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2015-05-30 00:24张英艳张海丽李强李峰
理论观察 2015年5期
关键词:老年人

张英艳 张海丽 李强 李峰

[摘 要]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市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现状。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市216位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其长期护理需求内容进行调查。结果: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对长期护理需求主要是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22.2%)及个人卫生护理方面的需求(28.7%)。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及心理健康服务等护理工作,提高老年人护理质量。

[关键词]长期护理;老年人;需求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104 — 02

长期护理(Long Term Care简称LTC)也称为长期照料或长期照护,是指个体由于意外、疾病或衰弱导致身体或精神受损而致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相对较长时期需要他人在医疗、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中给予广泛帮助。根据联合国预测,从2000至2025年,老年人口将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1〕。到2025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2000年10.1%上升到2025年的19.5%〔2〕,几乎翻一番,面临着“高龄化”发展的趋势,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出现了显著变化, 因为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催生了巨大的长期护理需求。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人们只知“养老”,不知何为“长期护理”,这是由于,在漫长的歷史长河中,老年问题属于家庭的范畴,在伦理上被认为应该在家庭内部予以解决,而“长期护理”是一个与养老社会化紧密相关的概念,是伴随着养老保障由家庭转向社会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长期护理”脱离“养老”,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历经50年的时间〔3〕。国外长期护理服务事业已经有了相对较快、较完善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达到了长期护理事业制度化、产业化,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护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1-2〕。就长期护理方式服务的形式与内容来说,其比较适合老年人群生活、健康、心理及生理特征的需求。为此,本研究通过探讨216位老年人群的长期护理需求现状,旨在为完善齐齐哈尔市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提供借鉴,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齐齐哈尔市216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其中116位男性(53.7%),100位女性(46.3%)。年龄最小62岁,年龄最大86岁,中位年龄71岁。

1.2研究方法:采取自制调查问卷表,对216位研究对象护理需求问题及存在的护理情况逐一进行访谈调查,内容具体如下:个人基本情况、护理现状及需求等方面。

2结果

一共发放问卷表216份,最终收回214份(99.1%),另2份没收回的原因是资料内容填写的不全。

2.1 基本情况。(1)居住特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16例老年人中,独居者10人,与配偶及子女同住者40人,与子女同住者60人,与配偶同住者106人。

(2)文化程度。调查的216例老年人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9%;高中文化程度8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0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6.3%。

(3)婚姻状况。216例研究对象中,离异分居与未婚各10人;丧偶15人,不同形式非在婚者25人;在婚156人。

2.2 216例老年人护理情况及需求。(1)各种临床护理内容的需求。主要有导尿需求,灌肠需求、输液需求、吸氧注射需求及伤口换药需求等。目前有106位(49.0%)老年人有上述内容的护理需求。

个人卫生护理的需求。主要有擦浴、洗头、口腔护理及洗脸等方面的需求。需求所占比率62例(28.7%)。

(2) 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状况,调查内容主要如下: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家庭用药、排尿与排便、休息与睡眠、运动及饮食等,需求所占比率48例(22.2%)。

3 讨论

3.1人口老龄化是直接导致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迅速升高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明显,亦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3〕-〔4〕。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较大,近几年来又不断呈上升趋势,这对我国的健康保障体系与健康服务体系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齐齐哈尔市长期护理开展较晚,发展滞后。

3.2影响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长期护理是多形式、多层次及多角度的综合化服务体系〔5〕-〔6〕。因而可以说,衡量老年人群对此护理体系的需求,不只是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还有更多的社会因素及经济因素。截止目前中国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因素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推动,此种非正式的护理模式势必受到冲击〔7〕。

3.3长期护理模式的选择

3.3.1年龄是影响老年人群选择养老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多数老年人较长时间的护理需求缺乏,为此只好寻求医疗服务来满足其生活需求〔8〕,然而我国多数医疗机构的费用又极其昂贵,资源浪费较大。

3.3.2社会化长期护理的发展需要三种资源。即服务资源、财政资源及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又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与世界上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国情决定护理形式尚不完善,因而提供的服务项目在诸多方面亦根本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9〕。

3.4大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服务没有得到重视,调查中发现,91%的老年人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护理服务。有的人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已存在的心理问题,因而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就少。

3.4对策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及财政支出。政府应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媒介进行卫生宣传,让老年人群多了解长期护理方面的知识。加强和提高对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应对巨大的挑战。

(2)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模式。即以家庭病床为主的社区护理服务形式。本研究调查发现,导致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及身体支持等方面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健康问题。鉴于社会支持方面、老年人自己的愿望及老年人经济现状等因素,建立以医院护理为主体的长期护理模式亦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以居家护理模式为,医院护理模式为辅,二者联合模式则较为合适,即患者可留居家中,由家庭人员与医院护理人员共同负责其生活护理、医疗护理〔10〕。建立家庭病床的长期护理模式不仅方便了患者,而且医疗费用低。可针对不同状态、不同年龄患者需求,进一步完美社区各项护理等不同形式老年人社区护理项目。应积极引导老年人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要建立融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适应社区护理模式转变,发展和健全长期护理服务网络,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科学地、合理地开展全程长期护理服务〔9〕。

(3) 提高长期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融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知识,包括长期护理服务的专业理念、管理服务标准规范的理念、管理中风险管理和控制等 ,目的是逐步完善机构管理,以保证长期护理的质量水平。加强对医院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及职业道德培养。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声望及医疗水平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患者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加强对医院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其职业道德培养的培养,以满足长期护理服务中老年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将提高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平作为今后发展和保障的核心,要逐步规范包括居家、社区和机构内服务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提供服务人员的实操性培训,以提高服务的专业技能,建立健全服务的培训体系。发展长期护理应同时构建长期护理培训的体系。强化长期护理服务人员的资格与训练,以确保服务质量。积极培养长期护理人才是社区护理发展的当务之急,应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相结合的长期护理人才培养体系〔10-11〕,加强对家庭照顾者、居家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掌握全面医疗、护理、康复知识的复合型长期护理人才,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长期护理需求渠道;开办长期护理服务机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必然要求社会及社区提供照料服务

综上,中国经济因素、社会人口等变化是导致长期护理需求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增加的因素。目前齐齐哈尔市老年人群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面对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的形势,应尽快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做好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健康宣教等护理工作,以提高其个人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戴艺,刘素珍.中国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08):1018-1019.

〔2〕江雪萍.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16):160-160.

〔3〕王茹玲,杨璐.刘佳.长治市农村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0,18(6):1631-1632.

〔4〕张霞,林辉,刘芳,等.中国护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10,(02):133-134.

〔5〕王丽霞.新形势下社区护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445-445.

〔6〕彭荣.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4):3005-3008.

〔7〕冯雅.王丽.国外老人长期护理状况分析〔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3,(03):113-121.

〔8〕海龙.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测度及保障模式选择〔J〕.西北人口,2014,(02):40-44,49.

〔9〕陳璐,范红丽.我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障融资制度研究——基于个人态度的视角〔J〕.保险研究,2014,(04):110-120.

〔10〕张爽,马红梅,吴凌云,等.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3):2911-2914.

〔11〕郭玫,姜荣荣,徐桂华.高端养老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06):740-742.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养护消化系统从改善饮食开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