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了,还要不要喝配方奶?

2015-05-30 10:48云无心
健康之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酪蛋白乳清母乳

云无心

宝宝需要配方奶?网上一篇《配方奶粉,宝宝应该喝到几岁?》的文章宣称,“宝宝配方奶粉至少要喝到3岁,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喝到7岁”。然后给出了几条理由:一是牛奶中的矿物质比如磷、铁的含量过高,这会加重婴幼儿肾脏的负担;二是只吃饭还会造成宝宝微量元素的不足,使孩子缺铁、缺钙,从而导致贫血或是佝偻病;三是不添加配方奶粉,就会造成孩子体内优质蛋白质缺乏;四是鲜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80%是酪蛋白,不但难消化还容易引起婴幼儿溢乳、便秘,而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是乳清蛋白,就不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看似科学的“假说”这些理由看起来很“科学”,但是,没有一条靠谱。首先,婴儿时期(周岁之前)孩子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奶,所以要求奶的营养组成接近身体需求,除了母乳之外,就只有人工调配的配方奶了。周岁以后,孩子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其他食物,奶只是食谱中的一部分。某种营养成分是否缺乏、是否过多,不取决于某一种具体的食物,而是由吃的所有食物决定的。所以,根据奶中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来说它会导致该营养成分的缺乏或者过量,完全是偷换概念。

其次,不添加配方奶粉就会造成优质蛋白缺乏,这完全是睁眼说瞎话。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纯牛奶要低,反倒是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更高,这对于婴儿是必要的,但对于吃多种食物的幼儿则不是。关于酪蛋白,在牛奶中的确是占大约80%。但酪蛋白只是消化速度慢,并不是难以消化。就营养角度来说酪蛋白也是优质蛋白,而消化速度慢并不一定是坏事,尤其是现在儿童肥胖更值得关注,消化速度慢意味着饿得慢,还有助于少吃一些。所谓“引起溢乳、便秘”,就更是莫须有的罪名。而乳清蛋白的说法也基本上是一厢情愿。我国的婴儿配方奶规定了乳清蛋白不得低于60%,但国外并没有这一要求,而我国的幼儿配方奶粉(即针对周岁以上孩子的二段、三段或者更高段奶粉)也没有这一要求。

家长应该怎么做?配方奶的设计是通过调整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并添加必要的微量营养成分,使之模拟母乳从而能够单独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对以奶为唯一或者主要营养来源的婴儿,当然是必要的。但周岁之后,孩子需要从各种常规饮食中摄取营养,配方奶的设计基础就不再存在了。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多样化的饮食,而不是纠结于奶或者其他某种特定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完全用不着配方奶;如果孩子被惯出了偏食挑食的毛病,那么配方奶粉会帮助弥补,但从长远来看依然无法避免营养不均衡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与国际权威机构的推荐是:周岁之前,尽量以母乳为主,实在难以实现的用配方奶;六个月之后逐渐添加辅食,但母乳或者配方奶仍然是主要营养来源;周岁之后,营养主要来源于常规饮食,奶只是作为全面食谱的一部分,一到两岁之间喝全脂牛奶(并不强调是“巴氏鲜奶”,常温奶也可以);两岁之后,可以转向半脂、低脂或者无脂牛奶。当然,这都只是说明“配方奶粉至少要喝到3岁”是一种恐吓式的营销谣言,并不是说配方奶就不能喝。它本身也是食品,只不过性价比低而已。对于“有钱、任性”的人来说,哪怕是吃到成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猜你喜欢
酪蛋白乳清母乳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酪蛋白磷酸肽-钙络合物对酸乳贮藏特性的影响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透析乳清对鸡生长和小肠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酪蛋白胶束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乳清低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乳清生物技术处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