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托班的阅读文化建设

2015-05-30 17:21邹屹
南北桥 2015年8期
关键词:托班快乐阅读

邹屹

【摘    要】2到3岁的孩子正是初探世界的关键时期,是语言能力培养和形成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佳时期,所以托班的阅读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此阶段的教育水平。幼儿园托班的阅读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帮助孩子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关键词】托班  阅读  环境  快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43

2-3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此阶段的教育水平。要求幼教工作者,在做好孩子朋友的同时,又要注意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孩子,尤其托班的教育,更得讲求方法,不能蛮干。相关研究表明,2到3岁的孩子正是初探世界的关键时期,是语言能力培养和形成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佳时期,所以托班的阅读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刘焱表示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获得幸福的童年。[1]我认为托班的阅读文化建设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是一方面要完成教育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到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要加强幼儿园托班的阅读文化建设,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这时期的孩子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第一,这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能够学习走路,学习辨认人和物,学习进食,更学会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与他人进行交流。第二,在知识学习方面,1-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是处于无条件接受期,这时期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托班的学习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即所谓的无条件地从外界学习模仿的早期过程。阅读便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第三,在人格方面,此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会逐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各种情绪特点,如愤怒、焦虑、欢喜、恐惧等等。同时,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艾里克森指出,在2岁~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探索环境活动增多,并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2]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指导。第四,此期间孩子人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Janis等人指出,依恋行为发展有以下意义:首先是满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其次是感情表达、接受、沟通,最后是刺激心理的发展。依恋行为中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有人说托班老师就是孩子“白天的妈妈”,在这个意义上老师也算是孩子的“抚养者”,因此,如果在此阶段中老师可以与孩子形成这种依恋关系就有助于老师对孩子进行早教。

本文将根据2到3岁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托班阅读文化的建设。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由上文对孩子的心理分析可知,幼儿园托班这个阶段就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了。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文化环境很有必要。

首先,整体阅读氛围和各间教室特色阅读环境相得益彰。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也是幼儿课程的一部分,幼儿园整体上要营造一个有助于孩子讲话的氛围。不管是园门,还是园内,从一楼到楼顶,整体上要形成协调的全面的阅读文化建设氛围。比如,可以在每个楼层设置一个小故事,有文字,有拼音、有图画,也可以在一楼设置故事,二楼设置风景画及其描写,三楼设置动物园及动物名称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这些故事、风景等的选择要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这种爱国主义的意识,比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就很好。

各间教室是孩子长时间待的地方,一定要有具有针对性。各间教室里的墙壁是阅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领地,要建设“会说话的墙壁”。我建议每个教室都要有主题,比如朋友家、游乐场、超市、医院、植物园、动物园等等主题。每个班负责4到5个主题,开设自己的区域,不同班级之间还可以互相拜访,这样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一般,更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阅读的兴趣。

由于在幼儿园托班阶段每个老师带的孩子有限,因此,老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分别设计教室的风格和阅读的内容。阅读环境的设置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让孩子在不经意间进行阅读,从而不断增加词汇量。

其次,投放丰富的材料,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2到3岁这个阶段抽象感知能力尚未发展,但是对具体的物品却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教室内投放丰富的物品,并贴上语言标签。比如“动物园教室”可以摆放老虎、狮子、孔雀、大熊猫等等玩具,并在玩具上貼上动物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特点等标签,这样孩子边玩边学,阅读无处不在。同时,要注意室内的摆放要注意安全。

二、快乐阅读

首先,潜移默化,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托班的幼教工作者被比喻为“白天的妈妈”,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依恋关系极其容易形成。老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养成阅读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睡觉之时讲有意义的故事,在进入主题教室时给孩子讲解,在活动时播放音频故事或者益教音乐等等多种方式。老师要有耐心、爱心。各位老师与孩子相处时间甚至超过孩子的父母,因此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待此期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和蔼可亲。用自己的爱心去教育孩子,言传身教最重要,也最管用。[3]作为一名幼教,我亲身体会到了孩子的纯真,只要你真心对她好,那么老师的付出总会有收获。

其次,亲子活动助力孩子阅读兴趣培养。现代家长工作越来越忙,陪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是最大的欢乐。定期举行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助力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家庭阅读一、二、三工程”就是很好地办法,一是给孩子设计一个家庭小书房,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二是给孩子订阅至少两份适合的儿童阅读刊物;三是家长每天要尽量抽出三十分钟与孩子一起阅读。[4]相信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孩子的阅读量一定会有所长进。

最后,建立井然有序的班级常规。要制定班训、班歌、班花等等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班训:快乐生活、茁壮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有对于班花的解读等等形式。这些都是孩子刚刚接触的东西,就会使他们充满了好奇心。比如对于唱班歌,每个孩子都大声唱,他们不在乎自己唱的好不好,会不会有人笑话我等等这些问题,他们只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只要自己高兴,这就是孩童的纯真。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深深感受到阅读文化建设对孩子的影响,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不同年龄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医学教育网,2004.12.

[2]《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创设呈现幼儿园的文化理念和办园特色》.幼儿学习网,2010.9.

[3]《如何创设小班语言区域,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幼儿学习网,2009.6.

[4]《幼儿园“快乐教学”初探》道客巴巴幼儿小班教育论文,2013.1.

猜你喜欢
托班快乐阅读
南京江宁区开展送安全进“爱心暑托班”活动
办好“暑托班”是一项民心工程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