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辉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

2015-05-30 10:12张海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名医经验

张海蓉

关键词:名医经验;王光辉;胎漏;胎动不安;安胎丸;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1.9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113-02

本院妇科王光辉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在长期临床和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王师左右,获益匪浅,今将王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若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胎漏和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于妊娠12周前或28周以内,属胎动而未损。

王师认为,肾气虚是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机理。胎孕之形成,在于“两精相搏,合而成形”,精藏于肾,与生俱来谓之精,生殖之精主要在于肾气充盛。成孕之前,固然赖父母肾精之壮旺而相结合;受孕后,仍藉母体肾气之充盛。正如《女科经纶》所谓“女子肾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赖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菟丝大能补肾,故肾旺而能荫胎也。”肾气盛则冲任固,自无胎漏、胎动不安之虞。

导致肾气虚弱有内外因及寒热之不同。内因以先天禀赋不足、房劳伤肾为多,外因以跌仆损伤为主。寒则凝碍肾气,热则灼伤胞络,均足以耗损肾气而伤冲任。肾不闭藏,冲任不固,因而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发展为堕胎、小产。因此,安胎的基本原则重在补肾固冲任。

2 辨治经验

冲任之本在肾,补肾之品多能固补冲任。肾虚之中,又应辨别阴虚或阳虚,以及寒热之差异。肾阴虚者易致阴虚内热,肾阳虚者可致阳虚内寒,但胎漏、胎动不安总以肾虚为主,故可立一基本方而随证加减,王师常以张锡纯的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化裁而来的安胎丸为主方。安胎丸是王师从事妇科临床几十年治疗胎漏的经验方。其中,寿胎丸由菟丝子、续断、桑寄生、阿胶组成。菟丝子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味辛、甘,性平,无毒,入肝肾经。《名医别录》谓其“养肌强阴、坚筋骨”,《药性论》谓其“能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总之,菟丝子阴中有阳,守而能走,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党参,《本草正义》谓其“健脾而不燥,养血而不滋腻,能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与菟丝子共为主药。桑寄生养血、强筋骨,使胎气强壮;续断亦补肾之品;阿胶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佐加黄芪、白术、白芍柔肝健脾、养血止血,使脾肾两旺,气血调和,以助胎育。

王师临证安胎时多喜加用药对,如杜仲与续断。盖因女子以肝为先天,加之肾虚为患,而杜仲入气分,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固冲任安胎元,用之颇为相宜,若见胎漏下血,则改用杜仲炭以止血;续断入血分,既能补益肝肾,治崩漏,又能通行血脉,续折伤。两药合用,止血寓有行血,使补血止血而不留瘀,并能加强补肝肾治腰疼、胎动之效。黄芩、白术清热安胎,为安胎圣药,如遇阴虚血热患者,可用山药代白术,取其性味甘平,健脾补肾,补而不热。全方具有补肾健脾、固气养血、止血安胎之效,又有补肾培脾,先后天同治,以达填精益血助孕之功。

王师强调临证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切忌一味滋补,或妄用安胎之剂;另外,胎漏、胎动不安患者多有焦虑、恐惧、精神紧张等,忧思伤脾,惊恐伤肾,更易损肾气,加剧胎元不固,亦是病情缠绵难愈的因素之一。对此,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配合心理治疗,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状态。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已婚,2012年11月1日初诊。停经49 d,阴道少量出血1周。现症:阴道出血,呈咖啡色,伴腰酸及轻微恶心呕吐,无腹痛。尿妊娠试验阳性。彩超示:宫腔内胎囊2.4 cm×1.9 cm,可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末次月经为2012年9月13日,色红、量不多、无血块。患者曾于2年前孕2个月行人工流产术。平素月经规律、色黯红、量偏少,无痛经,14岁月经初潮,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气虚弱。治宜补肾健脾、止血安胎。方用安胎丸加味:阿胶(烊化)15 g,桑寄生15 g,菟丝子15 g,续断15 g,炒杜仲10 g,黄芪15 g,党参15 g,枸杞子15 g,黄芩炭15 g,仙鹤草15 g,苎麻根12 g,白术12 g。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嘱其卧床休息,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活动。

2012年11月7日二诊:阴道出血已止,仍感腰酸,大便干结。考虑患者胎气虽得暂安,肾气尚未得复,故前方去仙鹤草、苎麻根,加桑椹15 g、肉苁蓉15 g,继服3剂。

2012年11月10日三诊:未诉明显不适,脉缓滑。上方再进5剂。嘱其注意饮食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后随访顺产一男婴。

按:本案方中菟丝子辛甘微温,入肝、肾经,补肾固精,既能补阳,又能补阴,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桑寄生性微温,味苦甘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固冲、安胎。二者相合,共为君药,使肾中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盈,乃治本之法。阿胶养血止血,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二者相合,既养血止血,又清热安胎,使精血充、漏血止,胎可安。杜仲入气分,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固冲任、安胎元;续断入血分,既补益肝肾,治崩漏,又通行血脉,续折伤。两药合用,止血寓有行血,使补血止血而不留瘀,并能加强补肝肾治腰痛、胎动之效。二药炒用尚有止血之功。上四药为臣药。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清热安胎,共为佐药。党参、黄芪健脾益气,白芍、甘草柔肝健脾,养血止血。全方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寒温并用,动静相应,共奏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之功。

4 小结

胎漏、胎动不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且流产率高,因此,王师强调临床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相结合,标本兼治,从多方面、多角度治疗,以提高中医治疗胎漏胎漏、胎动不安的疗效。另外,胎漏、胎动不安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或激动等不良情绪。孕妇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烦躁、焦虑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子宫对交感神经活动的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宫缩,导致流产发生。因此,心理疏导可消除或减轻孕早期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提高保胎效果。依据王师多年临证经验,中药保胎效果确切,某些补肾药物对胎儿的体力和智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任何保胎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不可过分迁就患者盲目保胎而造成流血过多,导致宫腔感染。

(收稿日期:2014-04-08;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名医经验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de 1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疗效胜于一切!辽宁读者母亲癌症康复 红太阳中医疗法真救命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