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30 16:50侯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

侯婷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不断地延伸与发展。在现代中国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的美术色彩,对其创作的作品来说既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传承及拓展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在中国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进行深入研究,体会其中蕴意,再融合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之精华与外国文化之优势,使中国的平面设计既保留中国特色文化,又富有创新化和世界化,提高中国平面设计水平。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美术;色彩象征

一、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现状

目前,中国平面设计具备有特有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的平面设计中拥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平面设计起步较晚,尽管中国平面设计的独特性使其发展迅猛,但在此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一直秉承着一条重要原则——东西兼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中国文化精华的同时吸取外国文化的优势。中国的传统色彩对于发展特色中国和特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将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则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仔细观察和剖析当今中国平面设计,会发现运用中国传统色彩的案例并不多,同时缺乏对传统色彩的解读和贯通。简单地说,当代中国的平面设计只是追求创新化和世界化,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和传承,因而缺少了中国特色文化的蕴意[1]。因此,在中国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进行深入研究,体会其中蕴意,再融合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之精华与外国文化之优势,使中国的平面设计既保留中国特色文化,又富有创新化和世界化,提高中国平面设计水平。

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体系

(一)儒家的色彩体系——五色体系

中国人对传统美术色彩的观点包括在悠久历史形成过程中不断演化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与哲学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明确记载了青、赤、黄、白和黑五色,并传达了五色的概念、色彩的比对关系以及色彩和空间观、时间观之间的联系。在西周时期,中国古代五色体系正式形成,相比西方色彩体系成立早了一千多年。

在中国古代,颜色都是在五色体系中衍生而来,同时将复杂的色彩符号化、秩序化以及图式化。中国古代传统的五色体系与西方国家的三色体系相比更加注重哲学的观念,儒家思想认为,正色是权威和尊严的象征,间色则是卑微的象征,色彩成为当时社会地位的一种符号,例如古代君王的衣冠都以正黄色为主视觉色,衣襟与腰封则以正黑为主,彰显了为君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见图一)。

(二)佛家的色彩体系——三色体系

在中国佛教美术色彩体系中,以唐朝的佛教壁画为例,当时运用较广的仅有朱砂和青绿两色,主要是将冷暖色调进行对比,促使画面阴阳相调。而在中唐时期,还增加了土黄、土红与赭石三种色彩,外加金、白和黑三种色彩的调和,使画面更加绚丽辉煌,并更为温和。至此之后,中国传统美术领域便开始追求有关“和”的特色,中国传统色彩也对佛教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道家的色彩体系——无色体系

中国道家文化倡导“无为”,简单来说就是黑白两色的世界观念,主要体现于“有无相生”和“知白守黑”等方面[2]。道家认为世间的变化与发展都是由有和无进行不断的交替演变出来的,如果运用色彩将其进行表现,那便是仁爱的体现。

三、中国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象征以及应用

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都是由色彩所体现的,其心理属性也可通过色彩所窥见。色彩对观赏者而言,不仅带来了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引起观赏者的心灵感受,至此色彩便被人们赋予了精神情感和象征意义。无论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还是现代平面设计,色彩的运用都是经过联想被赋予某些特定的象征寓意的,创作者在运用色彩象征意义的时候还需对民族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的差异进行深入考量,其平面设计作品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一)色彩逐渐成为身份地位、性格和品质等方面的象征

1.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的思想受到五行观的影响,导致色彩的运用具有严格的程式和规范,隋唐之后,黄色便是帝王之家的专用色彩,平民百姓不能使用,所以黄色象征着国土和中央的政治权利,寓意着尊贵,代表着其威严和权势。如今,作为传统帝王之色的黄色依然运用于许多平面设计作品当中,如房地产金钻第一城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就以具有古代帝皇象征意义的黄色与黑色作为主视觉色(如图二),彰显了其楼盘的奢华与大气,也从另一方面给予购房者一种心理暗示,即入住此地便享有帝王般的待遇,更能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2.古代民间的戏曲面具也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遵守了约定俗成的原则,如红色代表忠义、黑色代表刚直等。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美术色彩还将绿色定义为男性,红色界定为女性。至此,如唇膏、高跟鞋、化妆品之类的女性用品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常以具有女性形象象征意义的红色作为重要的视觉表现色彩,标志着产品的性别属性。

(二)色彩由于受到了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具备不同的象征寓意

在道家的思想文化中,黑白两色在五方色之中是两个极端颜色,黑色象征着“有”,白色象征着“无”,世间万物的颜色皆由黑白两色来体现。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关于黑白色彩的观念也对中国传统美术形成了较大影响,因此黑白两色不仅在古代艺术作品中得以广泛使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应用。中国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以其完美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水墨作品著称于世,在其“问道作品展”中,黑白两色的使用随处可见(如图三),肆意流畅的笔墨勾勒出实在的黑色线条,图案四周大面积留白沿用了水墨画中的“空白”手法,给作品更添深远的意境。这件“无中生有”“有却是无”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虽无法道尽其意义,却能感受到创作者致敬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心意,给人留下深思。

尽管如此,在儒家的思想文化认为黑色和白色会给人一种庄严和悲凉的心理感受,寓意不详,而白色在中国佛家的思想文化中却是吉祥与纯洁的象征。中国古代色彩的象征寓意博大精深,现代平面设计者只有深入了解传统美术色彩的象征寓意,才能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将传统美术色彩向现代化迈进。

四、中国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

装饰性以及应用

色彩在传统美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现在设计作品的装饰效果上,不但能体现出设计者对创作精神的追求,哲学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色彩通过关系的适宜和形式化将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在美术创作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在历史时间的迁移下,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比较丰富、统一对比

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色彩搭配时既具对比性,又备有和谐性。使用对晕与退晕的手法,转换传统美术作品的色彩。经过退晕,使色彩更加艳丽柔和,受佛教绘画的影响,传统美术作品运用白色、黑色、银色或是金色作为间隔色降低对比度,调和色彩和谐度,使整个画面更加华贵多彩。这样的色彩搭配方式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也被广泛的应用。由于现代色彩更为丰富,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摄入过多颜色的情况下,如果相邻色彩的色系相近则会互相融入,让观赏者找不到视觉重点。因此,现代作品中也会使用高对比度和高纯度的色彩作为间隔色勾勒图案,以突显主题。如图四,画面色彩使用较多,创作者在各种色块之间跳跃地加入了黑色和白色色块,使画面立体感更为强烈;此外,用白色粗体突出作品主题“NEVER HIDE”,立场更加鲜明;最后,在眼镜的外边框用黑白两色线作为间隔,勾勒出海报上真正的主角。

(二)色彩比较鲜明,具有较高的纯度

由于传统五色观念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开始流行传统的纯色,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色彩逐渐变得丰富,但仍未脱离传统纯色的基础,传统美术色彩所具备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较鲜艳明亮的高纯度色彩,且互为补色。所以,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应该运用传统美术色彩,将其装饰性灵活体现,让现代的平面设计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寓意,又包含其装饰性[3]。

五、中国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程式化以及应用

中国设计平面中应用传统美术色彩已逐步向程式化迈进,色彩所体现的程式化既包括象征寓意上的程式化,又包括色彩搭配关系的程式化。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能尽可能体现作品的寓意,但作品之间的色彩关系不是设计人员随意搭配出来的,而是通过配色经验来完成的。

(一)色彩纯色之间进行搭配

中国民间传统认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所以“中国红”的概念也为世界所广泛所知。早在汉代,传统艺术工匠们就已经开始流行红黑搭配(如图五),这样的配色方式,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符合庄严隆重的时代环境。运用至现代平面设计中来,红黑两色的搭配依旧符合当代审美,且为配色的经典,例如雀巢咖啡的广告成功就是有赖于黑色的咖啡搭配红色的雀巢杯,在长此以往的平面视觉设计当中,红色和黑色的结合依然是不变的主视觉(如图六)。

(二)色彩补色之间进行搭配

在中国古代,红色和绿色进行搭配,象征着“吉祥”的寓意。所以在民间的色彩文化中,便出现了红绿搭配的习惯。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来看,高互补度的纯色更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和吸引力。如图七中的水果,高互补度的红色和青色、黄色和紫色,以鲜亮的色彩对比瞬时抓住了人的眼球,传统美术色彩学的理论依旧适用于现代平面设计。

六、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艺术文化的进步,也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想将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得更好,设计人员必须坚持融合中华特色文化,尤其是继承传统美术色彩艺术的同时吸收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保留传统美术作品的色彩观念、色彩象征意义及色彩搭配等经典理念,使得平面设计更具中国特色艺术,在设计作品的表达呈现方式上更符合现代化要求,趋向国际化,更为当代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夏雨.《集结号》美术色彩艺术赏析[J].电影文学,2014,(01):158-159.

[2]尚丽娟.民间美术色彩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2013,(22):50.

[3]赵娟,郑铭磊.析象征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J].轻工科技,2014,(10):105-106.

作者单位: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
试分析传统纹样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设计史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版式特征
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艺术分析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