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提速山东

2015-05-30 10:48本刊编辑部
齐鲁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铁路网城际高速铁路

本刊编辑部

2014年12月28日,山东省第一条新建城际高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正式开通。青荣城际铁路于2010年10月10日正式全线开工,2014年8月25日铁路正线铺轨完成,历时4年10个月。

“高速列车在中国大地呼啸而过”——这句话经常被用作媒体的新闻标题。从牛背上的中国到高铁上的中国,最伟大的变化就是“速度”。

150年前,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而如今,“国民经济命脉”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巨变。这是高铁的时代,时间正在弥合距离带给我们的隔阂。

新的交通形式的出现,对山东究竟意味着什么?以火车为媒介,过去的100多年里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带着疑问,带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梳理这片土地上火车的步伐,为展望未来添加一面镜子。

(本专题10-25页)

从青荣城铁到“中国制造”

“以前,我不得不坐夜车。”一名在济南工作的威海乘客说,“接下来就不需要了,四个小时到达。”从威海到济南、北京的平均时间分别缩短到4小时和5个半小时以内,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作为山东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青荣铁路的开通将成为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黄金走廊”,使胶东半岛从“沿海边区”变成对接辽宁半岛、日韩国家的“桥头堡”。青荣城际向南通过在建的青连铁路、连盐、新长铁路以及互通铁路等与上海相连,向西通过胶济客运专线并入京沪高铁通道,这将促进烟台、威海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流,从而为胶东半岛区域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提升沿线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青荣城际铁路还将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纳入一小时都市生活圈,方便了跨城市工作人民的回家之路,享受“同城”体验,有效促进三地之间的交流合作。

一条铁路的开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当年的胶济铁路, 1904年,呼啸的火车第一次奔驰在山东的土地上,随后,胶济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开通。火车的奔腾彻底改变了山东的面貌,济南迎来新的机遇,青岛崛地而起,铁路对山东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日。

就此而言,青荣城际高铁的开通,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示出更多的可能性。

几年前,当时火车经常延误且不整洁。而今,新建的巨大火车站成为这个国度的一道风景。高铁正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工作。比如中国第一条城际高铁——京津城际高铁,使得北京和天津的距离缩短为半小时,城市之间的缝隙被弥合,影响深远。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高速铁路(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根据以上定义,中国的“高铁”以及部分“动车”和“城际列车”都属于高铁,也就是以“G”、“D”和“C”字母开头的车次。

2008年开通的京津城际高铁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如今,中国的高铁网络已名列世界榜首,且远不会停止建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8万公里高铁线路。

有西方媒体称:“高速列车也提升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就像说起手表想到‘瑞士制造,机器是‘德国制造,电子产品是‘日本制造,如今若说起高速列车,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制造。”

山东铁路建设的现状和未来

和全国步伐一致,在山东,新的铁路建设高潮已经到来。

2014年12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东介绍了山东城际铁路网建设情况,山东计划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实现全省各地市间3小时交通圈。

2014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以《关于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14-2020年)调整方案的批复》正式批复了我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按照国家批复的我省城际铁路规划,全省将形成“三纵三横”的快速铁路网。规划的“三纵三横”客运通道,将依托规划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互联互通,省内成网,并与国家干线网高效衔接,极大地方便全省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

全省快速铁路网建成后,省内,将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实现与周边城市1小时交通圈;省会济南与省内各地级市及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交通圈;各地级市间3小时交通圈。对外,通过与京沪高铁、太青客专、京九客专等国家干线网连接贯通,向西可达石家庄、郑州、成都、重庆,向北可达北京、天津,向南可达上海、江浙、广东、广西,实现与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对接。

2014年6月10日,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近日将完成国家对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并争取部分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曲阜至临沂、菏泽至曲阜城际铁路的预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争取年底前批复立项;潍坊至莱西、济南至聊城、济南至莱芜、青岛至海阳等城际铁路正在开展线路方案研究,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部分项目2015年开工建设。

根据《全省快速铁路网规划》,未来我省将利用既有铁路、在建铁路和新建快速铁路,形成覆盖全省17市、总规模3750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实现济南、青岛与周边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实现省会济南与地级市两小时交通圈,实现省内各地级市间三小时左右交通圈。

高铁的表白:向人类的智慧致敬

1825年,英国人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将英格兰两座小镇连接在一起,世界为之改变。1881年,中国人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唐胥铁路。

一百多年來,我们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和谐号”动车组的进步;经历了从绿皮车、黄皮车、红皮车到白皮车的舒适;中国铁路从万国牌的1.8万公里到国产化8.6万公里铁路网的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铁路还并不多见,如果在乡镇或者山村,突然“冒出了”细长的铁路线,那绝对是经济发展提速的信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很多地区伴随着铁路的修通,社会经济大踏步前进。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成名作《哦,香雪》,就是一个铁路与社会转型的感人故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公路和航空运输迅速发展,使铁路在速度上居于劣势,长途客运受航空运输排挤,短途客运被汽车运输取代,铁路进入“夕阳产业”的被动局面。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交通安全等问题的困扰,人们重新认识到铁路的价值。特别是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高速铁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由于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兴建、改建或规划修建高速铁路。目前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达到11028公里,几乎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一半。同时,在建高铁规模12000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延绵的铁路线上,火车如同咆哮的钢铁长龙,飞驰在山川大地之间。如果这种场景中伴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日,很容易激发艺术家们各种创作联想。铁路,不论是在美术作品中,还是小说、电影世界里,都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对象。

从本质上看,铁路是一种供火车行驶的轨道。铁路是冰冷的,本身没有任何情感可言,但是很多人走在铁路边,都会思绪万千。

一个诗人写下诗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像一个城市大家庭,往来穿梭的高铁,是一趟趟流动的公交车。速度拉近了距离,远去了颠簸的不眠夜。那往来奔忙的乘客,不是数字,是城乡一体化的表白。”

反观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拉近距离的历史。火车的出现,成为人类交通史的里程碑;高铁的出现,使火车的触角伸向更遥远的土地。

猜你喜欢
铁路网城际高速铁路
城际列车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城际铁路CTC中自动折返功能设计与实现
深圳经惠州至汕尾高速铁路功能定位研究
万科城际之光售楼部
一种城际车载列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中国将加快建设发达完善的高速铁路网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