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5-05-30 04:29李亚清
关键词:企业年金养老保险问题

李亚清

摘要: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企业稳定尤为重要。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问题。因此应从提高保险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及增强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解决。

关键词: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企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更是直接關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退休双轨制”问题的解决,“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却又将给养老保险带来新的矛盾,针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的问题

1.1 重视生产经营,缺乏养老保险意识

我国最早实行养老保险是在1992年,而真正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养老保险则是从1995年开始的。由于发展时间短、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职工对养老保险认识的匮乏。然而不仅是职工自身没有主人翁意识、缺乏必要的养老观念;一些企业的领导更是抓生产,重效益,对于社会保险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远远大于劳动法所规定的10%,大部分劳务派遣用工社会保险或者未缴纳或者缴纳不完善。

1.2 企业养老成本过高,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切实完善

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医疗等缴费比例(以上年月工资5000元为例):

[保险

名称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

失业保险

工伤

生育

合计

公积金

企业年金

合计][企业

承担

20%

7%

1%

1.2%

0.25%

29.45%

12%

8%

49.45%][以上年

工资5000

为例

1000

350

50

60

12.5

1472.5

600

400

2472.5][个人

承担

8%

2%

0.5%

12.5%

12%

4%

26.5%][以上年月

工资5000

为例

400

100

25

1425

600

200

1325][合计

28%

9%

1.5%

1.2%

0.25%

41.95%

24%

12%

75.95%][合计

1400

450

75

60

12.5

2897.5

1200

600

4697.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企业中,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逐渐落实的同时,员工获得了基础的社会保障,但无疑也加重了企业的成本,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公积金等占上年度职工工资的41.45%,企业不堪重负,而随着企业年金的进一步实行,比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单位部分8%、个人4%的比例,企业的比例将相应增加8%,而达到49.45%,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给职工发放5000元的工资同时将给职工缴纳1872.5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公积金部分12%的600元,企业将合计负担职工上年应发工资的49.45%。而同时职工也要为自己养老缴纳工资8%的养老费用、4%企业年金费用、2%医疗费用、0.25%的失业保险以及12%的公积金费用,合计个人缴费达26.5%,合计缴纳养老医疗公积金费用占比例达75.7%,因此呼唤了多年的企业年金迟迟不能实施执行,而行政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支出,来源仍是纳税人的收入,在“退休双轨制”结束时,职业年金很快执行,形成了新的退休差距,由于有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严重阻碍了现阶段的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养老保险制度中建立了个人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关的激励机制,但由于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规定了男女职工、就业、缴费年限上的差别,造成了不同性别、不同身份职工间在参保过程中的不公平。在“退休双轨制”问题之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问题又将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新的不公平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我国实行养老统筹以来,征收费率逐年提高,这必将加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企业发展。

1.3 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由于企业出于节约人工成本的考虑,很少有企业配备专门的社保管理人员岗位,往往有财务部门或者综合办公室人员进行兼任,缺乏专业社会保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养老保险管理水平不高、社保作用发挥不明显。另外,企业内部社保管理工作未做到透明公开,导致职工对于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并不了解。

2 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对策

2.1 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养老保险意识

①从企业方面而言,领导要加强养老保险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了解我国的社保政策,明确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夯实基础工作,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作为社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企业年金可能会加大企业的负担,但也要通过积极创造企业效益,提高员工劳动能动性来完成,为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打下基础。

②从政府方面而言,劳保部门要运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对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养老保险意识,劳务派遣人员重视自己的社会养老保险,做到无保险不上岗,逐步做到人人有保险,人人有保障。

2.2 完善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

首先建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团队并提高其工作效率,实现社会保险“公开、公平、公正”。其次,社会保险的内容应该改善和保护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活力,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安排,解决企业负担,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针对养老保险,企业可以实行下浮养老保险征缴费率以及将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结合的制度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降低或减免企业缴费费率和额度,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进一步良性发展。再次,进一步探索新的养老保险模式,平衡社会资源,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人人都平等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

2.3 增强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水平

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专门机构和岗位,介绍保险管理专业人员从事企业管理的社会保障、统一的社会保障和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责任,加强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同时,要提高企业社保管理透明度,企业应当通过各种媒介,每年向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的监督,以确保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刘海,谷淑香.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2]刘云燕.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对策[J].企业研究,2014(12).

[3]柳谦.浅谈企业社保管理工作[J].管理学家,2011(8).

[4]孙小兰.企业养老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J].航天工业管理,2002(5).

[5]王西西.建立有利于实现公平和提高效率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和模式[J].企业导报,2010(11).

猜你喜欢
企业年金养老保险问题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模式的优劣分析及改进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