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微信让中国人更寂寞

2015-05-30 04:12
新传奇 2015年4期
关键词:伤心电视机客厅

我孩子小的時候,客厅是家人交流的最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家庭“争吵”的主要发生地,客厅里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电视机。它总会给家庭带来温暖感,下班回家或双休日与孩子之间会有很多互动。两个孩子常常为了争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争吵,但就是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和谦让。

到了他们读初中的时候,互联网开始普及,从此孩子们不知不觉从客厅消失,电视机也彻底失去了“人气王”的地位。又过了几年,电视机、台式电脑都已经不是孩子们的菜了——他们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戴着耳机,静静地拿着iPad或智能手机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玩,那里有微信、游戏、视频、淘宝……甚至外卖。孩子们之间也不再争吵了,家人之间再也不会为一个小小的话题口沫横飞、面红耳赤了。常常,我会有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却隔着千山万水的悲凉感觉。

一天,在家吃晚饭时,我的手机屏幕上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女儿的微信:“老爸,你少喝一点酒”。这让我感到既温暖又伤心。温暖的是,女儿还是关心我的;伤心的是,她就坐在我身边,难道跟我说一句话也这么困难吗?

公司里也一样。以前上班时,接听电话声、同事之间的呼叫声、工作上的意见交流声,热火朝天,让人有斗志昂扬、蒸蒸日上的感觉。现在上班,却几乎是鸦雀无声,大家各上各的网,各玩各的微信,很少见到有人为工作进行激烈辩论。

从前,午休时大家还会一起打打牌、下下棋、看看报、聊聊天,现在这种景象也不多见了。本来同事之间有些小矛盾,基本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玩笑得以释怀或宽容的。现在,却是在微信群里发一些冠冕堂皇却言之无物的“帖子”。

是的,高科技确实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简化了工作上的复杂流程,但也剥夺了我们最简单的沟通的快乐感和温暖感,让我们在机械与程式化的交流中,与身边最值得珍惜的亲人和朋友却越来越疏远。所以,我们才会总是眼涩、手酸、颈椎疼。所以,我们才会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2期)

猜你喜欢
伤心电视机客厅
这么写,才伤心
瓜里绘客厅
瓜里绘客厅
伤心人之伤心语
杨苡先生的客厅
春意客厅
钻进电视机里的人
电视机
分快乐,分伤心
神奇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