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下古镇

2015-05-30 10:48颜士州
当代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吴承恩戚继光故居

颜士州

河下古镇坐落在江苏淮安市古城西北吴王夫差开凿古邗沟入淮末口处,邗沟贯穿于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之间。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得这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古镇从北面入口,呈“士”字形,进入古镇往南前行,跨过一座小桥,名曰“程公桥”。导游告诉我们河下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此桥是城北通往淮安古城的必经之地。伫立桥上,放眼东西方向,河道两岸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南北街道不长,仅仅约300米,两旁都是一些古店面。东西街道长约1500米,程公桥下自东向西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临河两岸都是民居,临水而建的老屋墙根都用石块垒起来,青瓦下的墙面由于岁月侵蚀早已层层剥落。此起彼伏的民居,曲折的巷陌,弯弯的流水,构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河下古镇名人辈出。比如秦汉时期著名军事家韩信,文学家枚乘、枚皋父子等。仅明清时期古镇就出过67位进士,123个举人,12名翰林,文化底蕴十分雄厚,素有“进士之乡”的美称。

沿着河沿走,不远处就是一座高大的亭子一般的状元楼,楼分上下两层,在楼上放眼远望,整个淮安城一览无余。此楼是河下人民为了纪念抗倭状元沈坤而建。沈坤出生于古镇竹巷街,嘉靖十年中举人,那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沈坤与戚继光为同时代人,他与戚继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戚继光自己训练了一支民兵,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人们称之为“戚家军”,而沈坤也散家赀募集乡勇,亲自训练成一支千人的乡兵,时人称之为“状元兵”;戚继光在抗倭胜利以后,遭到奸人陷害,被罢官,而沈坤在抗倭胜利以后,竟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戚继光等人的事迹被载入史册,而沈坤的事迹,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载入正史。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家附近建了一座状元楼。

走过状元楼一路前行,不远处就是梁红玉祠。梁红玉祠大门朝南,门头上“梁红玉祠”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祠堂就是一方四合院,大殿中央为梁红玉塑像,塑像中梁红玉戎装佩剑,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大殿东厢三间,西厢三间,里面放着击鼓战金山时的大小锣鼓,庭院中遍植花木松柏,一棵千年柏树见证着时代变迁。梁红玉生于河下古镇,出身贫寒,后嫁南宋著名抗金名将韩世忠,北宋后期,金兵南犯,她跟随丈夫韩世忠开始了戎马生涯。大战黄天荡,击鼓战金山,因功勋卓著,蜚声朝野,先后被封为安国夫人、护国夫人。河下父老在梁红玉出生地建祠以纪念这位女中豪杰。

再往东南方向约300米就到了吴承恩故居,故居门朝南,门前有一座小桥连接着广场与故居,西侧是草木葱茏的吴承恩文化广场。

吴承恩故居,客厅是三间青砖瓦房,典型的江淮地区大户人家的会客室格局,中堂安放着一尊吴承恩半身铜像,主房是吴承恩与两位夫人生活之处。

吴家书房门前有一座吴承恩花岗岩全身雕塑,在塑像前有个水石园,虽然小,但有山有水、有洞有道,还真让游人仿佛置身于花果山之中,自有一番乐趣。

如果说书房门前是一座花果山,那么吴家后花园便是一部微雕式的《西游记》全景图。2000多平方米的后花园,细看这些奇石,真像《西游记》中描述的妖魔鬼怪,这些石头把书中的反面妖神刻画得栩栩如生。

古镇不仅名人辈出,而且盛产美食。就美食而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就出自这里。然而,古镇最富有特色的当数茶馓。追溯茶馓的历史始作于唐朝贞观年代,盛于明清时期,据传,慈禧太后患乳瘤无药可治,淮安御医韩达哉曾用茶馓、荔枝核和黄酒煎服,连服三次乳瘤消失,慈禧大为赞赏,自此,茶馓在同治年间被列为清室贡品。1930年获巴拿马国际展览会银质奖。李时珍《本草纲目》有云:油馓之甘味为咸,通便润肠、乃有温中益气之效。至今淮安民间的乡下还有产妇生小孩,亲朋好友把茶馓当礼品相送的习俗。

(责编:刘建蕊)

猜你喜欢
吴承恩戚继光故居
卫立煌故居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吴承恩剿匪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戚继光开发的抗倭神器,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姚渝永连环画选页 《戚继光御倭》
两代帝师归寥落——翁同龢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