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2015-05-30 10:48高晓虹赵晨赵希婧
对外传播 2015年6期

高晓虹 赵晨 赵希婧

伴随着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在短短的30多年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①;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从奥运会到世博会再到申办冬奥会,从亚信峰会到APEC峰会,再到刚刚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近30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国际地位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对外传播力、国际话语权等“软实力”依然较弱。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中,96%的新闻由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等5大通讯社发布,而其中仅有10%—30%的新闻用来报道发展中国家。②这种巨大的“信息逆差”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交往和参与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今天的国际传播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为扭转信息流通的“落差”和“逆差”,增强国家对外传播“软实力”,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大国形象,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国际传播事业。

为了给国家传播能力建设战略提供人才保障,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国际传播人才体系,2009年,政府部门联合六大主流媒体制定了培养“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方案,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五所高校(2011年起变为三所)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媒体培养后备人才。这个被命名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的国家工程不仅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为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

急剧变革的国际形势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挑战,给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重要职责,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回顾五年的培养,我们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原则,“坚守国家立场”是根基,“坚定中国特色”是路径,要形成由党和政府主导、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联手办学的模式。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走中国化的道路,它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应该是一套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

这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中,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把握好四个问题的能力:第一是明确“为谁传播”的立场问题;第二是把握“何时传播”的时机问题;第三是解决“传播什么”的内容问题;第四是掌握“怎样传播”的手段问题。

(一)坚守国家立场:明确“为谁传播”的立场问题

新闻无国界,记者有祖国。在个人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信息平台大一统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不仅需要顺应潮流,更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爱国情怀。

因此,在育人中,应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让这一批将来要为党和国家“说话”的人才,树立起正确的传播立场。

一位长期奋战在国际新闻报道一线的记者曾坦言:以往,我们一度错误地以为国际报道等于新闻编译,因此而落入西方媒体的圈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从业者对西方媒体了解有限,政治敏感性不强,容易导致盲目跟风,不假思索引用西方媒体的说法,甚至站在西方立场说话,成为西方的传声筒。

习总书記曾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一元化,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要客观、全面、真实,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不要让人产生一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感觉,甚至否定了自己,这样的比较就没有意义了。的确,在全球化的时代强调全球传播的意义,重点在于为我所用。我们要学会利用主流外宣媒体驻外记者站的多点优势,丰富信息源头,完善报道细节,及时跟进发展,发出评论声音,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讯息。

例如,2012年9月,日本公然“购买钓鱼岛”,《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此事件中,以“传递中国人民正义声音”“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谴责日本不当行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③为内容进行了连续报道,发表了大量评论,积极利用舆论引导受众,为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奠定了基础。洞悉乱象,把脉大局,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我国媒体应该输出中国的观察视角,发出中国的正义声音。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对于书写历史的新闻工作者而言,为人民传播、为祖国传播是必须恪守的准则。为谁立命,为谁代言,为谁谋利,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幻,不仅不容置疑,而且应该融入血液。

(二)及时发出声音:把握“何时传播”的时机问题

在国际传播中,舆论引导要强化时效意识,要培养学生在国际报道中做到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在“早”和“快”字上做文章,形成“首因效应”,从而才能“站在中国立场解读国际事务,牢牢掌握宣传的主动权,发挥言论与观点的优势,引导民众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国际动态。”④近几年来,抢占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要求已经深化为我国对外宣传机构的内在理念,主导国际舆论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发出中国声音,第一时间向世界阐明中国立场,为新闻事件“定基调”,牢牢掌握国际传播的话语权。其次,在西方舆论故意歪曲时,要迅速回应误读。如今,那些吸引注意力的、受众想知道的信息,轻而易举地被西方占领,如果另一个舆论场不发声、不表态,信息就会在人云亦云之中歪曲真相。可见,国际传播也要学会建立危机预案,减少虚假信息的地区危害,不能被小道消息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因为战术刻板而耽误战略大局。

2015年3月26日,也门安全形势恶化,3天后,我国政府派出军舰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同时协助他国撤离多名公民。我国媒体不仅第一时间报道了此次撤侨,更注重用细节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画面中,我们看到随我军舰撤离的外国人手中挥舞着五星红旗;文章里,我们了解到外交部、海军相关部门在撤侨背后所做的巨大努力……迅速而有效的撤侨行动和及时生动的媒体报道,增强了中国民众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并在国际上传递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三)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传播什么”的内容问题

国际传播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传播的内容应该是党的主张、国家的成就、民族的风貌,这些是“中国故事”的内涵,是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核心价值观。中国媒体向世界传播的信息应当是真实且能够反映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主流发展方向的。当然,还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中,概念不如数据,数据不如故事,由故事引出问题,更容易被人接受。而且,现代受众对于国际报道的实际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风云大事,很多时候,即使是当地街头流行文化的一个小小剪影,也可能成为一扇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在国际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第二部的单集海外版权费甚至达到35万美元。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通过一日三餐,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及背后的人文情怀。这两年间,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受到观众热捧;泰国总理英拉亲切接见中国电影《泰囧》的主创人员。一系列的事实启发我们可以在增强文化自信上做文章,努力发掘反映当代中国现实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影视作品,用世界共通的生动语言举荐优质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人民看到一个爱好和平、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一个愿意为多民族和睦共处不懈努力的宽容、友好的中华民族。

(四)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掌握“怎样传播”的手段问题

今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社交媒体拓宽了国际传播渠道。一方面,新时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给传统的新闻报道业务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也在倒逼新闻传播教育探索新问题、培养新人才。要学会运用互动传输的媒介特点,增强国际传播的深度、广度、透明度,统合外宣与内宣,融合传统与现代,把握全球传播机遇。

谈及媒介融合,离不开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的传播人才,将其置于新闻教育领域,则要培育学生的“新媒体基因”,教育学生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技术与内容两手抓,充分发展互联网思维。以往,传统媒体是“我说你听”甚至“自说自话”。如今,新闻工作者要突出重围,不仅要倾听受众声音,更要重视用户体验,满足人民需求,既要懂传播技能,也要懂策略管理,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强化国家权威信息的独特优势,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这种立体化的传播体系给国际传播带来更多的渠道和可能性。同样是也门撤侨期间,全球社交网络上的两幅照片引起广泛热议,这两幅照片分别来自不同主流媒体,被网民自发拼在一起,并被大范围转发,激起众多网民的爱国情怀:左面是叙利亚一名脸蛋圆嘟嘟的4岁小女孩,将摄影师手里的摄像机误认为是武器,害怕地举起双手“投降”;而右边则是中国的小女孩挽着解放军的手,高兴地走在军舰旁,因为她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二、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手段创新

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如何立足国情又放眼世界,体现国家意识又符合国际标准?如何实现“中国声音、国际表达”的目标,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在培养造就高水平、国际化的新闻人才方面,有所专攻,有所建树,有所创新?这是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共同问题,也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所在。

(一)强化国情教育,增强传播使命感

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来说,对自己国家国情了解的深刻程度决定了其工作中能达到的报道深度。回顾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观照新时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才能更冷静、更客观、更有见识地进行新闻报道。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促使国情教育也要求新求变,要结合时代需求和前沿发展,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新方法,不仅要吸引优势资源走近校园,更要引导学生群体走向社会,实现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互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搭配,引导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增强“为国家发声”的自觉性。

所谓“请进来”,是指通过充分吸纳社会骨干力量,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与形式。从2010年起,每年轮流在几所培养高校中举行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国情教育讲座。十余场讲座主题包括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安全战略、民族宗教、社情民生、对外工作等。主讲人一线经验丰富,紧贴中国国情,根据国际新闻传播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相关原理,将国情教育讲座变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了解国情、认知世界的窗口。再比如,几所高校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如“好记者讲好故事”“三项学习教育校园巡讲”等,以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新闻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在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双重提升下,秉持爱国情怀,明确立场归属,成为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和中国形象的塑造者,自觉、自愿传播党的时代强音。

所谓“走出去”,是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年轻的国新学子们在一线读懂党史国情,读懂记者使命。每年暑期,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会远赴广西百色、陕西延安、贵州遵义和四川汶川等地区,到祖国改革发展的前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党史国情教育实践和“走转改”新闻采访,让学生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全面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准确把脉经济发展。如今,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视频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语音沟通取代了心贴心的采访,新闻学院反倒应该“返璞归真”,把课堂建在革命老區、把作业留在田间地头,通过身临其境、触手可及的国情教育与新闻实践,引导学生读懂中国、读懂自己,在报道国际事件、传播中国观点的过程中,体现民族自信,展现民族情怀。

(二)坚持海外实践,培养全球传播视野

新媒体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影响着国际舆论走向和国际政治关系。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民族、地域的融合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地区之间科技使用不均衡而导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愈发明显。这使得国别之间、地域之间的沟通意愿更加强烈,各国对国际化传媒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注重需求导向的国际传播而言,要发挥国际化办学优势,在传统教学之外,勇于走出国门,拓展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形式丰富的海外教学实践,让学生亲临国际传播一线,了解国外传媒生态,实践国际新闻报道,增强“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对于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意义重大。

(三)把握媒介融合变势 ,提升跨界传播能力

现代新闻传播业是由多种学科知识和高端科学技术支撑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采集和制作传统新闻的技巧,还要能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要求,具有去伪存真的筛选意识和去粗取精的过滤能力,同时处理不同版本、不同语汇的新闻报道。因此,当下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更要有大融合的意识,要基于媒介转型的现状,贴合媒体发展的规律,融入业界前沿的动态,建设外向型、融合型的学科架构, 建设拥有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的师资队伍, 建设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建设多功能、强资源的教学平台, 打造适应跨界传播现实的全能型编辑记者。

近五年来,承担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任务的几所高校也在努力建设跨媒体实验平台,满足国际传播教学实践的前沿要求。比如,清华大学的“清新傳媒”实践平台,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新闻节目、“中传14国新班”微信公众号等,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融合技术平台,提升创作能力和写作能力,训练现场报道与口语表达能力、定时成稿与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在现场挖掘、思考、分析并形成观点的能力,以适应国际新闻传播的“未来模式”。何谓“未来模式”?比如,在今年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提出基于全媒体平台的“中央厨房”式两会报道机制,实现了新闻传播策、采、编、发的自我革命;中央电视台正在尝试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推进时政报道,推出“数字两会”,精确分析新闻热点,并将优质视频资源通过网络进行二次传播;《中国日报》利用新媒体实验室和云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国际舆论的导向,并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开展了各种有关两会话题的报道……

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需要青年一代察古观今、放眼世界,不断深化对多元国际局势和复杂国情的认识,打造恒定的价值观,磨练沉稳的职业观,塑造大气的世界观。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转型之际,更新国际传播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责任重于泰山,使命无上光荣。(作者供图)

「注释」

①《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1版。

②张志新:《增强中国新闻的国际传播力》,《军事记者》2013年第5期。

③许洁:《大政治事件对外报道的分析和思考——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为例》,《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④高晓虹,赵希婧:《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几点思考》,《现代传播》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