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2015-05-30 10:48毛彩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文同学语文

毛彩莲

快乐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快乐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我们希望语文学习中的学生拥有这种心境状态并使之得以无限的延长,从而使语文学习由苦事变为乐事,由外部催逼的学习变为富有内驱力的学习,由低效学习变为高效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学生才能在愉快的环境中成为的学习的主人呢?

一、让学生当演员

语文课本中选编的例文,有的具有极强的故事性,趣味性,无论是传统讲述授课法还是现行的高效课堂授课法,都不如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那么直观及影响深刻。所以鼓励学生演课本剧再好不过了。实施过程:提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读熟、读懂课本,使他们大胆想象、联想,编写剧本,课外排练,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出比赛。这就给了学生自学的机会,也使写作、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苦学变为乐学,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我教《鸿门宴》一文时,两个平行班,采用不同方式授课。一种为高效法。即老师事先编写好导学案,首先自学,诵读、识字、解词、归纳文言现象、依据导学案解疑答惑。然后分组学习讨论,集中观点或疑问,再分组展示成果并质疑,最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共用三课时,课后检查背诵及其他,能全文背诵且对答如流的寥寥无几。另一种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表演课文内容,点评剧本及演出情况,最后再让他们质疑,师生共同讨论,集体探讨答案,两课时结束。我轻松自如,大部分同学能背诵全文,对课文理解也较为透彻,尤其是参与编剧,演出的同学表现更为出色。

二、让学生当老师

现行语文课本编排的特点是,每单元三到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后面是自读。单元学习的知识点及要掌握的重、难点,在讲读课中已涉及。但自读课文又不能真正“自读”,可选择语文功底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老师(或自愿)。当然教师可为“老师”提供尽可能的资料,包括多媒体条件,当好课外顾问就行。老师还要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展示、质疑、答惑。让学生面对面,在平等的条件下学习,学生会更轻松愉快,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学生没有了平日对老师的防范与拘束,积极性很高,还提出了许多问题,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亦主动发言。例如学习《陈情表》时,一位神情忧郁的小男生突然哭泣起来,讲课的“老师”走向他,亲切地说:“我能帮点什么吗?”他慢慢停止哭泣。原来是触景生情,想起三年前就得了痴呆症的奶奶。我们聆听了他的诉说,大家纷纷表示周末、假日到他家帮助单亲的妈妈,照顾有病的奶奶。由李密之孝感染到普通百姓之孝的感动,再到幼小爱心的传播,若我上课或许就都省了,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让学生当老师,先锻炼的是胆量,再是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获得知识就不在话下了,最为重要的是心灵被感化。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师生间平等的和谐气氛,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快乐而又所获。

三、用演讲代解答

我上《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时,让学生以“我心中的鲁迅”为题即兴演讲。瞬间,一双双手举起。原想一两个同学发言,然后再集中学习全文,六十名学生,要求演讲的超过半数,没想到他们的积极性如此之高。我临时决定放弃我努力准备的教学案,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机会。演讲中,学生有不少独到见解,也有较为新颖而贴近现实的观点。一位同学说鲁迅如果不弃医从文,他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医生,他的医术亦肯定胜过扁鹊、华佗,他的名气必定大于白求恩了,那么他赚的钱或许多过比尔·盖茨,或者他之寿命亦将延长,贡献当然也就更大。

尽管学生因为经历、年龄、知识结构所限,只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鲁迅先生,但他们大胆、主动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借此发问:“那么,鲁迅先生到底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呢?”同学们很快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民族责任感。这样一下把他们引入课文中。当然我亦被聪明,还有点稚气的他们震撼——经济时代,有钱就有一切的思想已经萌芽,缺少的正是鲁迅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我便顺势进行思想教育,好使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前行,既教了书,又育了人。

有了这次尝试与经验,我试着用类似的方法,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让学生以“我是梁先生”为题阐述、表演。有人甚至租借长袍,稍做化妆,像模像样的扮演起梁先生来,孩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有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演讲辞或传记,他们中大都是中学生有所接触、又有兴趣更多了解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无不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通过这样的切身参与与学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汲取人生经验,充实他们稚嫩的心田。

四、以节日当教材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了不少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写下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活脱脱的教材挖掘出来,充分发挥生活教材的作用,能使孩子们在欢度节日的气氛中,在不知不觉之间既愉悦心情,又很乐意的吸纳书本以外的知识。如清明节,可允许学生就近祭扫烈士陵园,师生联手收集有关此节的诗词及故事,以讲故事、作文、板报等形式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端午节到了,当地人们有带荷包、吃粽子、插柳条的习惯。教师可抓住这些机会,叫学生讲讲自己家人怎么过节,可以展示节日食物及礼物的制作过程,或写成文字。

宁夏是回族的聚居区,回族有“古尔邦节”“开斋节”等特殊节日,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同学详细讲述此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这就使不同民族同学之间增进了解,和睦相处,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更牢固了。

五、引“天时”进课堂

我们是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纯洁、求知欲强的孩子,不是机器。教师如果只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而不顾事实情况进行教学,势必适得其反,若能根据实际状况随机应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早晨第二节课,我和往常一样带着精细心设计好的《小橘灯》教学方案走进教室。天阴沉沉的,乌云仿佛压在楼顶,上课还不到五分钟,室外倾盆大雨便下了起来。同学们没了听课的兴趣,我索性不讲课,马上放他们走出教室,观赏雨景。

我们学校面对的是小城中最有名的栖凤山,放眼眺望,山在雨中朦朦胧胧,真是美不胜收。一会儿,雨渐渐小了,我让他们把刚刚看到的情景用比喻句描写下来。不久,他们用一个个贴切的比喻句把一副优美的雨景图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出来:“大雨扯天扯地倾泻而来,仿佛没有界限的雾纱,雾笼青山烟笼纱之美”;“象断了线的珍珠”;“质地优良的帷幔,把栖凤山乃至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象万马奔腾,有一泻千里之势,我仿佛听到了栖凤山上松柏嬉戏的欢悦,贪婪吮吸雨水的声响……”等到同学们都交流了自己的佳句后,我便说:“如果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遇到不测,或者家里有急救病人怎么办呢?”同学们纷纷想出了不少方法。这时我又进一步诱导:“有位仅有八、九岁光景的小姑娘,她妈妈下大雨那天病的很厉害,小姑娘该怎么做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冰心先生的《小橘灯》一文中寻找答案。我特别强调文中关于小姑娘衣着的描写,知道小姑娘并不比在座各位年纪大,而生活环境又是那样恶劣。我再次提出假设:“就现在,假如我们的亲人病了,家里又没别的人,我们该怎么办?我让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出来。孩子们的办法还真不少:求助邻居、拨打110、叫出租车送医院……而那时的小姑娘就没有这些条件,这时候,课文内容他们领会了,想象力培养了,遇事的应急措施也有了,从小为他人着想的美德在他们的心田里也产生了,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语文学习在本质上应是享受的,情感、精神、心灵的享受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所以,教学所提供的东西应让学生作为一件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一种艰辛的任务要他们负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提高课堂的文化品位,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艺术境界。

★作者单位:宁夏彭阳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