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监管体系创新问题研究

2015-05-30 01:14李海
中国市场 2015年45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

李海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会计监管体系中的细则也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发生着不断变化。对于我国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对企业整体的会计体系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及时将企业的会计监管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添一份力。但是企业的会计监管体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够使得企业会计监管体系进一步的创新化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监管;体系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121

当前各个行业都少不了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是掌控企业财政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会计监管体系是企业的监管核心。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会计的监管体系也应该作出更多创新化的发展来适应时代对于企业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化的技术来更新和完善整个会计监管体系,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来服务。根据我国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创新化的发展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是对于企业的整个会计系统来说有着诸多益处的发展策略[1]。现就企业会计监管体系中的一些创新性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究。

1 企业会计监管体系职能和作用

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的中心内容重在监管二字上,简而言之就是起到一种监督性作用的一个体系,这种监督性的作用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进而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性作用。会计监管体系能够对企业中的会计工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利用专业化的评估体系对会计工作作出客观性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除此之外,会计监管体系还在会计日常工作中起到了一个监督性的作用,能够防范一些不规范操作的发生,能够使得企业的会计体系保持一个正规化发展的状态[2]。另外,会计监管体系还有着很多的作用。总而言之,会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程度,保证会计信息达到“规定要求或符合某些特征”作为他们的共同需要,是永恒不变的最低要求,而实现会计监督目的作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乃至社会经济的影响或后果,自然会因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企业组织形式和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 目前企业会计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会计监管体系的关注度不够

会计监管体系在企业中的业绩不是十分明显,不是通过具体的数字和业绩来体现的,而且成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的重要性不甚了解,使得企业内部的许多人员认为企业的会计监管体系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体系,会计部门只重视企业账目方面的问题,对于监管事项基本是不关心。这种观念使得企业会计监管体系工作很难开展下去,会计监管体系不能够发挥出相应的效应,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会计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的良性化的发展也很不利。

2.2 企业会计监管工作过于表面化

企业会计监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监管的工作认识不够深入,工作热情也不够高涨,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仅仅停留在一个表面化的阶段中,使得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的各项职能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也不够,使得其监督作用也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样就使得监管工作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这种流于形式化的监管使得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工作当中也严重缺乏应有的严谨性,这种工作状态很容易出现失误,对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2.3 企业会计监督的惩戒力度不够

目前企业会计监管体系只是起到一个监督性的作用,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大多数还只是进行提醒,即使是严重的问题也不会让相关的人员送交相关的法律机构来进行审查。这就使得监管体系的执行力度大大折扣,使得公司内部的会计人员对于监管体系不再存在着一定的威慑作用,也没有相关具体的规定来约束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没有具体的惩戒标准来监督他们的不正规化的工作程序,这些使得整个会计系统的工作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3 企业会计监管体系创新化研究

3.1 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3];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4]。

3.2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对于企业会计监管体系中的各项任务要进行细化的分配,要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做到每一项工作出现问题时都有人可查、有据可依,使得整体的系统有一个清晰化的分工。提高会计监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进而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职能,努力将自己分内的工作有效的开展下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监管体系的整体工作效率。此外,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3.3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首先要对职业素养方面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一部分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部分,只有在思想上给员工植入一个正确化的理念,才能够让员工在工作当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其次要加强会计监管体系的人员建设,引入专业化的人才,对于整个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于会计工作中各项风险进行全面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应对。利用现代化的理论和现代化的管理来充实会计监管体系的内部管控,从而更好的为企业行使监管工作。

3.4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利用改变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程序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会计监管系统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对于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工作事项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所进行工作的严谨性;会计部门进行重要性决策的时候要有会计监管人员在场进行全程的监督,保障决策的公正和公平性[5];每一项工作都要增派相关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管,绝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对日常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坚决杜绝不正规操作行为的发生。通过这些环节来让内部员工真正的意识到企业会计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让会计监管体系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3.5 加强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

企业的监管仅仅在内部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外部的力量来进行联合监管。加入社会监管能够帮助企业的会计监管工作更客观化和正规化,能够更为真实地体现出企业会计内部所存在的问题,能够站在另一个视角来看清企业会计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的进一步成长。政府的监管能够给企业内部带来更大的震慑作用,能够让企业员工自我监督能力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和发展,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会计监管工作的效率,使得整体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也能够帮助企业树立一个正面化的形象。

3.6 加入科技化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

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世界的发展,许多的高科技发明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便利。在会计监管体系中也可以加入这种科技化的管理来充实管理的手段。例如,在会计人员工作使用的计算机中加入相关的监督管理程序,一旦工作人员触碰超越权限的机密内容的话,系统就会自动将内容锁死,然后向监管体系发送相关的报告。再如,将会计监管的工作步骤程序化,就能够使得监管更加的正规化,省去了不必要的步骤,更加注重实用性。现代化的办公能够带来超乎想象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繁杂的会计监管工作程序,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都给系统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4 结 论

企业会计监管体系的设立是为了帮助我国企业的会计事业更好地发展,进而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方面的效益,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中的会计监管工作人员来说,要秉承积极的态度来深入地贯彻各项会计信息所传达出的内容,主动对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投身到企业的会计监管工作中去。整个会计监管体系要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的监督和总结,多吸取国内外的相关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不断的进行创新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会计管理部门的发展,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计准.美国会计监管和透明度法案对我们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2(9).

[2]戴新民,龚银燕.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会计信息全面规范[J].管理世界,2003(2).

[3]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8).

[4]董成.日本会计模式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2).

[5]邓培林,赵淑玲.企业会计造假漏洞与经济学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
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对策
企业会计处理中税务筹划的应用探究
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分析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企业会计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