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5-30 04:29谷学远
关键词:饮水安全政策问题

谷学远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国家针对农村的发展政策也有所改变,就农村饮水工作来说,工作重心已由解决饮水困难问题转移到饮水安全问题。以下就以云南A市农村为例分析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并分析提出解决政策。

关键词:农村 饮水安全 问题 政策

我国在下达“十一五”规划任务以后,投入了较多的资金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许多农村供水工程,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中的较大比例,而如果饮水不安全,饮用水中混入的致病原体、有害细菌等将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从目前医学研究发现,由于饮水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有五十多种,因此,保障人民饮水安全是我国所有水利工作的重点。其中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针对农村居民用水而建设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主要提供的是农村生活生产用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乡、村、社集中供水和单户供水,以下以云南A市农村为例,分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 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 前期工作不到位 前期工作把握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的方向,前期工作不到位就无法达到较好的工程实施效果。云南A市农村,在前期规划工作上不够到位,投入的先进技术不够,缺乏对水源的勘测,以及工程规模设计,导致工程实施仓促、漏洞较多,而且与当地的建设、扶贫、卫生等专项设施联系不紧密,出现了一些居民搬迁设施废弃的状况。

1.2 投资政策不完善 我国在制定农村饮水安全投资政策时,为保障计划的合理实施,对资金等投入进行合理安排,采取中央、地方和收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实际考察各省近几年的经济收支状况,决定各自承担的投资额。这一政策对各主体该承担的投资比例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划分,但在实际运行中展现出了较多的问题,首先,在分担投资比例上,仅仅考虑了各省近几年的收支状况,忽略了一省之内各市、县之间的经济差异,这就导致各地方在项目具体实施时缺乏灵活的运行机制;其次,我国综合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投资和农村人均收入进行考虑,确定农村饮水安全投资标准为人均398元,理论的计算必然会导致实际运行中的脱节,应当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我国目前的饮水安全项目立项方式是中央依据各地方申报的内容确定投资额,并将项目资金拨放到专户管理。这样的立项方式适合常规的投资额未超出按人均标准核定额度范围的项目,如果超出了,地方政府若按照实际情况申报,现有资金就不足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若不按照实际状况申报,就要面对审计问题,这种两难的局面就是立项方式不当所造成的困难。 云南A市农村的投资政策存在较大缺陷,专门的水利维修资金缺口较大,虽然给各工程都配有征收水费的管护人员,但是征收的水费仍然无法应对大规模的维修养护。

1.3 运行管理不到位 云南A市农村的饮水工程规模较大,工程点分布较为分散,涉及面积较广,这就给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了难题,饮水工程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24小时巡查,水源区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重中之重,该市农村并未为其设计专门的保护措施,居民对于水源区饮水安全保护问题一直不重视,因此,经常会出现人、畜随意进入水源区的状况。除此之外,云南A市的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站曾好几次经历了上级管理机制的变化,先由水利局管理,后又由所属乡镇管理,出现了较多次的管理人员变动,这对于基层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非常不利。

1.4 水质处理设备不齐全 一套完整的先进水质处理和水质监测设备是保障饮水安全的关键,云南A市农村的饮水工程建设质量不高,而且也没有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和设备,没有专门的水源水质监测设施,导致居民饮用水中有存在致病原体的安全隐患。

2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2.1 提高居民饮水安全保护意识 居民具有较高的饮水安全保护意识有利于饮水安全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从居民自身的角度保障饮水安全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地方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居民中普及不安全饮水的危害以及安全保护措施,让居民都参与到饮水安全管理上来,这样就可以简单弥补A市农村饮水管理上的不足。

2.2 做好安全工程规划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是国家、省级以及各地方级部门都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国家和省级部门的规划是宏观上的、整体上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涉及面积较广,主要任务是制定农村饮水安全保护的政策、指导思想、阶段性措施等。地方级部门的规划是微观的、局部性的,但针对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繁琐。宏观上的规划决定整个农村饮水安全保护发展的大方向,微观上的规划决定农村饮水安全保护具体实施的成效,因此,必须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才能保障我国农村饮水工作的全面进步。

2.3 做好水源保护区工作分工 有些农村水源区面积较广,不便于管理,运用划分职责管理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应当依据该市各地区的分界,并实际调查水源区的状况,由市政府领导对水源区的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各管理部门对各自的管理区负责,做好职责分划使整个水源区都能得到较好的管理。

2.4 做好水质检测和处理工作 水质监测和处理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必要步骤,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水质监测和水质处理技术,并投入资金配备高质量的设备,成立专门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管理部门,并配备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农村的每个饮用水工程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出的安全隐患应采取科学措施及时处理。

2.5 建立饮用水源储备体系 做好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以及水质检测和处理实质上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在预防工作的基础之上,还应做好事故应急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保障居民正常安全饮水为前提,即使做好管理工作,也不能排除出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可能,因此,云南A市地方政府应做好领导指挥工作,制定了科学的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建立有效的预警和救援机制,以及饮用水源储备体系,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快速处理污染源,必要时启用水源储备系统,保障居民饮水的正常供应。

3 结束语

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是保障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全社会要共同努力,提高自身饮水安全意识,保护饮用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政府制定的有效的饮水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国家及省级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决策,地方级部门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有效机制,积极借鉴其它地区成功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做好对每项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管,切实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邓沫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53(5).

[2]李雪松,李林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1(05).

[3]關于莆田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2(04).

[4]周波.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1.

猜你喜欢
饮水安全政策问题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农村供水建设管理运行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