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探究

2015-05-30 00:51李琼锋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物理课堂教学

李琼锋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的有效性,要求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通过分析有效课堂教学的定义和遵循原则,从备课、导入、互动、兵教兵和反思等方面论述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激发兴趣兵兵相教反思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62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提高技能和形成正确思想的主渠道。初中物理知识面广,抽象性强,实验多,与生活密切联系。但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周3节课,每节课45分钟。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最大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观察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师有很多的教学行为有待完善,如没有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讨论、去实际操作;没有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教与互学。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少、速度慢、效果差、很费力等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师的“采用情况”、学生的“记忆情况”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鉴于上述各种情况,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里,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思维,就必须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我认为探究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一、有效课堂教学概述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并不是指教师是否讲完课或者讲课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或者学得好不好。也就是说:课堂中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学懂,从低技能到高技能;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者学得很辛苦,就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有效课堂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低耗高效”原则:有效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巧讲、精讲,学生多练多讲,以最少的时间去学习掌握教学目标,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尽量少做无用功,每个环节、每时每刻都有收获。

2.“以学生为本”原则:我们在备课、制定教学目标之前,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水平、认知技能和个性发展;熟知班级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另一方面要透彻理解教材,明确知识重难点,以学生如何“学”来确定教师如何“教”。

3.分层递进原则:教学内容层次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递进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思维要求;作业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搞“一刀切”;辅导分层,如果是全体性的问题,在全班讲评,如果是个别性的问题,则个别辅导。

4.实效性原则:有效课堂教学既要体现学生学到知识,又要体现各种能力都能得到发展,真正具有实效性。

5.师生互进原则: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多合作交流。要做到“有效课堂教学”,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研读教材,有效备课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研读教材,厘清知识结构,理解知识逻辑顺序和教材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和授课体系。授课体系主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进行有效的备课,备课中要着重思考这节课安排几个活动,每个活动多少学生参与,如何安排;教师在活动中如何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其次,还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者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调控,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热情。要保证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激情,人人都敢说、敢问,新课引入尤为重要。在新课开始10分钟之内必须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问题的心境。因此,新课引入时可借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出问题的图片、动画、视频、故事等资源。如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用会跳舞的火焰实验引入;学习“光的折射”时则用铅笔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实验现象引入;学习“物态变化”时用雨、雾、露、雾凇、冰山等图片引入;学习“压强”时用铁钉钉板Flash动画引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管理,有效管理离不开小组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打破了传统授课制的束缚,实行小班化和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而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营造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分组合理,公平竞争。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男女均衡,公平竞争。②分工落实,目标明确。每个成员担任一个角色,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③独学优先,合作交流。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先自己独立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答案的对错,突出学生的“学”。④抢答展示,课堂活跃。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展示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⑤实施激励评价,激起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使组与组之间竞争激烈,勇于质疑、抢答,谁都不愿落后。

4.分层教学,兵兵相教

每个班都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性格、思维、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有些相差很大。所以,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把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难的、抽象的问题暂时不讲,也不要求学生掌握。当学完一定内容以后,学生有了解决前面遗留问题的能力,再回头去探究、讨论。课堂上教师以最快速度、最少时间让思维活跃、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标要求。然后由这第一层次的学生对第二、三层次的学生进行“兵兵相教”,让优秀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最后还不懂的学生由教师课后进行辅导。“兵”教“兵”活动不但能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也能促进尖子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尖子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现象,我把物理练习也进行了分类。这样分层处理后的物理课堂,学生、教师都省时省力,减少做无用功,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5.加强反思,提升教学有效性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任何一堂课,无论教师怎样考虑,在课堂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也总会觉得还有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在不断寻找策略、调整教学结构、更改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如“我们都讲了好几遍,为什么学生还不懂呢?”我们要反思讲授时是否适时、适度、适合。过早学生不注意,过晚学生则会厌倦;讲太多、时间太长,学生会觉得烦;讲太少、不充分,学生难以理解;学生不想学时去讲,则是做无用功。又如“我们的课堂练习是否合适?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吗?课堂结构还可以调整吗?”……只有这样不断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越来越有效。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一堂课结束,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说是“有效教学”。但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去思索、实践、提升,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彭前程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邓国勋主编.中学教学参考[M].南宁: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1.

[3]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余文森主编.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特约编辑安平)

猜你喜欢
有效性物理课堂教学
只因是物理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