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颈源性咽炎疗效观察

2015-06-01 12:22嘉士健
西部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颈源咽炎咽部

嘉士健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颈源性咽炎疗效观察

嘉士健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颈源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源性咽炎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占48.4%;好转14例,占45.2%;无效2例,占6.4%;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痊愈10例,占32.2%;好转14例,占45.2%;无效7例,占22.6%;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辩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颈源性咽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咽炎,颈源性;针刺;推拿

颈源性咽炎,又名“颈咽综合征”,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颈椎病变通过神经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咽喉部感觉异常,如咽部不适、咽干、咽痒、咽痛、吞咽有异物感、甚或出现咽堵等不适症状,从而合并出现一系列颈椎及咽部临床症状的病证。近年来随着颈椎病的低龄化和颈肌劳损患者的不断增加,本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常极易被忽视而误诊[1]。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对本病的治疗,一方面要重视颈椎病的治疗和颈椎关节的整复,另一方面需重视针灸的辨证选穴和辨证施治。现将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该病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门诊和部分住院的颈源性咽炎患者6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男/岁 女/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月治疗组 31 11 20 42.46±5.34 2.56±0.34对照组 31 13 18 44.63±6.17 2.67±0.52

1.2 诊断标准

1.2.1 颈椎病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及专题纪要[2-3]进行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椎或颈椎间盘有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有不良生活、学习、工作、劳作史;3)有颈肩背及上肢串通,麻木或头昏头晕,颈僵不适;4)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有压痛,患部肩胛角有压痛、硬结,或压顶、牵拉试验阳性;5)影像资料如XC TM R I等可证实颈椎或颈椎间盘有衰退,颈椎曲度改变,有定位定性意义。

1.2.2 咽喉部炎症症状 1)有咽喉部症状如咽部有异物不适感,偶有咽痛,偶有咳嗽,有痰或无痰,色白或淡黄,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可见充血现象,偶见扁桃体肿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易反复发作;2)部分影像资料如XC TM R I等可证实颈椎骨质增生骨赘相对应咽(食道)受压移位。喉镜可发现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轻度增生或局部充血肿胀[4]。

1.2.3 中医证型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1)肺肾阴虚:颈腰胀痛,时隐隐作痛,或烦躁,眩晕,酸软发力,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黏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2)痰阻血瘀:颈部困胀疼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头混蒙不清或疼痛,咽部干涩,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3)肺脾气虚:颈肩软痛,咽喉不适,不欲饮,咳嗽,有痰易咳,平时畏寒,易感冒,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大便溏薄,舌苔白润,脉细弱;4)肾阳亏虚:颈部冷痛,喜热怕冷,咽喉微痛不适,面色苍白,声低懒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润,脉细弱。

1.3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者;2)符合咽喉部症状之一,且咽喉部症状的加重或减轻与颈项症状同时发生,或药物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1)各种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美尼尔氏综合征,出血性障碍等;2)原发性急性咽炎疾病,肺系疾病等;3)妊娠妇女,体弱年老、严重更年期症状妇女,畏惧针刺以及不同意本治疗方案或观察疗程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采用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

1.5.1.1 辨证针刺治疗 临床根据辨证分型取穴针刺:1)肺肾阴虚型:天突、肺俞、肾俞、曲池、鱼际、太溪、三阴交、中渚,天突、曲池、鱼际穴位采用泻法,肺俞、肾俞、太溪采用补法,三阴交、中渚平补平泻。2)痰阻血瘀型:天突、合谷、膈俞、脾俞、血海、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解溪,天突、合谷、丰隆穴位采用泻法,膈俞、脾俞、血海采用补法,阴陵泉、三阴交、解溪平补平泻。3)肺脾气虚型:天突、肺俞、脾俞、中脘、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天突穴位采用泻法,肺俞、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采用补法,中脘、三阴交平补平泻。4)肾阳亏虚型:天突、肾俞、命门、关元、气海、三阴交、曲泉;天突穴位采用泻法,肾俞、命门、关元、气海采用补法,三阴交、曲泉平补平泻。上述治疗留针30分/次,6天1个疗程,休息1天,进行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5.1.2 推拿整复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资料给予相应手法整复治疗,具体如下:患者正坐,医者站后侧先用大鱼际或小鱼际推颈后肌群以透热为度,单拇指由上至下揉项韧带和颈后肌群3~5次,使患者放松肌肉,再单手揉拿颈后肌群一分钟,单拇指弹拨病变部位以酸胀感为度,又单拇指由上至下压项韧带和颈后肌群3~5次,以患侧为主,之后一手置于患者头顶部,使头略后仰,另一手多指提拿颈后肌群,待颈部放松后,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捏住病椎两侧用力向上提拉3~5次。最后一手掌拖住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拖住后枕部,缓慢用力牵引颈椎,当向上牵引至一定程度时,可配合小幅度前驱、后仰手法拨正偏歪的脊突,一手拇指尖顶住偏歪的脊突,另一手掌心置于头顶,缓慢稳妥地向偏歪侧旋转侧曲数次,如果影像学资料显示颈椎曲度前屈明显,在拔伸颈椎时,缓缓将头前倾,以纠正过度前屈的曲度,使增生的颈椎不过度刺激咽食道部,达到整复颈椎关节的作用,使紊乱不平衡的关节重回平衡状态。整理手法完成后,点揉双侧鱼际、尺泽2分钟,然后用双手掌,一手置于前胸膻中,向下理抹至神阙穴,另一手置于大椎向下理抹至肺脾肾腧穴处,以8~10遍为度,最后再轻柔放松颈部肌肉。1次/d,6次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日,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5.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普通针刺配合常规推拿治疗。常规针刺选穴:阿是穴、颈夹脊穴、天突等,无补泻手法。上述治疗留针30min/次,6天1个疗程,休息1天,进行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常规推拿手法:对颈椎周围组织施用滚、揉、捏、拿、抹等疏筋治疗,不进行整理复位。1次/d,6次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日,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疗效标准》[3]。治愈:原有颈椎病各型病证消失,肌力正常,颈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咽部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劳作和工作;好转:原有颈椎病各型病证好转,颈、肩、肢体疼痛不适减轻,功能活动改善,咽部症状好转,其发作频率和程度明显降低,能正常劳作和生活;无效:原有颈椎病各型病证及咽部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 P 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组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结果见表2。

表2 2组3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3 讨论

颈源性咽炎是颈源性疾病的一种,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颈源性疾病是在颈椎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引起颈椎以外组织和器官损伤,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引发的特定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如颈源性咽炎、颈源性头痛、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失眠、颈源性耳鸣、颈源性呃逆、颈源性网球肘以及颈肩综合征、颈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等。其中颈源性咽炎是众多颈系疾病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种常见病,它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由于颈椎的改变和椎间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刺激或牵扯、压迫周围软组织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出现咽部不适感觉的症状和体征,如咽部不适、咽干、咽痛、吞咽有异物感、甚或出现咽堵[5]。并且与颈椎的发生和发展有明显联系,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尚不够全面,认识各有差异,命名有所不同,如“颈性咽部异物感”“颈性吞咽困难”“颈源性咽炎”或“颈咽综合征”等,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颈椎和咽部疾患明显关联,并且相互影响[6]。

本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喉痹”“慢性喉痹”“虚火喉痹”“帘珠喉痹”“梅核气”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脏腑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咽喉失养,气血痰浊郁滞所致,与肺脾肾相关,出现痰热、虚火、血瘀、气虚津液不上承等证。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是人体整体机能失调,出现局部表现或突出表现。本病也由于肺脾肾的失调,造成“本虚标实”“虚实互现”,治疗上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虚实补泻,调和阴阳。同时,中医更讲究治病求本,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易反复发作[7],针灸推拿治疗本病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8]。本研究将本病中医辨证为肺肾阴虚、痰阻血瘀、肺脾气虚、肾阳亏虚,采用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一方面,重视引起本病咽部症状的根源是颈椎的异常改变,其实质与颈椎关节结构紊乱密切相关,故采用推拿整复,使紊乱的关节恢复正常,痉挛的肌肉得到舒解,过度前屈的颈椎得以回位,从而解除引发颈源性咽炎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重视辨证施治,根据痰、热、虚、瘀的特点以及引起本病的中医各型病证的病机进行辨证分型,选取相应的穴位,其中天突穴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主穴[9],利用补泻手法,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阳阳、阴平阳秘的目的。本研究治疗组观察31例,其中痊愈15例,占48.4%;好转14例,占45.2%;无效2例,占6.4%;总有效率达93.6%。对照组常规局部针灸推拿治疗31例,其中痊愈10例,占32.2%;好转14例,占45.2%;无效7例,占22.6%;总有效率为77.4%。2组治疗本病均有效果,说明针灸配合推拿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但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中医理论强调辨证施治,治病求本,整复归位,较常规局部对症处理临床效果明显。所以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辨证针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徐三文.颈咽综合征的推拿治疗现状[J].按摩与导引,2005,21(8):43-44.

[2] 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开,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4-235.

[4] 苏伟,邵成民,陈志华.咽部动态造影对增生型颈咽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12):75.

[5] 周玉琴.颈咽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67.

[6] 周昌清,严江涛,范巧,等.咽、颈、胸痛与心脏反应新的临床综合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2):147-151.

[7] 林向前,赵红义,孙庆.针刺配推拿治疗颈源性咽炎23例[J].中国针灸,2012,32(2):166.

[8] 刘秀艳.针刺配推拿治疗颈源性咽炎26例[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0:6037-6038.

[9] 高付丽.天突穴治疗慢性干燥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201.

ClinicalEffectofD ialecticalAcupuncture Com bined w ith ReconstructiveM assage Therapy on Treatm entof Cervicogenic Pharyngitis

JIA Shijian
Xind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hendu City,Chengdu 6105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efficacy of acupunctur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mbined w ith reconstructivemassage therapy in treating cervicogenic pharyngitis.Methods:The 62 patients diagnosed as cervicogenic pharyngitis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of 31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method. The conventionalacupunctureand routinemassagewere conducted for patientsof controlgroup,while the combination ofacupuncture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w ith reconstructivemassage therapywere implemented on the cases of treatmentgroup.Results:In the treatmentgroup,15 caseswere cured,accounting for 48.4%;14 caseswere improved,accounting for45.2%;2 caseswere invalid,accounting for6.4%;the totaleffective ratewas93.6%.In the controlgroup,10 caseswere cured,accounting for 32.2%;14 caseswere improved,accounting for 45.2%;7 cases were invalid,accounting for22.6%;the totaleffective ratewas77.4%.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of control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meaning(P<0.05).Conclusion:Clinically,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 ith reconstructivemassag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ymptoms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ervicogenic pharyngitis.

cervicogenic pharyngitis;acupuncture;massage

R249.2

B

1004-6852(2015)03-0124-03

2014-02-27

嘉士健(1968—),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痛症、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针灸治疗。

猜你喜欢
颈源咽炎咽部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