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80后”

2015-05-30 10:48张瑞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书坛作品展书法家

谷国伟,字德安,号悠斋,河南宜阳人。曾任《青少年书法》杂志编辑,现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大众美术编辑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中原金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7年荣膺第二届“河南省十大青年文化新人”称号。作品荣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提名、河南省第九届“五四文艺奖”金奖、河南省机关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河南省直文明单位“央行杯”书画展二等奖、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扇子书画艺术大展三等奖、《书法》杂志2008年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提名。入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第八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国际简帛书法展、渊源与流变——“简帛书法”研究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特邀)、首届皖北煤电杯书法篆刻大奖赛。

2008年12月,在郑州参加“拳拳五人”书法联展。文章、作品散见于各专业报刊,出版有《谷国伟隶书册》、《谷国伟2011》、《谷国伟书欧阳修<醉翁亭记>》。主持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写字》(任执行主编)百余种,2013年主持编写《中小学生写字步步高丛书》(主编)、《九年义务教育 书法练习指导》教材(任副主编)。主编有《古今喜庆贺联精选》(2012年,金盾出版社)、《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2013年,金盾出版社),编著(合编)有《新出土墓志精粹》(201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

书坛“80后”,谷国伟是其中之一。

与谷国伟见面的时候不多,然,见面时所谈书法时多,固有某种不易言说的沟通和愉悦。

谷国伟是当代书法创作的新生力量,如此说,自然是指其年轻,再有就是其对书法艺术的执著。从进化论角度来说,太世故的人有种种可能会获取现实的最大利益,但,这样一种人不会在艺术领域有所作为。艺术需要真诚,需要献身,需要对现实某种惯常价值观的扬弃。这样的状态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有意思的是,肯于这样做的,年轻人居多。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年轻人有理想,有理想的人才敢于藐视黑暗,向往光明。在艺术上,年轻人“哗众取宠”,常常取得“革命性”的成就。

谷国伟的“哗众取宠”和“革命性”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第一,谷国伟依据自己的生命体验,拓展书法艺术的审美途径,努力建立多元化的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格局。作为“80后”书法家,谷国伟自然有其优势。思想解放和新的书法资源的发现,决定了书法欣赏标准的立体和扩大,此前的“党同伐异”没有立锥之地。基于这种背景,谷国伟在汗牛充栋的书法史料面前,进行了大胆的抉择。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秦简,以及以秦简为代表的民间书法。他在这个难以把握,或难以进入的艺术资源中,细致分析,艰难选择,汲取自己需要的艺术养分,以及与自己的审美心理相颉颃的历史表现。第二,谷国伟选中了一个目标,便毅然绝然地奔向这个目标,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民间书法的生命趣味无可厚非,但,民间书法的率真、质朴和艺术语汇的不确定性,又给民间书法的热爱者带来了难题——如何判断,如何确定,又如何建立自己的信心?秦简也好,楚简、汉简也罢,其勃勃生机可以鼓足人类的力量。但,有时也会把我们引入歧途。谷国伟清醒地认识到民间书法的“危险性”,他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巧妙进入秦简的文化空间,筚路蓝缕,建立了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自己的艺术标准。第三,谷国伟的成功探索,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书法新资源的开发,是书法创新的宽阔途径。谷国伟的“简书书法”,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以往的简书创作,放纵有余,内涵不足,浅陋的结体,草率的线条,难以建立宏阔、凝重的价值标准,也不可能形成普遍的审美共识。令我们欣然的是,谷国伟突破了这个“瓶颈”,他以前所未有的探索和系统的书法史知识,以及没有历史负担的创作心态,崭新的艺术感觉,实现了当代书法创作的一种突破。

当代书法欣赏常常调入“先入为主”的怪圈,比如,书法家的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决定了一幅书法作品的评判标准。 如此的“传统”显然不是现代社会的作为,因此,我乐观新一代书法家以他们力争上游的精神和他们身处的迥异于我们的文化环境,更多地改变当代书法创作低俗、狭隘的取境,开拓一条光明的艺术之路。

作者简介:

张瑞田,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书坛作品展书法家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家·谢 锐
作品展
小小书法家
小主编作品展
书法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