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培养策略

2015-05-30 09:39谭东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有效性情境

谭东平

体育课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是动感,就是激情和活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课程也在新的教育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每个体育教育者的认知都在迷雾中逐渐地清晰,探索着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积极地改进,面对大好形势的诱惑,我们还要保持自己头脑的冷静,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虽然,形式上的改变,的确使课堂活跃了,学生兴奋了,但是有效性还是要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深入思考来实现,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要在改革中看重内涵,看重实效,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每节体育课程的有效目标。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体育与生活相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将良好的情境理解为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原动力,何谓创设情境呢?事实上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形象可感的具体环境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在自己熟悉的味道中迅速地融入环境中,收获一种主观上难得的精神体验,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在饱满的课堂情境中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并使其收获基本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理解力和生活环境为基础,如果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那么就失去了有效性,也就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例如在低年级队列练习课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与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具体的情境设定为道路交通情境,以信号灯为体育教学的口令,这样新鲜的教学手手段不仅使学生收获了队列联系的实效,更能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自觉意识,“踏步走”、“齐步走”、“立定”这三种口令可以用“黄灯”“绿灯”“红灯”来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三种信号灯来进行具体的操作时,要让学生明确三种信号灯的代表规则,黄灯是要等一等,也就是说学生要原地踏步走,而绿灯表示可以畅快地通过,红灯代表前面有危险要立即停止前进,在举起信号灯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一起来配合语言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有趣的体育训练方式,一改从前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思路,将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地感觉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可以说,这是安全、德育和体育的有效整合,充分地体现出了体育课的有效性。

生活处处有体育,而体育也无处不生活,将生活中的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的技能。

二、培养良好品质,让体育与德育并存

良好的品质培养与健康培养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何谓意志品质呢?广义上而言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战胜困难时而衍生出的独特的心理体验,体育作为一种竞技性的体力型运动,良好的品质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仅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份保障,更是新课标中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的内容之一,尤其是现如今的小学生都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往往表现为意志力薄弱,禁不起困难的考验,因此,体育课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学生品质的培养的重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更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弹跳类活动的课程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女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动摇、胆怯等,那么教师就要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恐惧心理,还给学生以轻松的学习环境,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做动作之前讲述动作的安全性和动作的要领,教师选择一些活泼的学生进行示范,这样一来,学生在同学们的示范下就会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如果还是不能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的话,也可以在器材上下功夫,比如说,降低“山羊”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这样的细节却给了孩子们一份安全的感受,使他们产生学习下去的勇气,并收获成功的体验,意志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让他们觉得安全,从而鼓足勇气,获取成功,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

体育课程中蕴含着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的教学内容,比如长跑、接力跑等,当学生感到身体不适时可能会选择退缩,而教师的一句支持和鼓励就可能使学生在意志力的坚持中突破自我防线,战胜苦难,体育课由此而获得实效。

三、优化教学内容,让体育与情感关联

一堂课犹如古代美丽的诗词,在乐器的配合演奏下凸显出灵魂的乐章,教师就是那乐器,学生就是那站在风花雪月中的吟诵者,张弛有度中凸显出动人的旋律。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用自己的语言和身体动作以及细心的观察将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让学生一起与自己共同谱写那动人的旋律,训练中一起欢笑、一起迎接挑战,这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那么该如何地去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情感充斥在体育课堂中呢?

例如在耐力跑的训练中,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共同分享跑步中的点滴体会,可以为学生讲述自己做学生时的跑步经历,给学生率先垂范,让学生以年轻时的自己为榜样,获得跑步中的成就感,在学生跑的时候,教师可以紧随其后,为学生递一块温暖的毛巾,一个鼓励的眼神,如此,师生关系便会获得飞速的提升,只有关注、关心才使师生关系获得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体育素质差的学生,教师的积极鼓励和背后的支持,会让学生感到一种积极的学习体育的情感,从而课堂有效性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教学内容是可以深度挖掘其中情感因素的,只有师生在情感的支撑下才能获得体育教学的实效,学生乐学、爱学不仅是建立在对体育课程本身热爱中的,更是建立在对自己老师的情感上的。故而,师生情感的建立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极其有效。

总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也离不开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情感,教师应立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还要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上的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真正地发挥实效。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有效性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