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用55钟写就高分作文

2015-05-30 10:48陈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感人文体审题

陈军

总的来看,全国多数省市的高考作文分值是60分,而考生花费在作文上的时间大致是55分钟。那么,在考场上,这55分钟该如何分配呢?笔者认为,要成就一篇高分作文,应将这55分钟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审题立意、列提纲,10分钟。现在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多是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多则两三百字,少则几十字。但不管字数多少,建议考生花5分钟来审题。如果审题时间少于5分钟,可能就会出问题。因为审读材料不仔细,立意就会出现偏差;立意出现偏差,则满盘皆输。

审题时,要根据命题者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意来确定写作内容和文体。有的材料作文为突出命意,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或关键句,审题时就要反复阅读材料,勾画出这些关键词或关键句;有的材料作文在叙述、说明或者评论某个事物时,会或明或隐地流露出命题者的情感态度或倾向,审题时就要注意捕捉命题者的情感方向。此外,要细心研读作文题目中的提示和限制,这些提示和限制往往暗示着命题者的意图,限制着文体的选择,因此不能走马观花,而要仔细阅读,结合材料,找到恰当的立意。立意一旦确定,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考生可根据平时写作的实际确定文体。接下来考生就得拟标题、列提纲。提纲可以只打腹稿,也可以写在草稿纸上,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第二阶段:写作正文,40分钟。列好提纲后,就进入写作正文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根据笔者多年的阅卷经验,考生如果写议论文,最好将论证方法分解,每一段的论证方法应该有所不同。比如,首段用类比法,第二段用例证法,第三段用比喻法,第四段用因果法,第五段用假设法,每一段都有主打的论证方法,阅卷老师看到文童的论证方法富于变化,容易给文章打出高分。如果是写记叙文,就要注意以情感人的问题:或以情节故事感人,或以人物语言感人,或以人物动作感人,或以作者从旁抒情感人……写作正文的这个过程是考生才华充分彰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要敢于炫示才华,比如造语新奇,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比如事例新鲜,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比如思路新颖,让阅卷老师叹为观止;比如情感真挚,让阅卷老师为之共鸣。此外,作文的结尾要力求斩钉截铁,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更不要雾里看花。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写何种文体,结尾最好都要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第三阶段:检查,5分钟。检查时,要通读全文,主要是看有无错别字与病句,并及时修正。一旦发现文章主题跑偏,也不要一惊慌,在不影响卷面整洁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关键词、主题句,以此将跑偏的主题拉回。

如此,从容地利用好这55分钟,高分作文就锁定了。

猜你喜欢
感人文体审题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三招”学会审题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感人的一幕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感人故事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