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与写作对接的思考

2015-05-30 21:20邢延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弗洛姆观点文本

邢延

[摘要]阅读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阅读中的点滴思考、感动,引导他们将这些思维的情感火花有效地与写作对接,拓展他们的思维,充实写作的内容,及时评点阅读作品,指点感悟之法。

[关键词]阅读写作联想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6

在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的心目中,阅读主要解决文本赏析问题,而写作主要训练表达能力,两者的目标不相同,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但事实上,阅读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阅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有思考的阅读会增加人的见识,提高人的思考水平。如何充分利用学生阅读中的点滴思考、感动,引导他们将这些思维的情感火花有效地与写作对接,触发他们写作的灵感,充实写作的内容,这是教师需要研究并落实的。教师要及时评点阅读作品,指点感悟之法。

学生在一般的课本阅读和自主的课外阅读中,读的书不少,但是消化、吸收得如何?这个很难量化,也很难测试。当然,阅读不是与考试挂钩,阅读如细水,慢慢滋润读者的心田,但是过于散漫的、无法回顾总结的阅读,效率也不可能太高。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我们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一定要求。

一、要求学生有所感

从范围上讲,这个“所感”可以是就一篇文章,也可以就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我们可以在阅读安排中对学生提出摘抄句子的要求,并且要求他们将有关内容的“感”表达出来。这样的要求,既是比较明确、有指导性的,同时又是宽泛、不限制具体阅读内容的。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自然会在某些自己感兴趣或感到迷惑的地方放慢阅读速度,沉潜于文本,深入思考,获得一些自己的有个性的阅读收获。

二、要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

“感”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刻思考上,如果眼光、思考仅仅停留于此,这样的思考也不够广阔、深远。因此,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还要指导他们多用联想,对以往的阅读感受认识有所回顾和联想,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

这样的联想可以是相关观点、思考的汇集与互相补充阐释。比如王开岭的文章和熊培云的文章中都有比较多的对社会、对人性的探讨,可以将他们的一些相近观点集中在一起,比较体会两位作者表述自己观点时各有什么特点,他们的观点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肖申克的救赎》、法国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也在好多作者笔下出现,这些为人熟知的或看似浅显的故事中有哪些寓意?根据自己的阅读状况,多进行一些诸如此类的阅读中的归类摘抄、联想思考,一定会不断产生新的思考成果。

这样的联想也可以由作者的感想进一步展开生发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有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言简意赅,意义丰富,他的观点源自他所处的社会现实,但是在“我”读来,在“现在”读来,却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也不妨由此展开联想,写下自己的思考。比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有这样一段,它来自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当男女双方感觉到在考虑到他们本身的交换价值的情况下,已经找到市场上所提供的最合适的对象,他们就开始相爱。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今天读来,我们似乎还可以在如今的社会中找到这样的事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节目设置方式,还有对“中国丈母娘”的声讨……凡此种种,用弗洛姆的观点来解释,其实都是源于人们对“在爱情这件事上一无所学”这一看法的错误,那么,在看了弗洛姆的书后,对现今的社会现状一定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联想也可以关注到文章的结构、写法等方面,通过几篇文本的比较获得的写作启迪。比如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一书,里面大量的是他的时事评论,多读了几篇之后,我们可以将它们联系起来,发现它们在写法上的一些相似之处:熊培云的时事评论以现实发生的或大或小的事件引入,接着大略介绍下他人的一些看法,在提出自己观点之后,联系他比较熟悉的法国政治、社会生活等内容,做一个横向的比较,再联系他熟悉的电影、文学作品等,阐述他对时事的看法。这样的思路结构既立足现实,又不拘泥于就事论事,阐发高远,能够给人一种宏大的视野与别样的见解。这样的写法能带给你什么启发?我们由此可以联想安排自己的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这样的一种思路展开方式。

我们倡导阅读的过程中,将阅读中获得的启示、感悟融入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功用。教师首先要有前瞻意识,先于学生阅读,深于学生感悟。学生可以选择与话题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如从立意、语言表达或者布局谋篇的角度来边读边思,并从中汲取精华,善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要从阅读材料中归纳写作技巧。通过在阅读中挖掘材料的内涵,总结文章布局谋篇的技巧,并结合作文题目进行拓展延伸,将主题阅读与作文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许能解决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等问题。如此,阅读的源头活水,便能滋润出精彩纷呈的佳作。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弗洛姆观点文本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观点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与人的孤独——对其代表作《逃避自由》的分析
不乐多冤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弗洛姆类伦理思想的主旨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