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讲太极】 阴阳原理(四)

2015-05-30 10:48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5年49期
关键词:身法中正束缚

阴阳交融(二)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再讲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太极拳也称开合拳,正是利用整体的开合而进行阴阳的变化,但是开并非没有任何束缚的开,如果没有合拢拉扯的意念,就很容易变成散或僵,这样很容易导致气血不通,完全破坏了身备五弓的形体要求,反之,我们在做合的动作时,如果一味放松收缩,却无任何保持撑圆的意念,就会产生丢扣懈,没有棚劲。

比如说在练习开合桩时,吸气时双手打开,此时手背领劲,向两侧拉伸,身体保持含胸、收腹、松胯、松肩,使得胸腹部始终有虚空感,就如同别人端个大球送给你,你需要在身前腾出空间,才能容纳,这时双手开得越大,越是有一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感觉。因为保持含胸,胸合背开,后背棚起,连通两臂,使整个身体呈球形,那么这种开的动作,其中就蕴含着周身为球的合拢状态,无论我们如何膨胀,终究还是一个合拢成形的球,如果无限制的打开,就很容易把开合桩变成广播体操中的扩胸运动。

我们再讲斜中寓正。焱所周知,打拳需要立身中正,但陈鑫拳论有云:始则遵守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到达神乎规矩的境界时,理论上说就可随心所欲,不再受外形束缚,但内含中正却始终不丢。就如斜行的动作,从名称上我们已看出此动作有倾斜的姿态,但重点仍要保持住内在的中正,那么如何判定动作是否到位呢?—在大身法运行此动作时,身体会向右倾斜弯腰,转而通过蹬腿,重心挪至左腿,再起身变为中正身法。在整个倾斜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做到“斜中寓正”,因此也就要注意两点:一身体向下倾斜,主要是由松胯沉腰完成,而不是弯腰低头;二身体倾斜时意守百会,虚领顶劲不丢,如同杂技演员,顶碗俯身,绝不可使臆想中的碗从头顶跌落,这样身法虽斜,却意在中正,头顶神明。神不丢,意不倒,依然八面支撑。否则低头哈腰,对方一拨即倒,就斜而不正了。

综上所述,我们将的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开中寓舍,舍中寓开;及斜中寓正这三个方面,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原理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大家在练习时要根据具体动作细心揣摩,阴阳之理虽然看似简单,运用起来就要繁琐得多,对此,习者不可不详察焉。

猜你喜欢
身法中正束缚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大众武术健身之身法问题辨析
拴牢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自由博弈
关于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板栅溶解问题的研究
绕身法带的禅修智慧
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