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法的成功实践

2015-05-30 10:48林代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师生函数

林代足

【摘要】作为承接初中任务型数学和大学专业型数学的重要阶段,高中数学的战略地位不容小觑.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更加体现数学的严谨思维,更加要求教师的有效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加锻炼师生的思维意识.高中数学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科研人员的重要使命,并不是对学生造成升学压力的困扰,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高中数学教学更提升一个层面.本文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后,取得成功尝试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研究显示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思想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高中数学是继初中数学抽象逻辑思维形成之后着重逻辑推导能力培养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的教学中不要一成不变,要善于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这节课无疑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因此,怎样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而无法自拔便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中数学的魅力不仅仅是概念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在数学问题解决时形成的个人独特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既要完成数学知识的传播,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得当,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成功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

1.发现引导模式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情境问题,使学生建立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机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然后教师将知识导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由教师总结且给出正确的数学内容,最终师生共同完成相关知识的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整体和部分的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如,在三角函数系列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前后所学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特点进行引导,归纳出不同函数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演绎推导模式

在高中教学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演绎推导原则使数学基本公式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知识结构进行演绎推导,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结构特点进行演绎推导,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来源和相应知识的体系脉络.如,认识函数系列方面,教师可以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函数模型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绎推理,使学生深入了解函数内部特性原理.

二、教学方法的呈现模式

1.数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头脑已经积累的经验,让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密切的联系,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将数学学习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思考数学的生活事例同样能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如,在导数概念的引入时可设置变化率,通过气球膨胀率和高台跳水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进而抽象概括出导数的概念,进一步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高台跳水问题去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等问题.

2.课堂主体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把课堂教给学生,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在愉快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搭建师生互动平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诱思探究教学法,创设一系列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例题、习题、思考题,为学生搭设观察、思考、探究、交流、反思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探究问题,通过师生对问题精辟的分析、规律的揭示,逐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以问题引导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富有了探究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数学活动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主动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直接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精彩纷呈的数学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则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选题板演等活动形式,这些形式应用得好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学习,轻松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版本.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也绝不是某个教师随意发挥的杰作,它饱含着教师对课程的深刻理解、对教材的深刻挖掘、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对课堂的灵活驾驶.只有在此基础之上,高中数学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宏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2]徐雄风.深度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3]吴泽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师生函数
二次函数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