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2015-06-01 09:17童金亮李晓飞462000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36期
关键词:管术成功率定位

童金亮 李晓飞462000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童金亮 李晓飞
462000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静脉穿刺置管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盲穿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少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相较传统盲穿法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方案,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穿刺置管;超声引导;并发症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常见的诊疗技术,多用于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常见于静脉取液、血流动力学监测、胃肠营养支持中。传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路径相对较多,通常以体表标志物为参照和定位,并采取盲穿法做穿刺处理。但大量研究表示,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且穿刺置管成功率有限[1]。近期有学者提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其穿刺成功率高,定位精准,且安全性高[2]。鉴于此,为进一步证实超声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对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静脉穿刺置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63岁,平均(41.6±3.4)岁;体重41~81 kg,平均(62.6±1.6)kg。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4岁,平均(41.9±3.3)岁;体重42~80 kg,平均(62.5±1.7)kg。两组性别、年龄、体重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取右颈内静脉穿刺入路,均采用同一规格的单腔导管。对照组采用盲穿法,采取前、中、后路及低位颈内静脉盲穿。观察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全麻诱导后,取仰卧位,头偏左侧,肩下垫入枕套,充分暴露颈部,超声定位颈内静脉,二维显像下观察静脉走向及宽度,标记最佳进针点、方向及深度。消毒穿刺区域皮肤,将耦合剂涂抹于超声探头,将消毒避孕套套扎于超声探头,放于患者胸锁乳突肌下端部分,靠穿刺点内侧,获取静脉横截面图,确定穿刺角度30°~45°,以探头1~2 cm处作为进针点,插入穿刺针,确定后抽出血,放入导丝,退穿刺针,后置管,退导丝,固定静脉导管。

观察指标:①统计2组穿刺置管成功率;②记录2组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穿刺安全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对比: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100.0%,对照组成功率87.5%,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出现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2.5%,对照组动脉误穿6例,血肿4例,气胸4例,血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3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目前监测右心负荷量、测定静脉压、建立静脉高能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但基于颈内静脉自身解剖特点的考虑,穿刺对定位准确性要求比较高,易受患者颈部活动度、体型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定位困难[3]。且研究认为,若反复穿刺或穿刺不当可能误伤患者颈动脉,诱发气胸、血肿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统计学资料显示,一般成人群体中有5%~10%的人存在解剖变异特点,部分血管相对细小或血管不在预期位置,导致穿刺失败[5]。早期颈内静脉穿刺多采用盲穿法,但其穿刺成功率仅80%~90%,且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恢复。

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便有学者肯定了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作用[6]。最近几年来,也有大量研究文献证实,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采用超声引导方案,安全性高,穿刺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行性强[7]。其操作方便,且无放射性危害,对人体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正确区分不同组织结构,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神经、肌肉、血管、皮下组织。且采用超声无创定位方案,可准确定位血管,确保解剖位置的精确性,可为颈内静脉穿刺提供全程影像指导,且费用低廉,推广价值高[8]。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案,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盲穿法,结果证实,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达1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与上述报道一致。

App lication of ultrasound guided puncture in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Tong Jinliang,LiXiaofei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ofLuohe City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 guided puncture in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Methods:80 patients with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sed blind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uided by ultrasound guided puncture,we compared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0%was higher than thatof the control group of87.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5%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7.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blind puncturemethod,thesuccess rate ishigh,the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

Puncture tube;Ultrasound guidance;Complications

表1 两组穿刺置管成功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表1 不同性别RA患者中anti-CCP和AKA的阳性率比较[n(%)]

表2 成人RA患者和JIA患者anti-CCP和AKA的阳性率比较[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36.65

猜你喜欢
管术成功率定位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