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低体重指数呼吸疾病患者的影响

2015-06-01 12:32曹彩梅
西部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肺病阻塞性体重

曹彩梅

正宁县中医院内科,甘肃 正宁 745300

社区护理干预对低体重指数呼吸疾病患者的影响

曹彩梅

正宁县中医院内科,甘肃 正宁 74530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积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营养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体重指数(BMI)值干预后观察组正常46例(92.0%),过高2例(4.0%),过低2例(4.0%);对照组正常40(80.0%),过高4例(12.0%),过低6例(8.0%)。观察组的BMI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及遵医行为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复机体营养状况与肺功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呼吸疾病;体重指数;社区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发病与外在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环境变化、生活习惯、个人状况等[1]。研究结果表明,预计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五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合并症较多,比如其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到了15%左右,多表现为低体重指数(BM I)[2-3]。疾病患者由于呼吸道顺应性下降,使患者每日呼吸耗能较正常人高1O倍,导致营养不良[4]。在干预中,对于体重比的下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需要积极进行护理干预[5-6]。近年来,笔者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50例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9月到2013年11月就诊的100例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1.2± 10.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4个月,平均(1.89±0.45)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15.3±2.1)年;平均BM I(19.9±1.8)kg/m2。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0.0±10.3)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4个月,平均(1.89±0.45)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15.4±2.0)年;平均BM I(19.0±1.9)kg/m2。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及BM I值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2)BM I<21;3)年龄≥14岁;4)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语言表达的,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并知情同意本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1)无严重影响营养代谢的疾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2)入院前一个月未接受过输血、白蛋白或特殊营养支持者;3)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正常交流者。

1.4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都积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营养干预,选择无创通气治疗与高热量食物饮食。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积极地配合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步骤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结合患者的个人特点与疾病制定而成。首先评估患者呼吸疾病与营养不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现状,然后确定问题并选择相应护理措施,实施干预。整个干预活动分为集中强化干预和后续随访管理2个部分,集中强化干预包括社区机体干预和家庭访视,集体干预每组10人左右,干预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方便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参加为原则。家庭访视采用一对一入户指导。集中强化干预共7次,每次2小时左右,每周1次。家庭方式为每2周1次,每次30分钟左右,干预持续10周。在干预内容中,积极介绍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相关知识,给予用药的指导。帮助患者掌握合理呼吸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习呼吸肌运动体操,锻炼的时间,并坚持锻炼。帮助患者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卧位、坐位或立位以及行走时,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最终形成一种不自觉的生活行为调整习惯。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干预前后BM I(BM I为21~24为标准值,过低表明营养不良,过高表示营养过剩)、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 E V1)、用力肺活量(FVC)及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及遵医行为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好)的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MI变化 BM I值干预后观察组正常46例(92.0%),过高2例(4.0%),过低2例(4.0%);对照组正常40(80.0%),过高4例(8.0%),过低6例(12.0%)。观察组的BM I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肺功能指标 F E V1、FVC值干预后2组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上升更明显。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及遵医行为评分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多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征[7]。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都会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其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进食量少,摄入不足,胃肠功能障碍,能量需求增加。同时很多患者伴随有心理障碍,休息不佳,也会加快体内能量消耗[8-9]。同时过度的分解代谢如不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将导致低蛋白血症,甚至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这均直接影响患者对通气的耐受性及预后。为此,在通气治疗的同时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减少蛋白质丢失,使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恢复正常[10]。

众所周知,低体重指数呼吸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肺功能进行性降低,防止本病急性加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社区护理中,我们建议为患者量身定做的个体化的方案,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症状以及完善机体功能[11]。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学习更多的预防治疗和应对疾病的相对知识与措施从而使得患者自身机能最大可能的恢复[12]。营养学研究显示营养物质不足损害了机体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使人体易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同时营养不良使免疫球蛋白的更新能力受损,使呼吸肌的能量贮备下降,从而造成呼吸肌疲劳,影响肺通气功能。由于蛋白营养不足,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的复制功能受到损害,影响膈肌功能进而影响呼吸。而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抵抗能力增加,组织修复再生增快,心肺功能得以恢复[13]。在护理干预中,自我护理能力是一个领域特定的概念,但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挑战的总体概念。由于呼吸系统疾病与营养不良治疗的长期性、复杂性及并发症的严重性,使患者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这就需要患者树立信心,相信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是正确的选择,从而改善预后。

总之,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低体重指数呼吸疾病患者能提高疗效,恢复机体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1] WHO mul ticent 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group.WHO chi ld growth standards:length/height-for age,weight for age,weight for length,weight for h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forage,methods and development[M].Ceneva:WHO,2006:99-101.

[2] 孙静,宋黎明,吴雷,等.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110-114.

[3] 郭玉梅.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0,10(1):122-123.

[4] 黄伟红,杨文登.心理治疗中的循证实践及其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8):53-55.

[5] Curtain RB,Wal ters BAJ,Schatel l D,et al.Sel f-ef ficacy and sel f-management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Advanc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2008,15(2),191-205.

[6] 沈艳,唐红.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4,31(1):19-21.

[7] 褚爱桂,徐芸,鲍文卿.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的依从性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2):95-97.

[8] 王奕,周勇,肖元元,等.血清脂肪因子ANGPTL4水平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 (2):106-109.

[9] 郝福华,杨春香.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3,32(3):234-235.

[10]廖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7-438.

[11]郭静静,肖毅,黄蓉,等.慢眼动潜伏期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嗜睡评估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2):89-94.

[12]胡学军.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10,31(2):110-112.

[13]张锋英,俞烽,杭晶卿,等.社区呼吸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47-51.

EffectsofComm 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w ith Respiratory D isorders in Low Body M ass Index

CAO Caimei
Departmentof Internal Medicine of Zhengning County TCM Hospital,Zhengning 7453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PD patients in low bodymass index (BMI).Methods:One hundred patientswere random ly alloca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group,50 caseseach group,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mechanicalventilation and routin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positively,on the found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BM I was intervened,therewere46 casesnormal(92.0%),two casesw ith high BM I(4.0%),two casesw ith low BM I(4.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le therewere 40 casesnormal(80.0%),four casesw ith high BM I(8.0%)and six cases w ith low BM I(12.0%).Theobservation group washigher than the controlgroup remarkably in BMInormal rate(P<0. 05).FEV1,FVC,daily living,healthy behavior,medical therapy and compliance behaviorwere raised notably in both groups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the increa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more notable(P<0.05).Conclusio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uld improve recovering nutritional stat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of COPD patients in low BM I,and raise self-care ability.

respiratory disorders;bodymass index;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e

R473.5

B

1004-6852(2015)08-0144-03

2015-01-05

曹彩梅(1970—),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肺病阻塞性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