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师在课堂探究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2015-05-30 10:56崔海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信心兴趣有效性

崔海波

【摘 要】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找准位置,清楚“台上”和“台下”,“台前”与“台后”角色定位,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当好兴趣老师,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和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探究的环境;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探究思维、探究个性、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有效性;兴趣;环境;自信心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为保证数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找准位置,清楚“台上”和“台下”,“台前”与“台后”角色定位,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最优化教学过程。本人将在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时教师角色定位方面引导学生作如下探讨:

一、当好兴趣老师,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探索,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判断6、27这两个数能否被2整除,并说明理由,再出示1358760这个数,你能很快判断这个数能被2整除吗?老师这里有一个不用计算就能判断的简便方法,只要你任意报出一个数,不管位数有多长,我都能立即说出能否被2整除,结果学生报数报得很快,但老师的判断更快,这时学生面露惊讶之色,产生了探求奥秘的欲望。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方法。”这样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兴趣中来。再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一课时,用摸一摸、猜一猜、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评一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触摸、测量、比比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充分挖掘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

同时,我们可以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探索新知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探索创新的兴趣。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和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探究的环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能够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和力量,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引发学生思索,会思考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里教师要以平等和微笑及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缩短老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氛围里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我在教循环小数一节时,我出示了15÷3,270+90,19÷6三个计算题,前两题学生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后一题就把他们难住了。个别学生喊:“老师,这道题出错了!”我说:“没有啊,你试着继续往下除!”另一个学生发言:“老师,你叫我们除到什么时候才能除尽啊?后面的余数和商都重复出了!”“好!重复出现?这么奇怪啊,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教师抓住学生疑惑不解的地方,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在质疑释疑中迸发出探索创新火花,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在教师的呵护中得到挖掘。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探究思维、探究个性、探究能力

表扬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表扬和激励是孩子的正常心理需要,是他们不断取得进步的心理基础,同时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实,在现代社会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对每个学生而言,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上是否有缺陷,但他的人格应同样受到尊重,教师的任何训斥、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都会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伤害,都会泯灭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真心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他们才能快乐地学习,才能不断激发出内在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潜能。当后进生上课发言,板演出现差错时,我给予他们不是大声指责,而是亲切适度的鼓励:“你能举手发言,这是积极动脑的表现,很好。”“别急,再想一想,你肯定能做对的。”教师的点滴鼓励哪怕是只言片语,往往能打开一扇心灵之门,让灿烂的阳光射向失落的心,这样接受阳光洗礼的学生又怎能不激情满怀投到课堂的探究学习中去呢?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和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教师若能有意识地让学生探究总结,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潜在力量而奋发向上的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将是无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有效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2000.10

[3]数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

[4]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科学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自信心兴趣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