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集纳]

2015-05-30 20:46
对外传播 2015年3期
关键词:传播学学术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孟威在2015 年2 月17 日《辽宁日报》刊发的《传播好凸显中国话语体系的声音》一文中认为:要注重以效果为导向建立中国话语体系,处理好“讲道理”和“讲故事”“自己讲”和“别人讲”“大声讲”和“柔声讲”的关系,既阐明立场和观点,又潜移默化地达到说服效果。把握好传播“时、效、度”,既学会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也学会用中国的语言讲世界的故事;既要讲宏观叙事的国家故事,也要讲微观具体的百姓故事。既要自己讲述,也要善借他国媒体阐释立场。既要敢于发声宣讲,也要善于柔声细语寓教于乐。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平台传播好中国声音,“事半功倍”地讲清楚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播出去、彰显于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曹晋在《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2 期刊发的《图绘全球批判传播研究的关键议题》一文中认为:当下中国本土的传播学研究图貌仍然刻录了西方传播学的踪迹与烙印,不过,其因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急剧转型,又展现出与西方异质的东方经验的社会历史脉络。一方面,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新学科在大学越来越体系化,部分本土学者把西方发展起来的传播学逐步引介、消化与吸收,这种实践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理论旅行”的表征,也是中国学者加入国际学术交往并丰富本土教育资源的门径。另一方面,传播学作为外来学科,上世纪80年代之后对中国新闻学界的影响日益深厚,而伴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其视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且得到学科目录的正式标注,传播学的学术人口和学术论著与日俱增。同时,跨学科的学术力量深度涉入社会转型与媒介传播的交叉研究中,学术园地的丰饶有待于不同学派的观点之间持续地相互碰撞与激荡。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肖铁峰在2015年2月28日《解放军报》刊发的《美新版国家安全战略透视》一文中认为:美国白宫2月上旬发布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奥巴马政府继2010 年之后出台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继续将“安全、繁荣、价值观以及国际秩序”作为大战略目标,在对外政策上主打“合作”牌,总体上延续了“多边主义”风格。与此同时,报告着眼国际竞争,因应时局变迁,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调整。总体来看,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反映了在资源受限、府院之争和大国博弈背景下,美国白宫对国家安全战略目标、途径、手段等要素的思考与权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戈登在2015年1月31日接受日本《每日新闻》采访时认为:美国不会抛弃东亚以致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而且美国的影响力也没有衰退。没有必要过度渲染中国的发展势头。日美中彼此相互需要,不论是经济、环境还是反恐方面,日本都应与美中两国构建友好关系。作为一名历史研究人员,我担心日本会出现试图通过肯定过去来寻求自豪感的想法。肯定过去的行为,真能够提升日本的勇气和自豪感吗?这是一种胆怯的想法。国家的自豪感应建立在谦虚悔改、诚实面对过去的基础之上。希望美国和日本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都不要忘记过去的谦虚品质。

@喻国明:尽管小数据是小范围的、片段的,但它有一个核心价值,即能够提供准确的结构性分析,拥有可靠的统计学价值。大数据虽然信息丰满,但整体构造难以看清,因此,小数据能够成为大数据判断结构性位置的校标。(2015年2月17日 09:11)

@南风窗:【中国作为领导型国家的全球布局】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与世界关系的变化,进而决定了外交应对方式。2015年是“一带一路”全面实施元年,中国外交也转向以互联互通为中心的奋发有为的阶段。我们要适应这样的国家身份转变。(2015年2月23日 13:14)

@清华史安斌:谈中国春节的“全球化”。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近千项“欢乐春节”活动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与海外华人群体相互配合展开“魅力攻势”,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纠正“全民摇红包”“抢购马桶盖”等负面报道造成的“中国人过春节只知大把花钱”的偏见。(2015年2月26日15:41 )

@密苏里孙志刚:对西方传统媒体来说,三种现象尤其值得注意:1.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不断出现;2.社交平台继续成为公众获得新闻的来源;3.移动继续成为主要新闻/信息的消费方式。这三种现象的背后是公众新闻消费习惯的改变。转型和策略的制定需要认真和及时地研究这种习惯的改变和它们对未来新闻传播、接收和处理的含义。(2015年2月27日 23:45)

猜你喜欢
传播学学术国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