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背后的故事

2015-05-30 15:10刘继兴
党员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陈诚延安

刘继兴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撰写的军事理论名著,它不仅有力地指导了中共的抗战,而且也影响过国民党抗战策略的形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曾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窑洞里写出光辉名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尤其是淞沪抗战之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可是,不到半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歼敌千余人,徐州会战,李宗仁率部击毙日军一万多人。捷报传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反过去的悲观情绪,唱起“速胜论”的高调。

为彻底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摆脱错误抗战路线的干扰,把全国军民的思想统一到“持久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轨道上来,并为持久抗战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毛泽东决定写一部论持久抗战的理论专著。

为了写好这部专著,毛泽东查阅了大量资料,拟定了详细的写作提纲。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毛泽东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五万字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就一气呵成了。

翟作军那时给毛泽东当警卫员,他回忆:“主席写《论持久战》,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还一个劲儿伏在桌子上写呀写的。实在写得太累太困的时候,才叫我们给他打盆水洗洗脸,清醒清醒,或者到院子里转一转,要不就躺在躺椅上闭上眼养一会儿神,又继续写。”

就这样,经过多个不眠之夜绞尽脑汁地奋笔疾书后,这部著名文稿《论持久战》问世了。

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讲演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

陈云听了毛泽东的讲演后,感到毛泽东讲得非常深刻,非常有说服力,对全党及全国抗战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于是,他建议在更大一点的范围给干部讲一讲,毛泽东接受了陈云的建议。

毛泽东考虑到,在更大范围讲,只能是分别到抗大等学校去讲,到延安各党政机关去讲,可是这样做,一是自己非常忙,抽不出那么多的时间;二是只由自己去讲,听者仍然有限。于是,他决定把讲稿整理出来,先在党内印发。这样,《论持久战》先在延安油印出来,在党内传阅。

延安油印的《论持久战》数量有限,尽管大家争相传看,仍然有许多干部看不到,于是,毛泽东又决定印成书公开发表。

《论持久战》一面世,就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庆龄收到这部书后,认真地读了两遍,她深为毛泽东的深刻分析和高远眼光所折服,立即找自己亲近的朋友爱泼斯坦等人把《论持久战》翻译成了英文。

《论持久战》的英文版在海外发行后,得到了国际上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据说,在丘吉尔、罗斯福的案头上,都放着《论持久战》英文版,斯大林的案头上则放着他专门请人翻译成俄文的《论持久战》的文稿。

在国民党高层引发震动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认为,《论持久战》是一部军事巨著,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因此,他积极向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推荐。在蒋介石的认可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同时,在征得周恩来的同意后,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看了《论持久战》,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他建议美国政府“加快对华援助”,向中共提供武器装备,这样一定会加快胜利到来。

周恩来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介绍了《论持久战》的基本思想,并送给他一本《论持久战》单行本。

陈诚一开始认为这是毛泽东在故意炒作,因而不屑一顾。1938年10月下旬,武汉失守,继而长沙沦陷,抗战形势的发展确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陈诚这才意识到抗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久性。于是,他重新捧起《论持久战》仔细研读,并结合战例,在书眉上写了许多批注,并特地请周恩来到湖南衡山给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学员讲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备问题》。这本有陈诚批注的《论持久战》,至今仍存放在台北陈诚私人图书馆里。

中共地下黨员余致浚在抗战初期曾担任蒋经国的“私人秘书”。余致浚逝世后,他的家人发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蒋经国非常佩服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仔细阅读过七八次之多,书上用红蓝铅笔作了很多勾画,书页周边写满了中文和俄文。

(刘名远荐自2014年9月22日《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陈诚延安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Temperature effects of GaAs/Al0.45Ga0.55As superlattices on chaotic oscillation∗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陈诚作品
狠心的龙虾妈妈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