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中西融合”绘画艺术研究

2015-05-30 10:48邹迎双杨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吴冠中绘画

邹迎双 杨国

摘 要:在东方与西方、继承与拓展等诸多纷争与矛盾中,吴冠中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的意境,他从实践到理论探索了中西绘画融合的问题,成功地创造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民族形式,探索了绘画民族化、现代化的真谛。吴冠中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从理论研究都具有被纳入世界艺术史范畴内研究的可能。吴冠中是我们敬仰的艺术大师,是我们民族的傲骨和脊梁,他以一生的探索和实践,以先行者的姿态,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座标,给予当代美术发展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吴冠中;绘画;中西融合;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论文“吴冠中‘中西融合绘画艺术研究”(WM2013--28)]

2010年6月25日,令人敬仰的吴冠中先生离开了我们,作为他的崇拜者,听到这样的噩耗,我深感悲痛,中国艺术界少了一位独立风骨的伟大艺术家。看过先生的文章,读他的画,敬佩与感动早就深植于心底。根于对先生的热爱和崇敬,加之自己专业的原因,开始研究吴冠中先生的绘画艺术,研读先生的绘画理论著述,分析不同时期的绘画创作风格。

吴冠中先生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一位睿智而富有生命激情的艺术家。先生治学严谨,学术视野开阔,在艺术道路上融通古今,博采中西,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家中唯一一位能把自己的审美倾向、创作心路、生命感悟用图像与文字的形式做如此清晰地表达。勇于破除陈规,并赋予绘画、文学表达以学术品格。

一、 吴冠中“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观

吴冠中先生留给世人2000余幅作品,艺术言论150万字,这些成果诠释了他的绘画艺术观:不同艺术风格的绘画根植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性的艺术不可能脱离本民族文化基础而存在。绘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融汇在文化之中。中国传统绘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强调内在的艺术韵味。西方绘画体现出西方文化性质,强调外在的形象与技巧。发展绘画艺术不能照搬或模仿,中国画结合需要与西方的艺术思维互补,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达到本质上的“中西融合”。

吴冠中先生和他这一代知识分子对学术艺术的关注超出了对社会变革的关注。他们自觉地从艺术和学术本身出发思考和解决艺术问题,吴冠中先生说过“当人们掌握了技巧,技巧就让位于思考”。在对绘画本体发展方面的探讨,他与徐悲鸿、林风眠那一代不同。吴冠中先生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追求的不是某种艺术技巧,而是永不停息的思考历程。他在他热爱的题材中建构出形式结构关系,无论是青翠田野还是古巷的黑瓦白墙,他都能从中发现并发掘出形式美,最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调。“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之中,首先需通过形式才能体现。”

二、 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

吴冠中先生通过他个人的不懈探索和艺术实践,摸索出一些创作规律,实现水里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巧妙结合。在他的油画创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用水墨的办法反倒解决了;反之,在水墨中无法解决的,就用油画来尝试。所以他总结:“油画的民族化,国画现代化其实是孪生兄弟。”“我想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吴冠中先生一直将青年人如何对待中国艺术传统、如何从认识看待学习西方艺术、怎样调和中西艺术、如何创造时代艺术作为自己的教学主旨,这同样也是先生不变的艺术追求。

吴冠中先生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开始进行油画风景创作。他主张把欧洲油画的特质,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手法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起来,探索油画民族化问题。吴冠中先生的画作擅长表现故乡的景色,把江南水乡表现得如抒情诗般,黑瓦白墙,雾霭薄薄,清新自然,油画的浓郁色彩与中国画的神韵彼此补充,成功地在油画中体现出中国式的意境之美。从七十年代起,先生开始兼事中国画创作,他说过,自己学过国画,热爱民族传统,又学西方绘画,但这并不能说明自己就叛变了中国画。他探求中国画的革新,运用中国画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的“形式美”,在“中西融合”的探索中找到了中西绘画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形式美”。他的水墨画中加入浓郁斑斓的丰富色彩,革新了构图观念,章法别致,以半抽象的形式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令人耳目一新,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合二为一。如果把水墨艺术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而不是一种技艺,一种功夫,就不应该认为吴冠中抛弃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他的水墨画通过画面的块面构架充满视觉张力,借助现代艺术对视觉规律的深度解析,凭借艺术家的激情与智慧将东西方的艺术传统融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品。

三、 吴冠中代表中国现代艺术融入世界艺术史研究

吴冠中先生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吴先生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国外专家的眼里,吴老是一个“中国奇迹”,创造出中国的现代绘画风格,是“绘画的文艺复兴”!1991年吴冠中先生获得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1993年两年,在大英博物馆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在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2000年法兰西学院将吴冠中先生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这是此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2010年11月,由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中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样规模的展览是史无前例的。一是寄托了对吴老的哀思与敬仰;二是通过展览、学术报告会来探讨吴老作为一个独特而完整的个案,对于中国绘画变革的推动作用,乃至世界艺术史研究的意义。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吴冠中全集》,以及吴老生前无私的捐赠给各大美术馆的作品,多达几百幅。还有吴老在各类文集发表的艺术言论,这些宝贵的图像、文字资料给梳理吴冠中的个人艺术发展史提供了依据。在11月20日及21日的报告会上,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范迪安认为吴冠中发展了林风眠关于东西融合的学术思想,创作了大批艺术作品,中国绘画的变革也会因为吴老的推动加快脚步,加之特殊的时代背景,吴冠中得到了大时代特殊的聚焦。美国国立美术馆教育部部长法娅·考茜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展览,而体验这个展览是每位观者的荣耀和快乐。吴冠中的“声音”,带我们走向东方和西方,走向过去和未来。曹意强认为:吴冠中受世人瞩目,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画家。现代美术史上没有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不被人怀疑的。《艺术史》创刊主编约翰·奥涅斯在报告中指出吴冠中在先接受国立艺专的中国传统水墨研习,后到巴黎留学,接受了欧洲油画训练。吴先生能与同时代接受过同样训练的艺术家在作品面貌上有很大差别,原因是他对“形”这个概念的敏感。(这里“形”特指形式抽象。)这种敏感可能来源于吴冠中早年从事工科学习的经历,以及受在巴黎学习时喜欢机械事物的影响,并逐渐强化为画家个人作品的符号。作为探寻中西融合的艺术家,吴冠中是一个群体的代言人。对于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问题,吴老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诠释,他虽然不是第一个倡导者,却是一个最坚定的践行者,引领我们思考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如何面对世界:从吴冠中出发来探讨世界艺术的问题,探讨中国绘画的民族性,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如何发展;再从世界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吴冠中,从一定程度上来弥补世界艺术史上中国现代艺术的缺失。

四、结语

在东方与西方、继承与拓展等诸多纷争与矛盾中,吴老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的意境,他从实践到理论探索了中西绘画融合的问题,成功地创造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民族形式,探索了绘画民族化、现代化的真谛。吴冠中无论从创作实践到理论还是从研究都具有被纳入世界艺术史范畴内研究的可能。他是我们敬仰的艺术大师,是我们民族的傲骨和脊梁,他以一生的探索和实践,以先行者的姿态,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座标,给予当代美术发展以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雯.如何从世界艺术史的视角研究吴冠中——“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学术报告会综述[J].美术,2011,(01):94-96.

[2]李当岐.缅怀吴冠中:怀念吴冠中先生[J].装饰,2010,(08):43.

作者简介:

邹迎双,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杨国林,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吴冠中绘画
春江水暖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
吴冠中《荷塘》为什么能拍出1亿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