建棋牌室、农家书屋、电影播放室、戏曲音乐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设施,充分利用文化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乒乓球赛、篮球赛,并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如报告会、演讲比赛、 露天舞会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二)培养骨干, 改变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的局面

建设群众文化,不能仅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或一系列行政命令,还应当建立在群众自发、自愿的基础上。但凡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比较红火的地方,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文化带头人起着关键作用。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建立一支稳定而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 是加快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提高群众性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更好地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三)与时俱进,进行商业化运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让社会主义经济充满了活力,同样,市场经济也可以让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充满活力。为了让群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得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市场,与企业联姻,与商家联合,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推动力。在这方面,曾经红极一时的《同一首歌》和张艺谋导演的《印象·西湖》、《印象·刘三姐》等等都是比较成功的范例。

(四)以人为本,提高群众参与度

群众文化工作与其他文化工作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群众性、普遍性和参与性。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要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好“两个结合”: 一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二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应把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动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的群众会有不同的精神需要,所以,群众文化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威.群众文化要坚持群众化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1)

[2]朱萍,孙连红.城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向[J]. 理论观察. 2007(06)

[3]吴莉莉.城乡群众文化之我见[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8(04)

[4]加强企业文体工作 提升群众文化体育品位[J]. 经济问题. 2008(12)

[5]梁吉玲.贫困山区如何活跃群众文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S2)

[6]徐海燕.积极发展群众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4)

[7]翟家娥.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创新的意义与思路[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6)

[8]黄瑛,周飞然.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几点思考[J]. 理论导报. 2008(06)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