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启迪学生思维

2015-05-30 23:24顾丽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侧重点错因题干

顾丽红

[摘要]选择题得分的高与低,成为决定考生高考历史学科成绩优劣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影响学生考试得分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即知识能力、方法规律、考试心态,而学生考试解题出错有三大原因即概念不清或基础不牢、审题不清或思路错误、粗心大意或心态失常。

[关键词]历史高考选择题审题失分关键环节启迪思维高效得分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10107

近几年的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其中,历史选择题具有知识点覆盖面广、学科素养的考评全面到位、答案唯一性和评分的准确性等特点,在历史高考江苏试卷中已成为主要题型,且分值与材料问答题平分秋色,占据总分值的50%。下面笔者着重从审题环节分析导致学生选择题失分严重的表现,探讨高效得分的教学应对策略,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审题不清导致失分的表现

1.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认识错误

例1: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的本质是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C。学生容易误选A或B。误选原因是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选A的学生将侧重点放在“乡村尚少”,而选B的学生将侧重点放在“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这两者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没有仔细阅读题干的要求,“材料所反

映现象”应该包括“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和“乡村尚少”这两种同时并存的现象。

2.容易被材料中的干扰信息所误导

例2: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A.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B.片面照顾高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D。学生容易误选A,原因是学生被材料中的“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这个干扰信息所误导,社会矛盾的加剧是因为政府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引发的;而题干要求学生理解“政府缩减社会福利的原因”即原有的福利政策使得各国政府不堪重负,财政赤字严重。

3.容易混淆试题考查的不同侧重点

例3: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46.2%40.6%28.4%16.5%8.4%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D。学生容易误选A或B。误选原因是学生混淆了题干中所呈现的现象的侧重点。选A的学生将侧重点放在“首先发生在美国”,认为危机是由于美国经济繁荣实力强大带来的贫富悬殊所致,从而忽视了“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是在二战之后这样的历史史实。选B的学生将侧重点放在“经济危机”这个关键词上,而B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误选A或B的两种学生都没有注意审清题目,题目问的是由美国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才会出现这种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

4.容易被选项中的正确说法所干扰

例4: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D。学生容易误选A或B。误选原因是学生认为A或B的说法是符合历史事实,这是正确的,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A或B。这道题考查的侧重点是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待农业和工业的不同做法: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重工业,因而有“农村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的说法。

二、高效得分的教学基础策略

1.夯实主干知识,提升知识能力

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属于知识性错误,如对史实记忆不准,对历史现象理解不到位,迁移运用知识不到位等。基础知识是一切历史思维活动的前提。针对学生的知识性错误,要求学生在复习时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辨别史实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错误。要把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围绕模块专题,对重点主干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解,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探究、整合、变通,加强对重要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只有夯实重点主干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才不是空中楼阁。

2.把握审题规律,培养解题技巧

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源于解题能力的高低,在夯实主干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解题方法技巧的培养。鉴于学生历史选择题考试出错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或思路错误,必须把握选择题审题规律,培养解题技巧。审题规律:三审题干、三辨题肢。三审题干,即一审限制词,明确考查的范围(尤其是时间和空间);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涵、外延;三审求答词,明确考查的意图。三辨题肢,即一辨是否符合史实;二辨是否符合题干内容;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解题技巧:在充分审题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定位、概念定位、高度关注程度性词语、利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方法技巧正确解题。

3.建立“纠错本”,不断反思总结

“纠错本”,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纠正学习上的错误的笔记本。纠错笔记就是学生把平时训练中常考、易错的典型试题“剪切”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在错题的旁边标注完整的分析过程:一是分析错因;二是标注避免再错的有效方法;三是进行思维发散,对错题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做好有效的纠错笔记,能够帮助自己加深对错题的印象,避免以后犯同类性质的错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醒学生将纠错笔记做好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要相互交流、彼此借鉴;要多多反思总结,不断整理和完善。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侧重点错因题干
数字算式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Online learning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国际汉语教学各阶段文化传播侧重点探讨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谈企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
地方台对农电视节目运作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