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5-05-30 03:20齐文娟高乐郭秀琴
大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

齐文娟 高乐 郭秀琴

[摘 要]大学里丰富多彩的学生军事类社团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主人翁责任感、国防意识,而且丰富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关注国际国内军事动态的热情,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建设,发挥其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为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学生军事类社团 军事理论课教学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5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10-02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专门人才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专门途径。在各类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同时,军事类社团也以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学生社团中的新兴力量。军事类社团以其鲜明的国防教育特征,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全面丰富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着促进作用。

一、高校开展学生军事类社团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无论何种类型的军事类社团活动,无不包含着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的内涵。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培养良好的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等高尚的情操。同时,在全体军事类社团成员的共同信念的鼓舞下,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感染,将认同感过渡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升华到对国家国防建设的责任感。[1]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认识国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建设国防的意识

首先,社团成员通过各种爱国主义活动的组织筹划、参与社团各方面的活动,可以加深对国防的认识。在一个社团内,每个成员都是社团的主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这样的亲力亲为,更有利于他们全面认识国防。其次,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通过对社团活动的筹划和实施,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充分挖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觉建设国防的意识。

(三)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坚定可靠的国防后备力量

近几年,部队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工作已经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展试点,选拔培养的范围和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大。高校军事类社团由一群喜欢军事历史、爱好武器装备、关心国际国内军事格局、渴求国防知识的热血青年组成,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献身国防、报效祖国,他们是后备军官最合适的选拔对象,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坚定可靠的国防后备力量。

二、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是补充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

现代军事理论课教材内容是按照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重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编写的,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分为五个方面,包括18项教学内容,学时数为36学时,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2]但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各高校大量缩减了基础课教学学时数,军事理论课也面临着压缩课时的挑战。真正能够依照大纲开满36个学时的高校非常少,大多数是把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与军事技能教学相结合,或是把军训期间的国防电影、形势政策报告以及入学教育等纳入其中,才能勉强达到36个学时。[3]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单纯靠教师课堂上讲授军事理论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学生军事类社团通过开展活动正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是补充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

(二)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是创新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军事理论课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涵盖知识丰富等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比较枯涩难懂,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常出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的现状。[4]学生军事类社团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学习军事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关注国内外最新军事军情动态和大学生关心的热点时事话题,可以极大地丰富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内容,成为创新军事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是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拓展

现代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教学器材和模具,甚至有些地方高校仍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张嘴”上,教学方式单一。[5]学生军事类社团可以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把国防教育活动与军事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把爱校、爱家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还可以依托学生军事类社团,组织学生走进军营、参观军事训练,进行现场教学。这样,依托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的平台,使军事理论课教学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从而提高了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拓展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方式。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对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的指导

与负责高校社团管理的教师相比,军事理论课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地把握当前时事政策和热点话题,这使他们在管理和指导社团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军事理论课教师参与学生军事类社团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机制,避免社团活动的盲目性,有利于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对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6]

(二)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

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是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补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社团活动内容要有机结合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内容在社团实践中深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军事理论课教师也要积极探索使学生社团活动与军事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挑选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采取讨论、调查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调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加强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建设

一是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培训,社团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团活动的质量,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让社团骨干了解社团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管理技巧和领导艺术等,切实提高社团骨干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大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社团未来的发展如何取决于对社团建设投入的多少,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必须要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要有充足的社团活动经费,这样才能让社团得到良性发展,才能发挥学生社团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四、结论

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不仅培养了大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关注最新军事动态和国际国内时事热点,有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在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军事类社团活动定会成为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补充,为丰富和完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方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 注 释 ]

[1] 许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37-38.

[2]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第十六条,2007.

[3] 黄栋.论地方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82-183.

[4] 伍国华.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探讨[J].才智,2012(22):293-294.

[5] 姜延波,苗禄权.学生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初探[J].国防,2004(1).

[6] 李宣庆,王丽娜,王雪,李广场.高校专业性学生社团实践对本科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6-118.

[责任编辑:覃侣冰]

[收稿时间]2014-12-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军事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齐文娟(198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学工办副主任,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通讯作者:郭秀琴(198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内蒙古医科大学讲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国防教育。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小议良好师生关系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合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行业的促进作用分析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 发挥好保障促进作用
浅谈“新国十条”对“三农”保险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