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茵利胆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2015-05-30 09:09李彩东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李彩东等

摘要:目的 建立金茵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茵利胆口服液中茵陈、蒲公英、枳壳、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有效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定量测定, 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 ℃。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分别在0.56~5.60 μg(r=0.999 9)、0.38~3.80 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RSD=2.04%)、98.95%(RSD=2.4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金茵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金茵利胆口服液;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087-04

金茵利胆口服液是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院内制剂(甘药制字Z04010906),由茵陈、金钱草、蒲公英、黄连、枳壳、五味子等18味中药提取加工而成,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行气化瘀、理气活血、利胆排石之功。该方在本院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道感染、胆道结石、胆囊炎、黄疸等,在临床使用已有20余年。为有效控制金茵利胆口服液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茵陈、蒲公英、枳壳和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有效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定量测定,并依此建立可靠、准确稳定、专属性强的质量控制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FA2004N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环宇科学仪器厂,型号HH-8;超声波提取器,济宁天华超声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TH-100BQ。

对照品柚皮苷(批号110722-201111)、新橙皮苷(批号111857-201102)、五味子甲素(批号110764- 201111),对照药材茵陈(批号121555-201101)、蒲公英(批号121195-200902)、枳壳(批号120981- 201104)、五味子(批号120922-20130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金茵利胆口服液(批号130807、130904、131011)及缺茵陈、缺蒲公英、缺枳壳和缺五味子阴性对照样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制剂室自制;硅胶G板、GF254板,青岛海洋化工厂;甲醇(色谱纯),深圳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磷酸(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双蒸水(自制),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定性鉴别

2.1.1 茵陈 取本品30 mL,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3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茵陈对照药材1 g,加水40 mL,煎煮30 min,过滤,滤液同法制成茵陈对照药材溶液。取缺茵陈的金茵利胆口服液样品3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茵陈阴性对照溶液。按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以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丙酮(6∶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蓝色荧光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

2.1.2 蒲公英 取本品30 mL,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60 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蒲公英对照药材1 g,加水50 mL,煎煮1 h,过滤,滤液浓缩至30 mL,同法制成蒲公英对照药材溶液。另取缺蒲公英的金茵利胆口服液样品3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蒲公英阴性对照溶液。按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8 ?L,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酸(9∶6∶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蓝色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1.3 枳壳 取本品30 mL,加甲醇60 mL,加热回流1 h,放冷,过滤,滤液浓缩至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枳壳对照药材1 g,加水50 mL煎煮1 h,过滤,滤液浓缩至30 mL,同法制成枳壳对照药材溶液。取缺枳壳的金茵利胆口服液样品3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枳壳阴性对照溶液。按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4∶2∶0.15∶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蓝色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1.4 五味子 取本品30 mL,加甲醇90 mL,加热回流1 h,过滤,滤液蒸干,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五味子对照药材1 g,加水60 mL,煎煮1 h, 过滤,滤液浓缩至30 mL,同法制成五味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五味子甲素,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缺五味子的金茵利胆口服液样品3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五味子阴性对照溶液。按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4种溶液各6 ?L,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以石油醚(30~60 ℃)-乙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蓝黑色荧光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

2.2 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5 μm, 4.6 mm×250 mm);以甲醇为流动相B,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梯度洗脱(0~35 min,20%→35%B;35~60 min,35%→80%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6];进样量:20 μL。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真空干燥12 h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容量瓶中,加甲醇配制成浓度分别为柚皮苷280 μg/mL、新橙皮苷19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置于4 ℃避光保存备用。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 mL,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Hz)15 min,放冷,加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7]。

2.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缺枳壳的阴性对照样品,按“2.2.3”项下方法制备,即得。

2.2.5 专属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混合对照品储备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各20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色谱图见图1。结果显示,柚皮苷、新橙皮苷色谱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7-8]。

2.2.6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2”项下混合对照品储备液2、4、6、10、20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柚皮苷Y=163 492X+4625.2,r=0.999 9;新橙皮苷Y=117 867X+8035.9,r=0.999 8。结果表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分别在0.56~5.60 μg、0.38~3.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2.2”项下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各20 μL,重复连续进样6次,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色谱峰峰面积RSD分别为1.81%、1.77%,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8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金茵利胆口服液供试品(批号130807)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4、8、12、24 h,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色谱峰峰面积RSD分别为2.74%、2.16%,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该供试品溶液24 h内稳定性良好。

2.2.9 重复性试验 取6份同一批号(批号130807)样品,按“2.2.3”项下方法制备,在“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色谱峰峰面积RSD分别为2.17%、2.59%,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本品(批号130807)9份,每3份1组,每份1 mL,每组中加入一定量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混合对照品储备液,按“2.2.3“项下方法制成低、中、高3个浓度的样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外标法测定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9],结果见表1、表2。

2.2.11 样品含量测定 按“2.2.3”项下制备方法及“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测定3批金茵利胆口服液样品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试验参考文献[1-5],经多次试验,优化筛选展开剂、显色剂等检测条件,对金茵利胆口服液中茵陈、蒲公英、枳壳、五味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

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金茵利胆口服液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该方法能将混合对照品及样品中的2种有效成分良好分离。根据相关文献[10-13],考察比较了甲醇-磷酸、乙腈-水、乙腈-磷酸及甲醇-磷酸不同浓度作为流动相的分离效果。当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时,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色谱峰峰形宽钝;以乙腈-水、乙腈-磷酸为流动相时,二者的色谱峰较低,分离度差;以甲醇-0.1%磷酸水体系为流动相时,二者的色谱峰峰形良好,分离度高,无杂质干扰,故选择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对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全波长扫描后,发现在254 nm测定时,色谱峰峰形分离度良好。试验中还比较了Phenomenex 250 mm C18柱(菲罗门公司)和150 mm C18柱(岛津公司)对2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在既定的色谱条件下,发现用250 mm C18柱时,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分离效果及峰形较好,故选用Phenomenex 250 mm C18柱。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金茵利胆口服液TLC定性鉴别和柚皮苷及新橙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兵.利胆退黄合剂的薄层鉴别[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B):92.

[2] 张锦兴,唐蕾,李卓亚,等.利尿消炎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15-16.

[3] 罗爱勤,杜松,叶健文,等.肾石通颗粒的薄层鉴别研究[J].中国药品标准,2011,12(6):448-450.

[4] 黄仕孙,王燕宁,高桂娥,等.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中薄层鉴别的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8):46-49.

[5] 江丰,陈群平.肝康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J].卫生职业教育,2008, 26(4):144-145.

[6] 王发英,徐欢,杨武亮,等.枳壳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09,31(12):1897-1901.

[7] 赵维娟,曾明,王金萍,等.舒通胶囊柚皮苷含量测定及制备工艺改进[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3,29(5):439-441.

[8] 张金莲,何敏,谢一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壳饮片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68-70.

[9] 黄爱华,曹驰,曾元儿,等.HPLC法测定不同规格酸橙枳实中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9):1448-1450.

[10] 郭琦丽,吕武青,曾莉萍,等.HPLC测定陈皮-枳壳药对提取物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0):100-103.

[11] 崔宇宏,常海萍,史宪海.对枳壳中柚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药品标准,2005,6(1):46.

[12] 丁桂兰,薛亚光,邢春来,等.HPLC测定橘红丸中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J].中成药,2004,26(9):707-710.

[13] 庞瑞,杨中林.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柚皮中总黄酮和柚皮苷的含量比较[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3):205-207.

(收稿日期:2014-10-29)

(修回日期:2014-11-18;编辑:陈静)

猜你喜欢
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香芪生乳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山苓祛斑凝胶剂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
HPLC法测定康尔心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消肿止痛膏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