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三创教育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借鉴研究
——以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为例

2015-06-01 12:23马勇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电类三创竞赛

马勇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台湾地区三创教育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借鉴研究
——以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为例

马勇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文中基于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从分析台湾技职教育的三创教育入手,全面剖析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开展情况,重点挖掘台湾地区三创教育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创教育;电类;创新人才

一、引言

21世纪是剧变的时代,信息科技迅速发展与流通,社会多元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社会正面临一个以脑力决胜负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将是未来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础能力。2010年教育部在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创业教育的大学理念,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三创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正成为时代的主流,作为高职院校不仅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更要培养将创造性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创业型人才。本文基于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从分析台湾技职教育的三创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目标、推动原则与策略入手,全面剖析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目标、开展策略和执行机制等,重点挖掘台湾地区三创教育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台湾三创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化发展与传统产业外移的影响,台湾产业结构不得不从强调低成本效率的制造业蜕变成为知识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产业,尤其是网络、通信、信息、软件等ICT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台湾将三创能力的培育作为提升民众素质的关键,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将三创教育作为未来教育工作的推动重点。

1、台湾三创教育发展历程

台湾三创教育发展始自60年代,历经70年代的萌芽阶段、90年代的初期实验阶段,96年提出“多彩多姿,活泼创新”现代教育方向,为三创教育时代拉开序幕、21世纪初为扩大推展阶段,2000年陆续推动“创造力与创意设计教育师资培训计划”、“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等,迄于今日为成熟阶段,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台湾各学校都在积极抢占三创教育制高点、构建三创教学体系、培养三创教育师资、成立三创教育机构。

2、台湾三创教育的目标

台湾三创教育目的不仅是为落实教改理念,其最终愿景是打造未来崭新的创造力社会。在个人层面,期许全民都有自我创新和创造的意识,勇于创新,以开阔的思维和自在的态度展现独特、新奇和有趣之个人色彩,建构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学校层面,以经营创新的学习环境与活泼的教学氛围为主体工程,开阔教育视野,发展各校特色,让包容与想象力无限延伸,营造尊重差异、欣赏创新多元教育化学习环境;在社会层面,累积社会知识资本,鼓励创意不断延续与扩散,健全知识管理机制,将创意转换成可长期保存之文件与作品,并将这些机构转化为创意基地。在产业层面,透过知识资本的有效运用,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倡导全民对智慧财产的尊重,保障创意者的权益,优化知识密集的产业环境;在文化层面,活跃创意氛围,增进创新体验,让创意和生活零距离,提升全民生命质量,型塑时时可以创新、处处可以创新的创新文化生态。

3、台湾三创教育推动原则与策略

台湾三创教育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在掌握创造本质方面遵循全观原则;在营造体制与生态方面遵循结构原则和生态原则;在活化行政机制方面遵循整合原则、衔接原则和赋权原则;在回归人本精神方面遵循动机原则、亲近原则、体验原则和融入原则。并依据三创教育推动原则拟订推动三创教育策略:在强化体制与生态方面明确提升创造力为执政重点,加强倡导、协助公众认识与重视创造力,加强教育体系和社区之互动、鼓励民间从生活做起、发现和应用创意,鼓励社区举办各类创意生活化、生活创意化之活动,营造有利创造力的多元文化;在活化行政机制方面检讨相关之政策与制度,加强行政组织运作的型态,建立严谨公正之审核机制,建立产、学、研单位的对话、合作与整合之机制,建立有利于创造力教学之评鉴制度,推动大专院校成为创新中心;在强化学校经营方面协助各校发展特色教育,推动创意学校,推动学校成为学习型机构,推动各级学校进行合作联盟;在加强课程与教学方面明确创新思考为教学课程目标之一,并纳入各阶段课程纲要,规划创造力取向之课程和教材、研发以培育创造力与创新为核心之教材,将创造力培育融入各科教学,辅导殊异学生发展创意潜能。

三、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

1、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目标

健行科技大学正积极地推动三创教育,基于履践笃实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贯通所学知识与技能整合性的专业训练,配合创意相关课程的延伸,规划推动创业培育室、创业辅导、三创工作室与三创竞赛等实践层面,并将三创的教育理念延伸,营造具三创的整体教育环境,孕育兼具专业与经营素养的三创人才,进而养成产业发展所需之创业人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之需求。目的是希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让学生具备灵活的创意思维、实作导向的创新能力,以及笃实负责的创业精神,好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挑战。

2、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推动政策

台湾健行科技大学为结合专业教育的发展,融合生命品格以及创意、创新与创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三创教育模式,以专业教育为经,以活用创意、激发创新、迎向创业的三创精神为纬,有系统地发展推动以下政策:举行三创教育政策会议、三创教育研习会,倡导三创之概念;研拟三创教育政策、执行三创学程信息上网及维护;开设三创选修课程,修课之学生可利用课程学习三创基本理论,且取得三创学程开课课程之18学分者,将于毕业证书中注记;④校内举办三创实作竞赛,并择优参加校外大专创业比赛;⑤配合校内外之相关活动,举办三创说明会及参访三创活动。

4、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机制

台湾健行科技大学将融渗三创概念于教学当中,并强化理论与实作的链结,以知识理论为基础,结合创新专题实作、创业讲座以及创意的学习活动。其三创教育机制如图1。

4.1 、创立育成中心:健行科技大学于2009年成立育成中心,育成中心是以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及协助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场所,藉由提供进驻空间、仪器设备及研发技术、协寻资金、商务服务、管理咨询等有效地结合多项资源,降低创业及研发初期的成本与风险,创造优良的培育环境,提高事业成功的机会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健行科技大学于育成中心并在各系选配1名三创教育的负责教师,构建全校的三创教育的保障体系。

4.2 设置了跨院系的“三创学程”。三创学程由育成中心统筹与规划,技合处育成中心协助执行,结合校内人文及科技资源,开设一组涵盖创意、创新和创业三个领域的课程模组。目前健行科技大学设置的三创学程课程总共有60多门,选修三创学程的学生从中选修6名课程,共18个学分,修完后由育成中心颁发三创学程证书,可以不参加毕业实习。

4.3 实施三创教育:首先健行科技大学在第一学期时由育成中心组织学生进行三创的宣导,引导学生上网登记选修三创学程;然后学生选修三创学程,整个学程学生修6门三创课程18个学分,各系每学期“三创教育”的负责教师主办各系“三创讲座”,育成中心每年主办三创论坛;接着育成中心举办全校性的创意和创新竞赛,将三创精神溶入到学生专题制作中,举办校内专题竞赛;最后协助学生和老师将优秀创意创新作品申请国际专利,参加校内外竞赛和国际发明赛,将优秀的有市场价值的作品培育创业。

图1 :三创教育机制

四、台湾地区三创教育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借鉴

当今社会创新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而对于电类的学生,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面对实际电类问题,能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从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入手,三创教育体系是系统解决此问题的一种途径。

1、构建电类三创课程模组

结合高职电类各专业共同点和课程开设特点,开设一个电类三创课程模组,整个模组课程涵盖在创意、创新和创业三个领域,共计四门课程,如图2所示。在创意思维强化方面设置《创意性电子设计》课程,在创新能力开发方面设置《专利和智慧财产权》和《新产品开发实务》两门课程,在创业项目实践方面设置《创业管理》课程。电类专业学生可选修该课程模组来取代过去的专业任选课程,但一旦选中则一定要上完整个课程模组中所有课程,三创课程模组是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培养的基础。

图2 :电类三创课程模组

创建三创机构

整合学校的电类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创建类似于台湾育成中心的一个三创机构,如创业工作室或创业协会等。该机构职责是:组建跨专业的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构建创意构思,推动创新制作;助推三创教育实施,进行创新教育分享,开展创新竞赛,展示创新产品和服务;协助创新产品专利申报和培育创业公司,实现中小微企业帮扶和电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推广;④帮助普及学生创新精神,以专业创新文化为支撑,以复合型创业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把科技成果转化也纳入到三创机构运行体系中。

推行基于专题制作的竞赛与创业机制

结合目前高职电类各专业竞赛情况和毕业设计的具体操作,为提高学生竞赛水平,优化学生的毕业设计,将创新教育、竞赛和创业融入一体,推行基于专题制作的竞赛与创业机制如图3所示,该机制首先是各专业在大二第二学期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专题制作,然后各系、院、校开展一系列的专题校内竞赛;接着选拔出优秀的作品参加行业、国内和国际上的各种竞赛;最后聘请行业专家对获奖的优秀作品进行市场价值的评定,遴选出有市场前景的作品培育创业公司。

图3 、基于专题制作的竞赛与创业机制

4、构建三创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加强“三创”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电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可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邀请行业、社会的有识创新创业人士和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进行三创实践,提升创新能力,保持创新的动力;建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握学术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文件,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实施;④鼓励热心于创新教育事业的教师参加三创教育培训,培养创新精神,革新创新方法;⑤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培育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并注重发挥三创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示范课观摩和教学经验交流,带动更多的创新型教师成长。

五、结论

本文借鉴台湾三创教育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几点高职电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想法,其中三创课程模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三创机构和三创师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保障,基于专题制作的竞赛与创业机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1]陈立元等.健行科技大学三创教育政策白皮书[Z].2009.

[2]杨文华,庄姗姗,李宗政.三创教育之终极门槛─建构创新营运模式.台湾:朝阳学报,2012.

[3]台湾创造力教育白皮书[Z].2003,

[4]罗儒国.三创教模式的探索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20-23.

[5]苏世彬,黄玉林,陆培民.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台湾育成中心经验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6):55-62.

G712

A

1671-5136(2015)03-0092-03

2015-09-17

马勇赞,男,湖南隆回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电类三创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网站建设》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三创”中的重要性研究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