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015-05-30 00:16田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思想品德课生本教育

田斌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仍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的“生本教育”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升本教育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62-01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身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对学生教学过程中若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实施“生本教育”对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的基本概述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

“生本教育”主要指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其理念在于坚持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生本教育”的实施使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和以教材为主体的师本教育与本本教育被打破。从其原理分析,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从课堂分析,是帮助学生好学所设计的教育;从整体分析,是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从操作分析,使以学为本的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以初中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需求为出发点。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独立意识与成人感逐渐增强的阶段,对教师及同学给予的尊重与认可极为重视。所以“生本教育”所坚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为出发点。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实践性、综合型以及人文性等特点,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生活。而“生本教育”中所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引导能够符合思想品德课本身的学科性质。以新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与“生本教育”的坚持的理念完全吻合。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十分必要[1]。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一)以宏观角度进行探索与研究

1.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观念,具体包括:第一,生本教育中的教师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教学任务的落脚点置于组织学生学习方面。第二,生本教育中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第三,生本教育中的教学观。生本教育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可采用班级、小组或个人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看作生命的课堂。第四,生本教育中的评价观。生本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将集中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性为主。除此之外,生本教育中也包括其他许多教育观如价值观、伦理观、学习观等。

2.教学模式的重构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大多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所呈现的状态为教师不讲,学生不学;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既造成了课堂气氛的沉闷,也使学生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因此,在“生本教育”下,要求教师点拨提升之前进行学生自主合作,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进行个人自主学习,以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的拓展

思想品德课程中涵盖很多令学生乏味的道理,加上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造成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在“生本教育”下,要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展自身能力,掌握知识,养成品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从“生本教育”的理念中不难发现,一切教学活动的目标旨在学生的发展。因此,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做到:关注学生成长,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进取意识,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评价内容方面,应根据思想品德课学科的自身特点,将学生的情感变化、个人行为习惯、认知态度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纳入其中。在评价方式方面也可通过观察、问卷、记录、论文以及访谈等综合手段。在评价标准方面,也需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2]。

(二)以微观角度进行探索与研究

1.课堂趋于生活化

生活化课堂的创建主要将生活中的场景与话题引入课堂,从而使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与体验并不断完善自我。例如,课堂中引入的学校生活情境:当自习课铃声响起后,某班级一名男同学边拍球边走进教室,并从讲台处将球抛向另一名男生,抛球过程将教室灯管打碎,而该同学表现极为坦然,班级的女同学也投来羡慕与欣赏的眼光。通过此情景的设置,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该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如何进行改善?”这样既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教学深度得以拓宽,又将“生本教育”的目标充分体现出来。

2.对学生道德实践与情感体验的关注

初中阶段,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关键在于道德实践。课堂中可引入实践活动,如针对“成为一个有道德、责任感的人”这一教学内容时,可通过一定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布置的作业内容中,也可引导学生对父母与关爱,使学生在深化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在情感体验方面,也应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适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悟[3]。

三、结论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本教育”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重构教学模式并完善评价方式,同时需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与情感体验,保证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和谐,从而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候梦明.“生活化”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璞归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13):199.

[2]韩亚晶.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牟红菊.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的探索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思想品德课生本教育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